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18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设置于具有一凹部的一壳体上,该凹部具有一表面及一侧边,且在表面上形成设有一缺口,而该缺口是用以设置一连接端子,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包括一可挠性发光元件。可挠性发光元件是设置于凹部的侧边上,用以提供连接端子的照明。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机壳凹部的侧边上设置有可挠性发光元件,而可提供照明给设置于凹部的连接端子,使得光线是由侧边提供光源而不会产生背光的情形,且该侧向光源可以提供理想的照明效果,其可利用机壳狭小的空间,并且可以提供适当的光源,而有利于使用者能够方便检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利用机壳狭小的空间,并且可以提供适当的光源,而有利于使用者能够方便检视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市面上所使用的主机(例如电脑主机),其连接端子大部分是设置于主机的背面,而使用者为了不让主机占用太多的空间,通常会将主机置于桌下或是光线不易进入的角落。此举虽然使主机较不占使用空间,然而,每当需要使用主机背面的连接端子做拆拔接线的动作或是检视接线是否稳固时,常会因为光线不足而难以动作。传统上,最为经济的作法是使用手电筒当作光源,由使用者手持或是摆置手靠近主机背面之处以进行拆拔接线或是检视的动作,但是,若是使用手持手电筒的方法,一边要照明一边要动作,其实是较不方便的做法;若是使用摆置手电筒的方法,则其照明位置是更难恰当的控制。另一种作法,是可将主机拖出至较明亮之处,以进行拆拔接线或检视的动作,然而,因有部分设备的配线较短,在将主机拖出时将无法顺利动作。近来,有业者发展出在机壳的背面装设CCFL灯管或是发光二极管的做法,然而,因为一般主机背面的连接端子以外的空间已经很狭小,CCFL灯管又占有一定的体积,很难有适当的位置可以配置,而发光二极管的体积虽然较小,但是照明面积较小且容易造成背光的效果,并且机壳必须经过特殊设计,才得以将CCFL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配置于机壳上,在装设使用上亦不甚方便,并且大幅提升了价格成本。在市面上的主机机壳,在配置连接端子的部位,通常会将端子设计于一凹陷的部位之中,其目的是避免因误触端子而造成脱落。因此,如何利用凹陷部位的有限空间,而提供适当的光源,以利使用者拆拔接线或检视的动作更加方便、有效率,实属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可以利用机壳狭小的空间,并且可以提供适当的光源,以利于使用者能够方便检视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壳用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具有一凹部的一壳体上,该凹部具有一表面及一侧边,且在该表面形成设有一缺口,而该缺口是用以设置一连接端子,该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包括一可挠性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凹部的该侧边上,该可挠性发光元件用以提供该连接端子的照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更包括一电源组件,其与该可挠性发光元件电连接。前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电源组件为一直流电源组件。前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电源组件为一交流电源组件。前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更包括一整流器,其分别与该电源组件及该可挠性发光元件电连接,该整流器依据该电源组件所输出的一电源型态以产生另一电源型态以供该可挠性发光元件使用。前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更包括一开关元件,其分别与该可挠性发光元件及该整流器电连接,用以切换该可挠性发光元件的开启或关闭。前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更包括一开关元件,其与该可挠性发光元件电连接,用以切换该可挠性发光元件的开启或关闭。前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可挠性发光元件为一冷光片。前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可挠性发光元件为一有机电激发光薄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设置于具有一凹部的一壳体上,该凹部具有一表面及一侧边,且在表面上形成设有一缺口,而该缺口是用以设置一连接端子。该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包括一可挠性发光元件。其中,该可挠性发光元件设置于凹部的侧边,用以提供连接端子的照明。承上所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是利用在壳体的凹部的侧边上设置可挠性发光元件,使得光线是由侧边提供而不会产生背光的情形,且该可挠性发光元件可依凹部的形状不同而作适当的变化而设置于凹部的侧边上。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机壳用的照明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是在机壳凹部的侧边上设置有可挠性发光元件,而可提供照明给设置于凹部的连接端子,使得光线是由侧边提供光源而不会产生背光的情形,且该侧向光源可以提供理想的照明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可依凹部的形状不同而作适当的变化设置于凹部的侧边上,不但成本低廉,而且又可在可挠性发光元件上设计图样,而兼具有美观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可使用自主电源则不需待主机开启时才得以使用,更增加了其方便性。4、本专利技术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可利用现有任何机壳,任意设置于机壳适当的位置,机壳不需经过特殊设计,使用者更可额外增设于原有的机壳上,使用相当方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特殊结构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具有可以利用机壳狭小的空间,并且可以提供适当的光源,而有利于使用者能够方便检视的功效。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的一示意图。图2是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图3A~图3B是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挠性发光元件设置位置的一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挠性发光元件的一示意图。20壳体 30凹部301凹部的表面302凹部的侧边 31缺口 32连接端子40可挠性发光元件41开关元件42整流器43电源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是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的一示意图。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是设置于具有一凹部30的一壳体20上,该凹部30具有一表面及一侧边,且在该凹部30的表面301上形成设有一缺口31,该缺口31是用以设置一连接端子32(如图2所示),其中,连接端子32是可与其他周边设备(例如印表机或喇叭)连接。请参阅图2所示,是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壳用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具有一凹部的一壳体上,该凹部具有一表面及一侧边,且在该表面形成设有一缺口,而该缺口是用以设置一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包括:一可挠性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凹部的该侧边上,该可挠性发光元件用以提供该连接端子的照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壳用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具有一凹部的一壳体上,该凹部具有一表面及一侧边,且在该表面形成设有一缺口,而该缺口是用以设置一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包括一可挠性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凹部的该侧边上,该可挠性发光元件用以提供该连接端子的照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电源组件,其与该可挠性发光元件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源组件为一直流电源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源组件为一交流电源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用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整流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莹周秉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