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病员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20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病员服,包括前片、后片、衣袖,前片底部侧边与后片底部侧边设有支架组件,前片正面底部两侧均设有口袋,支架组件包括前连接片、后连接片,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均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前连接片与后连接片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固连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多个支撑杆沿人体身高方向等间隔设置,前连接片与前片可拆卸的连接,后连接片固连后片,支架组件外表面设有多个遮挡布,多个遮挡布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多个遮挡布呈鱼鳞状设置,支撑杆材质为弹性材料,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朝向人体的面均为摩擦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充分保护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全,避免引流管滑脱,方便医生观察病人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病员服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病员服。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胸腔闭式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的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比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现有技术中的病员服,不便于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导致引流管容易脱落,严重时会拉伤患者,同时在医生需要观察创口情况时,患者需要通过剧烈的肢体动作才能展露创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病员服,可以充分保护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全,避免引流管滑脱,方便医生观察病人情况。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病员服,包括前片、后片、衣袖,前片底部侧边与后片底部侧边设有支架组件,前片正面底部两侧均设有口袋,支架组件包括前连接片、后连接片,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均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前连接片与后连接片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固连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多个支撑杆沿人体身高方向等间隔设置,前连接片与前片可拆卸的连接,后连接片固连后片,支架组件外表面设有多个遮挡布,多个遮挡布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多个遮挡布呈鱼鳞状设置,支撑杆材质为弹性材料,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朝向人体的面均为摩擦结构。优选的,前连接片与前片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前片位于前连接片外侧。优选的,支架组件还包括加强杆,加强杆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加强杆贯穿多个支撑杆,加强杆固连支撑杆。优选的,遮挡布顶边固连支撑杆,遮挡布两个侧边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优选的,前片侧边中部与后片侧边中部可拆卸的连接,衣袖底部设有裂口,裂口延伸至支架组件,裂口处设有闭合装置。优选的,闭合装置包括纽扣、魔术贴。优选的,口袋开口向上,前片外表面设有挂环,挂环设于口袋顶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以充分保护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全,避免引流管滑脱。2、本技术可以方便医生观察患者病情,保持创口处通风。3、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支架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支架组件的示意图。图中:1-前片、2-衣袖、3-前连接片、4-后连接片、5-支撑杆、6-遮挡布、7-加强杆、8-口袋、9-纽扣、10-魔术贴、11-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一包括前片1、后片、衣袖2,前片1底部侧边与后片底部侧边设有支架组件,前片1正面底部两侧均设有口袋8,支架组件包括前连接片3、后连接片4,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均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前连接片3与后连接片4设有多个支撑杆5,支撑杆5两端分别固连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多个支撑杆5沿人体身高方向等间隔设置,前连接片3与前片1可拆卸的连接,后连接片4固连后片,支架组件外表面设有多个遮挡布6,多个遮挡布6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多个遮挡布6呈鱼鳞状设置,支撑杆5材质为弹性材料,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朝向人体的面均为摩擦结构,前连接片3与前片1之间通过魔术贴10连接,前片1位于前连接片3外侧,遮挡布6顶边固连支撑杆5,遮挡布6两个侧边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前片1侧边中部与后片侧边中部通过纽扣9可拆卸的连接,衣袖2底部设有裂口,裂口延伸至支架组件,裂口处设有纽扣9,口袋8开口向上,前片1外表面设有挂环11,挂环11设于口袋8顶部。如图1、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支架组件还包括加强杆7,加强杆7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加强杆7贯穿多个支撑杆5,加强杆7固连支撑杆5,加强杆7的作用在于加强支架组件的强度,防止因为误碰造成支撑杆5倾斜。实际使用时,患者穿上病员服后,前连接片3与人体腹部侧边贴紧,后连接片4与人体背部侧边贴紧,引流管从支撑架之间的空隙处伸出,引流管可以贴在支撑杆5上,从遮挡布6之间穿出;当医生需要检查患者伤口时,撕开前片1与前连接片3之间的魔术贴10,对引流口进行治疗、观察;当患者需要移动时,可以将引流袋放在口袋8内,引流袋顶端挂在挂环11上,防止引流袋倾斜挤压引流管,削弱引流效果。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1)、后片、衣袖(2),前片(1)底部侧边与后片底部侧边设有支架组件,前片(1)正面底部两侧均设有口袋(8),/n支架组件包括前连接片(3)、后连接片(4),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均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前连接片(3)与后连接片(4)设有多个支撑杆(5),支撑杆(5)两端分别固连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多个支撑杆(5)沿人体身高方向等间隔设置,前连接片(3)与前片(1)可拆卸的连接,后连接片(4)固连后片,支架组件外表面设有多个遮挡布(6),多个遮挡布(6)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多个遮挡布(6)呈鱼鳞状设置,支撑杆(5)材质为弹性材料,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朝向人体的面均为摩擦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1)、后片、衣袖(2),前片(1)底部侧边与后片底部侧边设有支架组件,前片(1)正面底部两侧均设有口袋(8),
支架组件包括前连接片(3)、后连接片(4),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均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前连接片(3)与后连接片(4)设有多个支撑杆(5),支撑杆(5)两端分别固连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多个支撑杆(5)沿人体身高方向等间隔设置,前连接片(3)与前片(1)可拆卸的连接,后连接片(4)固连后片,支架组件外表面设有多个遮挡布(6),多个遮挡布(6)沿人体身高方向设置,多个遮挡布(6)呈鱼鳞状设置,支撑杆(5)材质为弹性材料,前连接片(3)和后连接片(4)朝向人体的面均为摩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前连接片(3)与前片(1)之间通过魔术贴(10)连接,前片(1)位于前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茜徐静白洋狄君陈小薇徐鸿梅许艳秋唐丹丹刘春燕曾丽萍张世蓉郑春梅杨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