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新冠肺炎引起的肺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12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新冠肺炎导致的肺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通过临床实验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对于病毒性肺炎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对象的肺损伤修复方面具有优良的效果,能显著减少对象的肺部实性病变体积,修复肺组织,并且通过6分钟步行实验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显著修复对象的心肺功能,有氧运动能力明显提高,可有效减轻对象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的后遗症,提高对象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并且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性高,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新冠肺炎引起的肺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尤其涉及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肺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CoronaVirusDisease2019)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肺部损伤。COVID-19的特征在于持续的细胞因子和免疫介导的过度炎症,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为2%-5%。COVID-19重症患者由于多种炎症细胞释放,容易造成炎症因子风暴,从而导致肺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水肿,进而容易造成急性肺损伤。同时,COVID-19重症病人由于SARS-CoV-2病毒感染,造成肺部渗出性病变,并发展为肺纤维化。人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异质性干细胞,存在于哺乳类的骨髓、脐带、脂肪等组织中,可分化为脂肪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等多种多能性干细胞。已被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大量的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能够抗击局部组织中的炎症。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在炎症过程中释放,并且发动炎性响应。这些相同的信号转导分子能够促进MSC通过MSC表面上的CXCR4受体等寻找炎性位点。此外,MSC能够通过信号转导将树突细胞靶向至抗炎性T细胞应答或通过抑制天然杀伤细胞功能来调节先天性免疫应答。MSC还通过与CD4+T细胞的活化的直接相互作用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以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已被应用与抗炎或者免疫治疗。但是,对于病毒性肺炎的重症对象,即便通过对症治疗抑制炎症因子后,仍较长时间存在肺功能受损、间质性肺部病变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用于肺损伤的修复,尤其包括肺功能损伤和肺组织损伤,这种肺损伤可以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肺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肺损伤包括肺功能损伤和/或肺组织损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肺功能损伤修复的治疗方法,包括向对象施用上述间充质干细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肺纤维化的方法,包括向对象施用上述间充质干细胞。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肺组织损伤包括任何可能的原因导致的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实变或磨玻璃样病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肺功能损伤包括呼吸困难(RR≥30次/分钟),手指氧饱和度在静息状态下≤93%,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吸收浓度(FiO2))≤300mmHg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尤其应用于对象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损伤。所述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或真菌感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病毒性肺炎是冠状病毒SARS-CoV-2、SARS-Cov或MERS-Cov中任一种或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型或危重型肺炎。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尤其对于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肺损伤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即能够分化成子细胞类型的细胞),其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可来源于多种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人体组织,如骨髓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生育组织(例如经血、羊膜、羊水或脐带组织)、皮肤组织、骨组织,和齿组织。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还可由来自于各类其他种类的人体细胞经分离或诱导产生,包括但不限于生殖细胞、胚胎细胞、成体细胞等。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扩增技术来获得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可来自多种来源,包括自体同源、同种异体或异种来源。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是同质组合物或可以是包含(MesenchymalStemCells,MSC)或富含MSC的混合细胞群。合适的MSC可获自脐带组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间充质干细胞组合物通过将脐带沃顿氏胶冻贴壁培养在合适的培养基中获得。MSC可通过特定的细胞表面标志物来鉴定。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肺损伤修复药物为注射剂,可通过多种给药方式给予对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全身给予间充质干细胞,例如,通过静脉内、动脉内或局部给予。间充质干细胞的施用剂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对象的年龄、体重和性别以及肺损伤的严重程度。本领域具有合格水平的执业医师有能力根据对象情况确定其治疗有效量,例如在1×105细胞/kg体重至1×108细胞/kg体重的量给予。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肺损伤修复药物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载体。例如,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是分散于静脉注射或局部施用可接受的液体分散剂或凝胶中的细胞悬液的形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分散剂是生理盐水溶液,所述肺损伤修复药物为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盐水悬浮液。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盐水悬浮液可包含其它可接受的成分例如二甲亚砜(DMSO)和/或人血清白蛋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盐水悬浮液中细胞浓度为0.5-5.0×105个/mL,优选4×105个/mL。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肺损伤修复药物含有多于95%,优选多于约98%质量百分比的间充质干细胞。本文所用的术语“对象”和“受试者”、“患者”可互换地指患有或倾向于发生可通过给予本文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来治疗的病症的活生物体,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人、非人的灵长类动物或其它哺乳动物。例如本专利技术的对象包括成人和婴幼儿、儿童,其他温血哺乳动物包括但不限于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例如黑猩猩、其他类人猿或猴,以及其他动物园动物、家养哺乳动物或实验室动物,例如猫、猪、狗、牛、羊、小鼠、大鼠和豚鼠等。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对象”为人。本文所述的“修复”是指当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损伤已经造成,其状态低于正常个体的平均水平时,通过对对象实施的医疗行为预防或阻止该损伤的恶化,并尽可能地减少或减轻损伤的程度,使已造成的损伤向健康状态转变。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肺损伤修复包括肺部病变组织的减少和/或心肺功能的改善,包括但不限于静息和/或运动状态下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氧合指数提高、肺部实性病变体积减少、有氧运动能力增强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当中,主要通过肺部影像学检查获得的肺部实性病变体积评价肺部组织修复疗效,通过6分钟步行距离评价肺部呼吸功能改善的效果。本文所述的重型或危重型肺炎以本领域已知的肺炎分型诊疗标准确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成人患者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属于重型患者:(1)出现气促,RR≥30次/分;(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3)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吸收浓度(FiO2)≤300mmHg;(4)肺部影像学显示在24-48小时内病变进展>50%。儿童出现以下症状任何一条属于重型患者:(1)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50次/分;1~5岁,RR≥40次/分;>5岁,RR≥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2)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92%;(3)辅助呼吸(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间歇性呼吸暂停;(4)出现嗜睡、惊厥;(5)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属于危重型患者:(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肺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肺损伤包括肺功能损伤和/或肺组织损伤。/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30 CN 20201074782401.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肺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肺损伤包括肺功能损伤和/或肺组织损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对象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损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肺损伤为肺纤维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或真菌感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性肺炎是冠状病毒SARS-CoV-2、SARS-Cov或MERS-Cov中任一种或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型或危重型肺炎。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生石磊徐若男苑鑫张宇姚惟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