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永健专利>正文

一种煤矸石加工用具有筛分结构的碾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26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矸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矸石加工用具有筛分结构的碾碎装置,包括碾碎机构、第一电机、气泵、风选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碾碎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架板,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机仓,所述机仓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第一内仓的一侧皆插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轮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选机和滤网对外壳内部的粉末进行双重筛选,双重出料,提高了出料效率,而且可以对煤矸石原料进行预破碎,从而提高该装置的碾碎均匀度和碾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矸石加工用具有筛分结构的碾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矸石加工
,具体为一种煤矸石加工用具有筛分结构的碾碎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煤矸石是在煤矿建井、开拓掘进、采煤和洗选煤过程中产生的岩石,是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煤矸石作为煤炭成煤过程中的一种固体废物,含碳量较低,几乎没有成本,所以对煤矸石进行加工和利用具有优秀的经济价值。磨粉机是煤矸石加工的主要设备之一,但是现有的磨粉机通常采用风选来对研磨完毕的煤矸石粉末进行筛选,磨粉机机体内的气流紊乱且不均衡,很多情况下符合条件的粉末无法顺利的通过风选机向上输出,而是在机体内经过较长时间的无序移动才能向上输出,大大降低了磨粉机的出料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矸石加工用具有筛分结构的碾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磨粉机中的粉末在达到符合标准的大小后很容易随着紊乱的气流在磨粉机内部无序移动,无法及时通过筛分向外排出的,使得磨粉机的出料效率低下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矸石加工用具有筛分结构的碾碎装置,包括碾碎机构、第一电机、气泵、风选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碾碎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架板,且架板底侧的四个面角处皆固定连接有底脚,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机仓,且机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机仓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远离机仓的一端皆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且主轴的顶端通过轴承架与机仓内壁相连接,所述主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主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磨辊,所述连接架的底端皆与磨辊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磨套,且磨套的外侧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磨套的内部开设有两组第一内仓,所述第一内仓的一侧皆插设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一侧皆开设有压槽,所述移动板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轮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移动板和立板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一端皆与第一内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仓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的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并且第一齿轮的两端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内仓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仓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的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并且第二齿轮的两端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内仓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仓的内部皆设置有两组第三转杆,且第三转杆的两端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内仓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三转杆的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正面皆铰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底端皆铰接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皆套设有限位套,且限位套的两端皆与第一内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一内仓两侧的内壁上皆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杆皆插设在第一滑槽内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连接板的底端皆与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滤网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端皆与第一内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柱,且套柱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套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套环,且套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铲刀,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套设有转套,且转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并且第三弹簧远离转套的一端皆与滤网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且第四固定杆远离固定柱的一端皆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选机,所述磨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磨辊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且第二移动杆远离磨辊的一端皆安装有滑轮,所述外壳的右侧安装有粉碎机构,套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仓,且第二内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杆,并且输送杆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出粉仓,所述出粉仓的外侧连通有出粉通道,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入粉仓,且入粉仓的外侧连通有入粉通道,所述输送杆的底端与入粉仓相连通,所述输送杆的外侧通过轴承与第二内仓内壁相连接,所述输送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的两端皆与输送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且第三固定杆的底端与入粉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杆的中部安装有气泵。优选的,所述磨套顶端的内壁呈斜面状。优选的,所述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一端皆内嵌有滚珠,且滚珠的一侧皆与第一滑槽内壁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集料仓,且集料仓的外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集料仓的顶端套设有移动套,且移动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集料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块皆插设在第二滑槽内部,所述外壳的底端开设有环槽,且环槽的顶端连通有固定槽,所述移动套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皆插设在固定槽内部,所述固定槽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槽的两侧皆设置有卡球,且卡球远离插杆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并且第四弹簧远离卡球的一端皆与固定槽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侧皆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左端与外壳相连通,所述输送通道的顶端连通有粉碎仓,且粉碎仓的内部贯穿有两组第四转杆,并且第四转杆的外侧皆固定连接有破碎辊轮,所述第四转杆的右端皆贯穿粉碎仓延伸至粉碎仓右侧,所述第四转杆的左端皆通过轴承与粉碎仓内壁相连接,所述第四转杆右端的外侧皆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一组所述第四转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二电机。优选的,所述输送通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的顶端与输送通道内壁交接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与输送通道内壁相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风选机和滤网对外壳内部的粉末进行双重筛选,双重出料,提高了出料效率,而且可以对煤矸石原料进行预破碎,从而提高该装置的碾碎均匀度和碾碎效率;1、设置有滤网,下落到滤网上的粉末可以经过振动状态的滤网向下排出,该装置通过风选和滤网的筛选来实现双重出料,使得外壳中的粉末不易随着紊乱的气流而在外壳内部无序移动无法排出,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出料效率;2、设置有破碎辊轮,当用户将需要碾碎的煤矸石放入外壳当中之前,煤矸石进入到粉碎仓当中,此时破碎辊轮对煤矸石原料进行破碎,使得煤矸石原料中的大型石块被破碎成小块,接着再进入外壳当中进行碾碎,从而避免了因煤矸石块较大而无法成功碾碎的情况,也提高了外壳对煤矸石原料碾碎的均匀度,提高了外壳对煤矸石原料的碾碎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A处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B处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C处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D处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E处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F-F处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矸石加工用具有筛分结构的碾碎装置,包括碾碎机构(100)、第一电机(114)、气泵(166)、风选机(167)和第二电机(215),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碎机构(100)包括外壳(110),所述外壳(1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架板(111),且架板(111)底侧的四个面角处皆固定连接有底脚(112),所述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机仓(113),且机仓(11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14),所述机仓(113)