一种立体分区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384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分区床垫,床垫包括外罩和内胆,所述的内胆由若干层立体织物层层叠通过粘合层粘合而成;所述的立体织物层包括上下层的网布,上下层的网布平行设置,在上下两层网布之间密布有纵向排列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所述的粘合层包括边沿的粘合框和粘合框内的若干粘合条,若干粘合条将粘合框内区域分隔成若干个无粘透气区域,并且上下各层的粘合条的位置均相互错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床垫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硬度,能更好贴合人体的曲线,并且床垫上表面采用透气性和支撑性具佳的立体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支撑性好,舒适透气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分区床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垫,具体是一种立体分区床垫。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睡眠时间在减少,这种睡眠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张好的床垫对提升睡眠质量很有帮助,目前的床垫通常由一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的内胆垫组成,但目前床垫的内胆垫的材质通常分布均匀,且内胆垫各部位的硬度相同;而人体躺在床垫上时,人体不同部位对床垫的挤压层度各不相同,例如人体侧躺时肩部对床垫的挤压层度最大,而腰部的挤压层度则要小得多,这使得目前床垫的设计不够合理,不利于合理的承托身体各部位重量,不利于人们获得舒适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另外现有的3D立体床垫一般都由若干层立体织物层层叠粘合而成,层与层之间采用环保胶水粘合,粘合层采用薄薄的一层胶水,这样粘合层相当于将上下立体织物层之间的透气通道阻隔,立体织物层失去了意义。另外立体织物层中间纵向排列的涤纶丝和/或尼龙丝,为了保持一定弹性,涤纶丝和/或尼龙丝呈弧形排列,如果多层层叠的立体织物的涤纶丝和/或尼龙丝弧形朝向相同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床垫慢慢会向一侧倾斜,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分区床垫,床垫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硬度,能更好贴合人体的曲线,并且床垫上表面采用透气性和支撑性具佳的立体面料,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支撑性好,舒适透气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分区床垫,床垫包括外罩和内胆,所述的内胆由若干层立体织物层层叠通过粘合层粘合而成;所述的立体织物层包括上下层的网布,上下层的网布平行设置,在上下两层网布之间密布有纵向排列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所述的粘合层包括边沿的粘合框和粘合框内的若干粘合条,若干粘合条将粘合框内区域分隔成若干个无粘透气区域,并且上下各层的粘合条的位置均相互错位。所述的若干粘合条规则排列组形成若干个棱形框,相邻的棱形框之间相连。各层立体织物层层叠粘合时,各层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的朝向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依次层叠放置。内胆从床头到床尾分为七个区域,七个部分分别是头部区域、肩部区域、背部区域、腰部区域、臀部区域、腿部区域和脚部区域,各同区域所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采用不同密度;七个区域的软硬度分别为:中等、较软、较硬、中等、较硬、较软和中等。所述的外罩采用透气防水立体面料,所述的透气防水立体面料包括底层面料,在所述的底层面料均匀设置若干条状凸起部,条状凸起部两侧呈波浪形结构,在相邻条状凸起部之间形成宽度宽窄交替条状凹陷部,所述的条状凸起部包括顶部的上层面料,上层面料下方为支撑层,所述的支撑层为上窄下宽结构,所述的上层面料宽度与支撑层顶部的宽度匹配;在所述的底层面料的底部喷涂有一层熔喷布;所述的上层面料中间向上凸起,所述的支撑层的高度自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本技术将各层立体织物层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的朝向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依次层叠放置,这样通过每层立体织物层受压时倾斜方向相互抵消,从而解决此类床垫向一侧倾斜的问题,另外本技术粘合层采用粘合框与若干个棱形框的组合方式,粘合框起边沿的粘合和定位作用,棱形框实现上下层粘连作用,并且;同时外罩表面采用透气防水立体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性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胆各区域的分区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粘合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局部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立体分区床垫,床垫包括外罩1和内胆2,所述的内胆2由若干层立体织物层3层叠通过粘合层4粘合而成;所述的立体织物层3包括上下层的网布,上下层的网布平行设置,在上下两层网布之间密布有纵向排列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所述的粘合层4包括边沿的粘合框41和粘合框内的若干粘合条42,若干粘合条将粘合框内区域分隔成若干个,并且上下各层的粘合条42的位置均相互错位;本实施列若干粘合条43规则排列组形成若干个棱形框,相邻的棱形框之间相连,实际应用中粘合条不局限于棱形结构。各层立体织物层层叠粘合时,各层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的朝向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依次层叠放置;内胆从床头到床尾分为七个区域,七个部分分别是头部区域21、肩部区域22、背部区域23、腰部区域24、臀部区域25、腿部区域26和脚部区域27,各同区域所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采用不同密度;七个区域的软硬度分别为:中等、较软、较硬、中等、较硬、较软和中等。所述的外罩1采用透气防水立体面料,所述的透气防水立体面料包括底层面料11,在所述的底层面料11均匀设置若干条状凸起部12,条状凸起部12两侧呈波浪形结构,在相邻条状凸起部12之间形成宽度宽窄交替条状凹陷部13,所述的条状凸起部12包括顶部的上层面料121,上层面料121下方为支撑层122,所述的支撑层122为上窄下宽结构,所述的上层面料121宽度与支撑层122顶部的宽度匹配;在所述的底层面料11的底部喷涂有一层熔喷布15;所述的上层面料121中间向上凸起,所述的支撑层122的高度自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本技术粘合层采用粘合框与若干个棱形框的组合方式,粘合框起边沿的粘合和定位作用,棱形框实现上下层粘连作用,无粘透气区域43确保上下层之间保持透气性,同时上下各层的粘合条的位置均相互错位,考虑到粘合条无法与粘合框那样确保粘合条厚度比较一致,如果上下各层粘合条位置重合时,会造成床垫不平整,影响舒适性;同时外罩表面采用透气防水立体面料,条状凸起部的上层面料向上凸起,同时支撑层设置成上窄下宽结构,并且支撑层高度自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同时条状凸起部两侧呈侧波浪形结构,这种结构在上层面料受压时,力由中间两侧传导,可以将力均匀传递给下方的支撑层,解决了原先结构由于上层面料边缘局部受力形成倒伏影响美观的情况,同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本技术各层立体织物层层叠粘合时,各层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的朝向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依次层叠放置,这样通过每层立体织物层受压时倾斜方向相互抵消,从而解决此类床垫向一侧倾斜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分区床垫,床垫包括外罩(1)和内胆(2),所述的内胆(2)由若干层立体织物层(3)层叠通过粘合层(4)粘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织物层(3)包括上下层的网布,上下层的网布平行设置,在上下两层网布之间密布有纵向排列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所述的粘合层(4)包括边沿的粘合框(41)和粘合框内的若干粘合条(42),若干粘合条将粘合框内区域分隔成若干个无粘透气区域(43),并且上下各层的粘合条(42)的位置均相互错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分区床垫,床垫包括外罩(1)和内胆(2),所述的内胆(2)由若干层立体织物层(3)层叠通过粘合层(4)粘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织物层(3)包括上下层的网布,上下层的网布平行设置,在上下两层网布之间密布有纵向排列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所述的粘合层(4)包括边沿的粘合框(41)和粘合框内的若干粘合条(42),若干粘合条将粘合框内区域分隔成若干个无粘透气区域(43),并且上下各层的粘合条(42)的位置均相互错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分区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粘合条(42)规则排列组形成若干个棱形框,相邻的棱形框之间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分区床垫,其特征在于:各层立体织物层层叠粘合时,各层的弧形涤纶丝和/或尼龙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衡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恒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