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00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包括:托板,托板的底部开设有两组安装槽,两组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开设有托板底部且与安装槽相连通,安装槽内均设置有弧形固定板,弧形固定板的内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均设置在转动槽内壁上且与转动槽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转动杆的两端活动设置在活动槽内,右侧转动杆上安装有两组主动齿轮,左侧转动杆上安装有两组配合主动齿轮使用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右侧弧形固定板的外端固定有踏板,踏板的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专利号为CN206713676U的移动式灌溉机的折叠支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方便对灌溉设备进行限位固定,并且方便进行收回,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
本技术涉及灌溉设备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专门对农业进行移动式灌溉的设备,该类设备可以将存储的水、肥料和药物病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具有使用方便,具有节省使用者的体力。本方案对已授权专利号为CN206713676U的移动式灌溉机进行研究,该专利记载了“一种移动式灌溉机,涉及一种农业灌溉用具,是针对现有水肥一体化的灌溉设施缺陷,采用移动装置跟随喷施减少设备投资。包括罐体、搅拌机构、加压泵和支架,支架套于罐体上,搅拌机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包括横架、紧箍带,支架的紧箍带安装罐体上开口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托板,托板上设有罐体固定架,加压泵安装在托板上,搅拌机包括手摇搅拌机构;加压泵进水管伸入罐体,进水管末端设有过滤器,托板底部设有脚轮,托板尾部设有手推柄”,并且具有“精确配料、精确施肥、施药,达到节肥、节药、节水效果,并且方便移动”,然而在研究中发现该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托板底部的折叠支架可以在设备停止移动时,对设备进行固定,然而该结构在使用时需要进行逐个调节展开,并且在不使用时需要逐个调节收缩,操作繁琐,影响效率。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开设有两组安装槽,两组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有托板底部且与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槽内均设置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内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设置在转动槽内壁上且与转动槽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转动杆的两端活动设置在活动槽内,右侧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两组主动齿轮,左侧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两组配合主动齿轮使用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右侧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外端固定有踏板,所述踏板的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与安装槽的内壁相接触且接触位置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顶部设置在限位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还设置有回拉弹簧,所述回拉弹簧的上端与安装槽内壁相连接且底部与踏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固定板呈弧面结构且包括板体和位于板体外端的呈垂直设置的固定板,所述板体与固定板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的末端呈锥状结构且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入土齿,所述入土齿呈齿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踏板焊接于弧形固定板的上表面且高于弧形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方案对专利号为CN206713676U的移动式灌溉机的折叠支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方便对灌溉设备进行限位固定,并且方便进行收回,结构简单,便于使用。2.采用脚踏式的操作方式,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托板底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托板的侧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弧形固定板侧视结构图。图中:1-托板,2-安装槽,3-转动槽,4-弧形固定板,5-转动杆,6-活动槽,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踏板,10-限位杆,11-限位槽,12-回拉弹簧,13-板体,14-固定板,15-入土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包括:托板1,托板1的底部开设有两组安装槽2,两组安装槽2之间设置有转动槽3,转动槽3开设有托板1底部且与安装槽2相连通,安装槽2内均设置有弧形固定板4,弧形固定板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两端均设置在转动槽3内壁上且与转动槽3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6,转动杆5的两端活动设置在活动槽6内,右侧转动杆5上安装有两组主动齿轮7,左侧转动杆5上安装有两组配合主动齿轮7使用的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啮合连接;右侧弧形固定板4的外端固定有踏板9,踏板9的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顶部与安装槽2的内壁相接触且接触位置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11,限位杆10的顶部设置在限位槽11内。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限位杆10的一侧还设置有回拉弹簧12,回拉弹簧12的上端与安装槽2内壁相连接且底部与踏板9相连接,设置有拉回拉弹簧12,当弧形固定板4不使用时,方便回复到初始位置,避免与地面碰撞。进一步改进地,如图4所示:弧形固定板4呈弧面结构且包括板体13和位于板体13外端的呈垂直设置的固定板14,板体13与固定板14一体成型,将固定板14设计为垂直状结构在调节固定时,便于与地面相接触。进一步改进地,如图4所示:固定板14的末端呈锥状结构且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入土齿15,入土齿15呈齿状结构,在固定板14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入土齿15便于固定在种植区的泥土中,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具体地,踏板9焊接于弧形固定板4的上表面且高于弧形固定板4。在使用时:本技术当需要对灌溉设备进行固定时,使用者用腿部踏压踏板9,带动右侧的弧形固定板4向下移动,并使得固定板14与地面相接触并使得末端的入土齿15卡在泥土中达到固定的目的,在转动右侧的弧形固定板4带动内侧的转动杆5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7顺时针转动,主动齿轮7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从动齿轮8向逆时针转动,并带动外端的左侧弧形固定板4的外端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当达到合适的位置,使用者将限位杆10的末端卡扣在对应的限位槽11内,在回拉弹簧12回拉力的作用下,达到限位固定的目的,安装槽2、弧形固定板4和限位杆10之间形成三角状结构,从而达到限位固定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方便对灌溉设备进行一次性定位固定,并且方便进行收缩,简化了操作。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灌溉设备
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包括: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的底部开设有两组安装槽(2),两组所述安装槽(2)之间设置有转动槽(3),所述转动槽(3)开设有托板(1)底部且与安装槽(2)相连通,所述安装槽(2)内均设置有弧形固定板(4),所述弧形固定板(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两端均设置在转动槽(3)内壁上且与转动槽(3)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转动杆(5)的两端活动设置在活动槽(6)内,右侧所述转动杆(5)上安装有两组主动齿轮(7),左侧所述转动杆(5)上安装有两组配合主动齿轮(7)使用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啮合连接;/n右侧所述弧形固定板(4)的外端固定有踏板(9),所述踏板(9)的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顶部与安装槽(2)的内壁相接触且接触位置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杆(10)的顶部设置在限位槽(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包括: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的底部开设有两组安装槽(2),两组所述安装槽(2)之间设置有转动槽(3),所述转动槽(3)开设有托板(1)底部且与安装槽(2)相连通,所述安装槽(2)内均设置有弧形固定板(4),所述弧形固定板(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两端均设置在转动槽(3)内壁上且与转动槽(3)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转动杆(5)的两端活动设置在活动槽(6)内,右侧所述转动杆(5)上安装有两组主动齿轮(7),左侧所述转动杆(5)上安装有两组配合主动齿轮(7)使用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啮合连接;
右侧所述弧形固定板(4)的外端固定有踏板(9),所述踏板(9)的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顶部与安装槽(2)的内壁相接触且接触位置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芹远许诺魏侠刘元朝沈文生吴子峰李晶于子璇凡飞齐卫温从雨刘加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