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干旱地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3910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玉米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干旱地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除去种植区域的杂草、石块,调节土壤pH值;对种植带进行施肥、松土处理;在种植带上播种玉米种子后加盖浮土;分别在播种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进行灌溉;对种植区域进行杀虫、锄草管理;所述种植带的种植方式为单行或大垄双行;所述播种后灌溉的深度为45~55mm,所述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的灌溉深度均为25~35m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效栽培方法,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平均灌浆速率、光能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适合在半干旱地区尤其是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干旱地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半干旱地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保持玉米产量对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西部,近年来,随着优质品种的筛选和推广,这一地区玉米的产量在不断增加,但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的栽培模式仍较为粗放,灌溉多以传统的沟灌或大水漫灌为主,且灌溉过程中存在灌溉次数少(仅在播种前、拔节期和吐丝期灌溉3次)、单次灌溉量大(单次灌溉量可达500kg/hm2)的特点。同时,农民希望通过增加施肥量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肥料的利用率,全生育期施用的肥料量可达N-300kg/hm2,P2O5-120kg/hm2,K2O-120kg/hm2,导致玉米全生育期施肥量过高。然而,大水漫灌或沟灌的方式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灌溉次数少易造成玉米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土壤水分缺失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单次灌溉量大易造成土壤水分瞬时饱和,很多水分会因地表蒸发等原因不能被玉米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过量施肥易造成玉米抗性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干旱地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除去种植区域的杂草、石块,调节土壤pH值;/n2)对种植带进行施肥、松土处理;/n3)在种植带上播种玉米种子后加盖浮土;/n4)分别在播种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进行灌溉;/n5)对种植区域进行杀虫、锄草管理;/n步骤2)和步骤3)所述种植带的种植方式为单行或大垄双行;/n步骤4)中,所述播种后灌溉的深度为45~55mm,所述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的灌溉深度均为25~3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干旱地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除去种植区域的杂草、石块,调节土壤pH值;
2)对种植带进行施肥、松土处理;
3)在种植带上播种玉米种子后加盖浮土;
4)分别在播种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进行灌溉;
5)对种植区域进行杀虫、锄草管理;
步骤2)和步骤3)所述种植带的种植方式为单行或大垄双行;
步骤4)中,所述播种后灌溉的深度为45~55mm,所述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的灌溉深度均为25~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杂草、石块的深度为地下15cm以内,所述土壤pH值调节至6~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施肥的肥料包含氮肥、磷肥和钾肥;所述施肥为播种前施加45~55wt%氮肥、全部磷肥和全部钾肥,剩余氮肥在拔节期追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为尿素、氯化铵、硝酸铵或碳酸氢铵;所述磷肥为磷酸二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张治安王立春边少锋赵洪祥张丽华闫伟平武志海谭国波孙宁李斐李前刘晓龙朱末王洪君曹玉军郑洪兵凌凤楼陈展宇李大勇王欢崔菁菁马金宝刘文华李文庄文君霍玉才杜刚王东英权永生李敏刘盛虹佟殿文马凤丽范强张淑艳王文军姜世军卢旭辉郭颖王娟王世彦张功冯士成方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