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122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所采用的反应装置包括煮制单元、搅拌单元和除杂单元,所述煮制单元包括煮锅、锅盖和电磁炉,所述煮锅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锅盖安装在所述煮锅顶部,且所述电磁炉用于对煮锅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一号轴外表面的搅拌杆作用于煮锅内部的块状驴皮和胶汁,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有效避免块状驴皮在煮锅底部出现焦糊粘锅现象;同时,通过除杂杆的作用,将聚集在液面部分的混有驴毛的杂质泡沫推入一号环形槽中,使得胶汁中的杂质得到有效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的说是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采用驴皮,辅料为黄酒、冰糖、豆油。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传统的阿胶制备工艺中,在对阿胶的煮制过程中,长时间的煮制需要操作者经常进行搅拌,占用操作者的时间、精力较多;同时因为驴皮中的血水、驴毛等杂质难以得到有效清除,尤其是驴皮中的驴毛,混合在胶汁中的驴毛与胶汁之间结合紧密,且驴毛体积小,直径细,难以得到彻底清除;使得最终得到的阿胶成品腥臭异味严重,使用者有恶心呕吐现象发生;阿胶杂质大,粘度大,纯度低,不利于消化吸收,有效成分低,食用效果不好;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煮锅中设置一号轴,通过电机带动一号轴外表面的搅拌杆作用于煮锅内部的块状驴皮和胶汁,使得块状驴皮和胶汁受到充分的搅拌作用,节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驴皮的预处理:将驴皮使用清水进行重复冲洗,同时将驴皮上带有的驴毛和驴肉用刮肉刀进行清除;将清洗后的驴皮在水封条件下于25-30℃浸泡8-12天,最后将驴皮切割成边长12-18cm的方形小块;/nS2:油脂和杂质的清除:将S1中得到的块状驴皮放入清洗锅中,并加水,升温至80-90℃并对块状驴皮进行清洗搅拌,清洗5-10min后停止加热并加入明矾,利用明矾生成的氢氧化铝絮状物吸附驴皮中的杂质,等待10-20min后将水和氢氧化铝絮状物倒出,随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重复10-15次,除去驴皮中的热熔性油脂和杂质;/nS3:化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血食用阿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驴皮的预处理:将驴皮使用清水进行重复冲洗,同时将驴皮上带有的驴毛和驴肉用刮肉刀进行清除;将清洗后的驴皮在水封条件下于25-30℃浸泡8-12天,最后将驴皮切割成边长12-18cm的方形小块;
S2:油脂和杂质的清除:将S1中得到的块状驴皮放入清洗锅中,并加水,升温至80-90℃并对块状驴皮进行清洗搅拌,清洗5-10min后停止加热并加入明矾,利用明矾生成的氢氧化铝絮状物吸附驴皮中的杂质,等待10-20min后将水和氢氧化铝絮状物倒出,随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重复10-15次,除去驴皮中的热熔性油脂和杂质;
S3:化皮:将S2中除去油脂的块状驴皮放入反应装置中,加水并升温至沸腾状态,使得块状驴皮开始化皮并放出胶汁,持续煮制3-5h,期间定时启动反应装置,除去胶汁中的杂质,最后将胶汁倒入凝固锅中;
S4:再清理:将S3中得到的胶汁倒入离心分离机中,启动分离机并提高转速至6000转/分以上并持续处理0.5-1h,利用离心力作用将胶汁中的油脂和杂质进行进一步分离,最终从离心机中倒出澄清的胶汁;
S5:凝固:将S5中得到的澄清胶汁加热至沸腾状态,等到凝固锅中胶汁浓缩至固含量50-60%时,加入红糖、豆油、黄酒和红枣汁,并混合均匀;等到凝固锅中胶汁浓缩至固含量80-90%时,停止加热,等胶块冷却后将胶块取出,并切割成小块进行晾晒;最后将晾晒好的胶块进行包装;
S3中采用的反应装置包括煮制单元(1)、搅拌单元(2)和除杂单元(3),所述煮制单元(1)包括煮锅(11)、锅盖(12)和电磁炉,所述煮锅(11)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锅盖(12)安装在所述煮锅(11)顶部,且所述电磁炉用于对煮锅(11)进行加热;
所述搅拌单元(2)包括一号轴(21)和搅拌杆(22),所述一号轴(21)安装在所述煮锅(11)内部的中间部位,且所述一号轴(21)端部贯穿所述锅盖(12)并与安装在锅盖(12)上方的电机相连;所述一号轴(21)外表面靠近所述煮锅(11)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搅拌杆(22);
所述除杂单元(3)包括一号套筒(31)、除杂杆(32)、一号气囊(33)和除毛杆(34),所述一号套筒(31)通过内表面设置的固定块(311)嵌入所述一号轴(21)外表面所述设置的滑槽(211)中,且所述一号套筒(31)与所述一号轴(21)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套筒(31)外表面均匀设有除杂杆(32),每个所述除杂杆(32)侧面均设有一号气囊(33);所述除毛杆(34)安装在所述除杂杆(32)上表面,所述除毛杆(34)上表面为斜面,且所述除毛杆(34)上表面靠近边缘的部位均匀设有除毛钩块(341);所述煮锅(11)内表面靠近顶部的部位设有一号环形槽(35),所述一号环形槽(35)靠近所述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底面低于所述煮锅(11)侧壁的上底面,且所述一号环形槽(35)靠近所述煮锅(11)中心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一号槽(351);所述一号环形槽(35)侧壁靠近外界的部位设有出沫口(352),所述出沫口(3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仪高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通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