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用驱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09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驱鸟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电网用驱鸟装置,其包括壳体、上颚板、下颚板、供电模块、电机、转盘、偏心轴、铰接轴、转动板、支撑板和夹持装置,壳体左部设有开口,对应开口上端左侧位置的壳体外侧固定安装有上颚板,对应开口下端位置的壳体内侧铰接有下颚板,下颚板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壳体内的转动板,转动板右部设有前后贯通的滑动槽,滑动槽后侧设有转盘,转盘前侧外部设有可在滑动槽内滑动的偏心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电机、转盘、偏心轴和转板上的滑槽,通过设置供电模块给电机供电,从而使转动板带动下颚板上下运动,起到仿生驱鸟的作用,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网用驱鸟装置
本技术涉及驱鸟装置
,是一种配电网用驱鸟装置。
技术介绍
鸟类在架电线上搭建巢穴时,需要用到一些树枝,铁丝,金箔等材质,在其叼物在空中飞行时,物体偶尔会出现脱落状况,如其落于导线与横担之间时,会瞬时导致电路短路,这类故障发生率高,故障点不利于查找。在阴天的情况下,经常伴有阵风和大雨,杆塔上的巢穴被打湿或者被风吹散脱落,如其落于导线或者悬瓶上,即可造成输电线短路接地的故障。这类故障发生的频率极低,但故障点不容查找。目前现有的驱鸟装置多为固定不动的,鸟类易适应,后期驱赶作用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用驱鸟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驱鸟装置存在的固定不动使鸟类易适应驱赶失效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配电网用驱鸟装置,包括壳体、上颚板、下颚板、供电模块、电机、转盘、偏心轴、铰接轴、转动板、支撑板和夹持装置,壳体左部设有开口,对应开口上端左侧位置的壳体外侧固定安装有上颚板,对应开口下端位置的壳体内侧铰接有下颚板,下颚板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颚板、下颚板、供电模块、电机、转盘、偏心轴、铰接轴、转动板、支撑板和夹持装置,壳体左部设有开口,对应开口上端左侧位置的壳体外侧固定安装有上颚板,对应开口下端位置的壳体内侧铰接有下颚板,下颚板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壳体内的转动板,转动板右部设有前后贯通的滑动槽,滑动槽后侧设有转盘,转盘前侧外部设有可在滑动槽内滑动的偏心轴,对应转盘后侧位置的壳体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转盘中央后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电机与供电模块连接,壳体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颚板、下颚板、供电模块、电机、转盘、偏心轴、铰接轴、转动板、支撑板和夹持装置,壳体左部设有开口,对应开口上端左侧位置的壳体外侧固定安装有上颚板,对应开口下端位置的壳体内侧铰接有下颚板,下颚板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壳体内的转动板,转动板右部设有前后贯通的滑动槽,滑动槽后侧设有转盘,转盘前侧外部设有可在滑动槽内滑动的偏心轴,对应转盘后侧位置的壳体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转盘中央后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电机与供电模块连接,壳体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池,上颚板上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壳体上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电机与充电电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模块还包括能够保护充电电池的充电保护模块,充电保护模块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充电电池与充电保护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电网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模块还包括能够调节电机工作时间的间歇工作模块,间歇工作模块与充电电池连接,电机与间歇工作模块连接。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永超张涛王学礼盖家鹏黄峰高勇蔡敏博韩玉强隋钦硕阿加尔古丽·胡尔曼白库丽西拉·毕旦别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阿勒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