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连体衣式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17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婴儿连体衣式保护膜,属于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包括上半身、衣袖、下半身、领口、连接部和操作口,衣袖对称连接在上半身的两侧,且衣袖的袖筒与上半身内部相通,下半身设置在上半身下方,且下半身内部与上半身内部相通,领口为与上半身相通的通孔,领口两侧以及衣袖的肩膀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部,上半身对应婴儿腹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口;操作口包括前遮挡和后遮挡,前遮挡与后遮挡部分交叉重叠,且前遮挡和后遮挡均设置有朝向操作口中间位置处的布料延伸,以遮挡住操作口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限制新生儿的肢体活动,能够更有效、持久地保护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避免体表体液的散发,从而达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连体衣式保护膜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婴儿连体衣式保护膜。
技术介绍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新生儿不仅体表散热面积大,很容易散热,同时新生儿皮下脂肪薄,很容易丢失热量,目前用于新生儿保温的保护膜,基本是片状或袋状,不仅会限制新生儿的肢体活动,同时还存在覆盖不全面的问题,不能达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连体衣式保护膜,不会限制新生儿的肢体活动,能够更有效、持久地保护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避免体表体液的散发,从而达到很好的保温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婴儿连体衣式保护膜,包括上半身、衣袖、下半身、领口、连接部和操作口,所述衣袖对称连接在所述上半身的两侧,且所述衣袖的袖筒与所述上半身内部相通,所述下半身设置在所述上半身下方,且所述下半身内部与所述上半身内部相通,所述领口为与所述上半身相通的通孔,所述领口两侧以及所述衣袖的肩膀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上半身对应婴儿腹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包括前遮挡和后遮挡,所述前遮挡与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婴儿连体衣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身(1)、衣袖(2)、下半身(3)、领口(4)、连接部(5)和操作口(6),所述衣袖(2)对称连接在所述上半身(1)的两侧,且所述衣袖(2)的袖筒与所述上半身(1)内部相通,所述下半身(3)设置在所述上半身(1)下方,且所述下半身(3)内部与所述上半身(1)内部相通,所述领口(4)为与所述上半身(1)相通的通孔,所述领口(4)两侧以及所述衣袖(2)的肩膀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部(5),所述上半身(1)对应婴儿腹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口(6);所述操作口(6)包括前遮挡(7)和后遮挡(8),所述前遮挡(7)与后遮挡(8)部分交叉重叠,且所述前遮挡(7)和后遮...

【技术特征摘要】
1.婴儿连体衣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身(1)、衣袖(2)、下半身(3)、领口(4)、连接部(5)和操作口(6),所述衣袖(2)对称连接在所述上半身(1)的两侧,且所述衣袖(2)的袖筒与所述上半身(1)内部相通,所述下半身(3)设置在所述上半身(1)下方,且所述下半身(3)内部与所述上半身(1)内部相通,所述领口(4)为与所述上半身(1)相通的通孔,所述领口(4)两侧以及所述衣袖(2)的肩膀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部(5),所述上半身(1)对应婴儿腹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口(6);所述操作口(6)包括前遮挡(7)和后遮挡(8),所述前遮挡(7)与后遮挡(8)部分交叉重叠,且所述前遮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学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