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膜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20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膜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水雾发生器和换热装置,壳体具有内腔、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烟气入口、内腔、烟气出口依次连通形成烟气通道,换热装置安装于内腔中,换热装置设有多个流通通道,流通通道沿烟气的流通方向设置,烟气通道于烟气入口处的截面面积小于烟气通道于内腔处的截面面积,水雾发生器用于向换热装置和烟气入口之间的烟气通道散发细水雾。该技术方案的水膜净化装置通过物理方法实现油烟净化,通过发散细水雾增大粘附表面积,提高除油烟效果,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膜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用于空气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膜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产生油烟。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若未经任何处理后就排放到室外,不仅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带了污染,而且油烟中所含的大量碳氢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极易与其它尘埃混合形成可吸入颗粒物,破坏大气质量状况。由此,人们采用油烟净化装置对油烟进行吸附过滤。现有技术中,油烟净化装置存在除油烟效果不理想、能耗较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水膜净化装置,其通过物理方法实现油烟净化,增大粘附表面积,提高除油烟效果,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膜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水雾发生器和换热装置,所述壳体具有内腔、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内腔、烟气出口依次连通形成烟气通道,所述换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换热装置设有多个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沿烟气的流通方向设置,所述烟气通道于所述烟气入口处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烟气通道于所述内腔处的截面面积,所述水雾发生器用于向所述换热装置和烟气入口之间的所述烟气通道散发细水雾。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水雾发生器包括超声波喷雾装置,所述超声波喷雾装置用于通过超声波产生细水雾后散发细水雾。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翅片,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金属过滤网,所述金属过滤网设有多个呈蜂巢状分布的所述流通通道。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通通道呈弧状设置。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烟气入口位于所述内腔的右侧,所述烟气出口位于所述内腔的左侧,所述换热装置沿右往左向上倾斜设置于所述内腔中。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腔中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换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连通口,所述烟气出口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烟气入口、第一内腔、连通口、第二内腔、烟气出口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烟气通道。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支腿,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旁通口,所述旁通口处设有盖子,所述盖子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旁通口。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于所述烟气入口处设有导流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细水雾与带有高温油烟的烟气在烟气通道中进行热交换,进而汽化成混合有油烟颗粒的气体,也使得烟气通道中的温度降低,换热装置也得到冷却。通过设置烟气通道于内腔处的截面面积大于烟气通道于烟气入口处的截面面积,确保细水雾汽化成的气体在换热装置的温度下降后方可抵达换热装置,进而遇冷液化,形成粘附有油烟颗粒的液态细水雾,并通过流通通道排出,起到过滤烟气的作用。该技术方案的水膜净化装置通过物理方法实现油烟净化,通过发散细水雾增大粘附表面积,提高除油烟效果,降低能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换热装置竖直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换热装置倾斜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金属过滤网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换热装置中翅片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膜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水雾发生器2和换热装置,壳体1具有内腔、烟气入口11和烟气出口12,烟气入口11、内腔、烟气出口12依次连通形成烟气通道,含有高温油烟的烟气即可经烟气入口11进入烟气通道。烟气通道于烟气入口11处的截面面积小于烟气通道于内腔处的截面面积,使得带有高温油烟的空气由烟气入口11进入内腔后流速被降低。水雾发生器2用于向换热装置和烟气入口11之间的烟气通道散发细水雾。相比于传统的喷淋方式所产生的水珠颗粒,细水雾颗粒更小,同一体积的水所形成的细水雾颗粒的数量更多,总的水雾表面积也越大,其粘附的油烟颗粒越多,因而粘附油烟的效果更佳。细水雾与带有高温油烟的烟气在烟气通道中进行热交换,以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进而汽化成混合有油烟颗粒的气体,也使得烟气通道中的温度降低。在辐射冷却作用下形成的辐射雾与换热装置进行热交换,降低换热装置的温度。由于烟气通道于内腔处的截面面积大于烟气通道于烟气入口11处的截面面积,使得细水雾与高温油烟混合后汽化生成的气体流速降低,确保其在换热装置的温度下降后方抵达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安装于内腔中,换热装置上设有多个流通通道31,流通通道31沿烟气的流通方向设置,以供烟气和细水雾形成的气体流过。细水雾变成气体后进入流通通道31中,并遇冷液化,形成粘附有油烟颗粒的液体,粘附有油烟颗粒的液体即可通过流通通道31排出,达到过滤空气的目的。该技术方案的水膜净化装置通过物理方法实现油烟净化,通过发散细水雾增大粘附表面积,提高除油烟效果,降低能耗。可以理解的是,该技术方案中的高温和低温并非表示具体的温度,其仅用于表示温度的相对高低。在一些实施例中,水雾发生器2包括超声波喷雾装置,超声波喷雾装置用于通过超声波产生细水雾后散发细水雾。通过超声波产生细水雾,可得到较多数量的细水雾颗粒,确保总的粘附表面积变大,具有较佳的粘附效果,起到节省能耗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换热装置可采用翅片32或具有良好导热性的过滤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膜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水雾发生器和换热装置,所述壳体具有内腔、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内腔、烟气出口依次连通形成烟气通道,所述换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换热装置设有多个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沿烟气的流通方向设置,所述烟气通道于所述烟气入口处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烟气通道于所述内腔处的截面面积,所述水雾发生器用于向所述换热装置和烟气入口之间的所述烟气通道散发细水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膜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水雾发生器和换热装置,所述壳体具有内腔、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内腔、烟气出口依次连通形成烟气通道,所述换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换热装置设有多个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沿烟气的流通方向设置,所述烟气通道于所述烟气入口处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烟气通道于所述内腔处的截面面积,所述水雾发生器用于向所述换热装置和烟气入口之间的所述烟气通道散发细水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发生器包括超声波喷雾装置,所述超声波喷雾装置用于通过超声波产生细水雾后散发细水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翅片,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金属过滤网,所述金属过滤网设有多个呈蜂巢状分布的所述流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党生陈家成何永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双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