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春连专利>正文

一种锻炼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17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锻炼按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特点调节锻炼强度、可以靠着休息的锻炼按摩装置。一种锻炼按摩装置,包括有基座和缓冲机构,基座顶部设有缓冲机构;移动机构,缓冲机构顶部右侧设有移动机构;拉伸机构,移动机构顶部设有拉伸机构;按摩机构,缓冲机构顶部设有按摩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拉伸机构和按摩机构的设计,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还可以按摩,即达到了锻炼的目的,也可以通过按摩放松身体,减缓疲劳;通过背靠机构的设计,坐在坐垫上休息时,可以靠着弧形靠背块,增加舒适度;通过力度调节机构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适当地调节配重块的数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炼按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锻炼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班已经成为常态,由于高强度工作且休息时间少,很多人希望能够有一种设备可以在休息时也能锻炼身体。如专利申请号201810027688.0,公开日为2018.01.11,公开了一种体育用手拉式锻炼按摩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架、座板、靠板、第二支架、第一滑杆、第一滑套、第一弹簧、第一绳子、把手、齿条等;在底座的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在座板的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靠板,在底座的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使用者手臂进行锻炼的功能,不仅实现了一边扇风一边按摩的功能,而且还实现了电动对使用者进行按摩的功能。但该装置锻炼身体时无法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特点调节锻炼强度,锻炼一段时间需要缓冲休息时,人们无法靠着休息,会增加腰部的不适感。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特点调节锻炼强度、可以靠着休息的锻炼按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无法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特点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炼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基座(1)和缓冲机构(2),基座(1)顶部设有缓冲机构(2);/n移动机构(3),缓冲机构(2)顶部设有移动机构(3);/n拉伸机构(4),移动机构(3)顶部设有拉伸机构(4);/n按摩机构(5),缓冲机构(2)顶部设有按摩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炼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基座(1)和缓冲机构(2),基座(1)顶部设有缓冲机构(2);
移动机构(3),缓冲机构(2)顶部设有移动机构(3);
拉伸机构(4),移动机构(3)顶部设有拉伸机构(4);
按摩机构(5),缓冲机构(2)顶部设有按摩机构(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炼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机构(2)还包括有:
第一支撑板(21),基座(1)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板(21);
伸缩杆(22),第一支撑板(21)顶部设有多个伸缩杆(22);
坐垫(24),伸缩杆(22)顶部设有坐垫(24);
第一弹簧(23),伸缩杆(22)上套有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和坐垫(2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炼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3)还包括有:
第一支撑杆(31),第一支撑板(21)顶部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一支撑杆(31);
第一伸缩组件(32),第一支撑板(21)内部对称设有第一伸缩组件(32),第一伸缩组件(32)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和第一支撑杆(31)连接;
第一连接块(33),坐垫(24)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块(33);
第一楔形块(34),第一连接块(33)上设有第一楔形块(34);
第二楔形块(35),前后两个第一支撑杆(31)下部之间设有第二楔形块(3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锻炼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机构(4)还包括有:
第二支撑板(41),前后两个第一支撑杆(31)下部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41);
配重块(42),前后两个第一支撑杆(31)下部之间滑动式设有多个配重块(42);
第一滑块(43),第一支撑杆(31)下部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43);
第二连接块(44),第一滑块(43)上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连接块(44);
第三楔形块(45),第二连接块(44)上设有第三楔形块(45);
第二支撑杆(46),第一支撑杆(31)顶部设有第二支撑杆(46);
第一转轴(47),第二支撑杆(46)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47);
第二转轴(48),第二支撑杆(46)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48);
导线轮(49),第一转轴(47)与第二转轴(48)上均设有导线轮(49);
拉绳(410),第一滑块(43)上设有拉绳(410),拉绳(410)绕过导线轮(49);
第一手柄(411),拉绳(410)末端设有第一手柄(411);
第四弹性组件(412),第二连接块(44)与第一滑块(43)之间设有第四弹性组件(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春连
申请(专利权)人:凌春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