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15),且第一固定杆(115)远离机仓(113)的一端皆与外壳(1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116),且主轴(116)的顶端通过轴承架与机仓(113)内壁相连接,所述主轴(1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17),所述主轴(1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磨辊(118),所述连接架(117)的底端皆与磨辊(118)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磨套(119),且磨套(119)的外侧与外壳(1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磨套(119)的内部开设有两组第一内仓(120),所述第一内仓(120)的一侧皆插设有移动板(121),且移动板(121)的一侧皆开设有压槽(122),所述移动板(12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轮齿(123),所述移动板(121)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立板(124),所述移动板(121)和立板(124)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5),且第一弹簧(125)的一端皆与第一内仓(12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仓(120)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转杆(126),且第一转杆(126)的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7),并且第一齿轮(127)的两端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内仓(120)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仓(120)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转杆(128),且第二转杆(128)的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9),并且第二齿轮(129)的两端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内仓(120)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仓(120)的内部皆设置有两组第三转杆(130),且第三转杆(130)的两端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内仓(120)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三转杆(130)的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31),所述第三齿轮(131)的正面皆铰接有传动杆(132),且传动杆(132)的底端皆铰接有第一移动杆(133),所述第一移动杆(133)的一端皆套设有限位套(134),且限位套(134)的两端皆与第一内仓(12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133)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5),且连接板(135)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杆(136),所述第一内仓(120)两侧的内壁上皆开设有第一滑槽(137),所述滑杆(136)皆插设在第一滑槽(137)内部,所述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38),所述连接板(135)的底端皆与滤网(138)固定连接,所述滤网(138)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9),且第二弹簧(139)的一端皆与第一内仓(12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柱(140),且套柱(140)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柱(141),所述套柱(14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套环(142),且套环(1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铲刀(143),所述固定柱(141)的外侧套设有转套(144),且转套(14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5),并且第三弹簧(145)远离转套(144)的一端皆与滤网(13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41)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154),且第四固定杆(154)远离固定柱(141)的一端皆与外壳(1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10)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选机(167),所述磨套(11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68),所述磨辊(118)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杆(169),且第二移动杆(169)远离磨辊(118)的一端皆安装有滑轮(170),所述外壳(110)的右侧安装有粉碎机构(200),所述套柱(140)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仓(146),且第二内仓(146)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杆(147),并且输送杆(147)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出粉仓(148),所述出粉仓(148)的外侧连通有出粉通道(149),所述固定柱(141)的内部开设有入粉仓(150),且入粉仓(150)的外侧连通有入粉通道(151),所述输送杆(147)的底端与入粉仓(150)相连通,所述输送杆(147)的外侧通过轴承与第二内仓(146)内壁相连接,所述输送杆(14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杆(152),且第二固定杆(152)的两端皆与输送杆(14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153),且第三固定杆(153)的底端与入粉仓(150)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矸石加工用具有筛分结构的碾碎装置,包括碾碎机构(100)、第一电机(114)、气泵(166)、风选机(167)和第二电机(215),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碎机构(100)包括外壳(110),所述外壳(1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架板(111),且架板(111)底侧的四个面角处皆固定连接有底脚(112),所述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机仓(113),且机仓(11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14),所述机仓(113)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15),且第一固定杆(115)远离机仓(113)的一端皆与外壳(1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116),且主轴(116)的顶端通过轴承架与机仓(113)内壁相连接,所述主轴(1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17),所述主轴(1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磨辊(118),所述连接架(117)的底端皆与磨辊(118)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磨套(119),且磨套(119)的外侧与外壳(1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磨套(119)的内部开设有两组第一内仓(120),所述第一内仓(120)的一侧皆插设有移动板(121),且移动板(121)的一侧皆开设有压槽(122),所述移动板(12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轮齿(123),所述移动板(121)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立板(124),所述移动板(121)和立板(124)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5),且第一弹簧(125)的一端皆与第一内仓(12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仓(120)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转杆(126),且第一转杆(126)的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7),并且第一齿轮(127)的两端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内仓(120)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仓(120)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转杆(128),且第二转杆(128)的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9),并且第二齿轮(129)的两端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内仓(120)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仓(120)的内部皆设置有两组第三转杆(130),且第三转杆(130)的两端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内仓(120)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三转杆(130)的中部皆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31),所述第三齿轮(131)的正面皆铰接有传动杆(132),且传动杆(132)的底端皆铰接有第一移动杆(133),所述第一移动杆(133)的一端皆套设有限位套(134),且限位套(134)的两端皆与第一内仓(12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133)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5),且连接板(135)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杆(136),所述第一内仓(120)两侧的内壁上皆开设有第一滑槽(137),所述滑杆(136)皆插设在第一滑槽(137)内部,所述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38),所述连接板(135)的底端皆与滤网(138)固定连接,所述滤网(138)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9),且第二弹簧(139)的一端皆与第一内仓(12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柱(140),且套柱(140)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柱(141),所述套柱(14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套环(142),且套环(1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铲刀(143),所述固定柱(141)的外侧套设有转套(144),且转套(14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5),并且第三弹簧(145)远离转套(144)的一端皆与滤网(13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41)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154),且第四固定杆(154)远离固定柱(141)的一端皆与外壳(1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10)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选机(167),所述磨套(11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68),所述磨辊(118)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杆(169),且第二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黄永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