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管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88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田园管理机,包括管理机本体、转动配合安装于管理机本体前端的刀具机构以及设置于管理机本体后端的行走轮机构;所述管理机本体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行走轮机构的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安装位用于适配行走轮机构不同的轴向安装距离,本技术方案的田园管理机,通过调节行走轮与刀具之间的轴向安装距离,利用销钉进行锁止,进而使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轻便省力,同时通过调节行走轮之间的安装距离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快速,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提升整体结构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田园管理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田园管理机。
技术介绍
田园管理机也称为万能管理机,主要为果园、菜地、温室大棚、丘陵坡地和小块地(水、旱田)作业而设计,能够配套机具有很多种,可从事近四十项农田作业。目前,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田园管理机需要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在陡峭的茶山上,台阶式的茶地等公共场所,对于狭窄的作业环境里面,进行农耕时会进行开沟,除草,深耕等不同的动作,现有的设备体积大重量重不易开展相应的工作。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灵活、轻巧便于操作的田园管理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的田园管理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轻便,更适用于陡峭的山地,狭窄的作业环境,通过调节行走轮与刀具之间的轴向安装距离,利用销钉进行锁止,进而使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轻便省力,同时通过调节行走轮之间的安装距离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快速,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提升整体机构的使用性能。一种田园管理机,包括管理机本体、转动配合安装于管理机本体前端的刀具机构以及设置于管理机本体后端的行走轮机构;所述管理机本体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行走轮机构的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的安装位用于调节行走轮机构不同的轴向安装距离。进一步,所述行走轮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后轮支架上的“T”型套管、对称布置在“T”型套管两端的调节支撑杆以及分别安装在两根调节支撑杆上后轮;所述两个后轮通过调节两根支撑杆的不同安装位置实现两个后轮之间间距的调节。进一步,所述后轮支架包括用于与管理机本体连接安装的机架连接部和用于安装行走轮机构的支架安装部;所述机架连接部设置于支架安装部上方。进一步,所述机架连接部的横截面整体呈“U”字型结构,所述支架安装部包括沿横向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的两块腹板、设置于两块腹板底部的多个定位支耳以及用于与“T”型套管配合安装的定位支杆。进一步,所述定位支耳两两一组一共两组;所述每组定位支耳相对于定位支杆对称布置,所述定位支杆设置有两根。进一步,所述“T”型套管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每组定位支耳配合安装的定位板,所述“T”型套管外套于定位支杆。进一步,所述“T”型套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销钉孔,所述调节支撑杆上设置有与第一销钉孔配合使用的第二销钉孔。进一步,所述调节支撑杆一端安装于“T”型套管内,调节支撑杆另一端设置有与后轮配合安装的限位销钉孔。进一步,所述刀具机构包括设置于管理机本体前端的转动轴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转动轴上的农耕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田园管理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轻便,更适用于陡峭的山地,狭窄的作业环境,通过调节行走轮与刀具之间的轴向安装距离,利用销钉进行锁止,进而使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轻便省力,同时通过调节行走轮之间的安装距离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快速,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提升整体机构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行走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行走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田园管理机,包括管理机本体1、转动配合安装于管理机本体1前端的刀具机构2以及设置于管理机本体后端的行走轮机构;所述管理机本体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行走轮机构4的后轮支架3,所述后轮支架3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的安装位用于调节行走轮机构4不同的轴向安装距离。本技术方案的田园管理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轻便,更适用于陡峭的山地,狭窄的作业环境,通过调节行走轮与刀具之间的轴向安装距离,利用销钉进行锁止,进而使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轻便省力,同时通过调节行走轮之间的安装距离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快速,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提升整体机构的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后轮支架上的“T”型套管6、对称布置在“T”型套管6两端的调节支撑杆7以及分别安装在两根调节支撑杆7上后轮5;所述两个后轮通过调节两根支撑杆7的不同安装位置实现两个后轮之间间距的调节。“T”型套管6通过销钉31与后轮支架进行配合安装,后轮支架上设置多个不同的安装位置,当需要设备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时,即可选择适合的安装位置,通过销钉进行配合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支架6包括用于与管理机本体连接安装的机架连接部和用于安装行走轮机构的支架安装部;所述机架连接部设置于支架安装部上方。后轮支架3上端通过机架连接部与管理机本体进行螺栓连接安装,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支架安装部设置于机架连接部下端便于行走轮的安装布置,如图3所示,后轮支架6还设置有两块连接板,设置于后轮支架6左端的连接板起到定位连接的作用,与轴上配合安装,减小后轮支架的轴向跳动,第二连接板布置于后轮支架6上方,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减小设备振动产生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连接部的横截面整体呈“U”字型结构,所述支架安装部包括沿横向(横向即垂直轴向的方向)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的两块腹板、设置于两块腹板34底部的多个定位支耳33以及用于与“T”型套管6配合安装的定位支杆32。机架连接部上设置有两组螺栓孔,整体结构安装稳定,支架安装部的两块腹板34沿竖直方向向外倾斜,一是增强整体机构的刚度强度,二是对支架安装部下端的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支耳33两两一组一共两组;所述每组定位支耳33相对于定位支杆32对称布置,所述定位支杆32设置有两根。定位支耳用于实现与“T”型套管的配合安装,定位支耳两两一组,可以设计多组以便实现不同轴距的调节,当然本实施例中两组定位支耳即可满足使用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T”型套管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每组定位支耳33配合安装的定位板61,所述“T”型套管外套于定位支杆32。安装时,定位板61布置于两块定位支耳之间,通过螺栓31穿过三者以此实现三者位置的固定,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便于拆卸。优选的,本技术方案的两根定位支杆32的轴向距离为50-100mm,如需增加调节范围可以增加定位支杆32的数量以满足调节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T”型套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销钉孔62,所述调节支撑杆上设置有与第一销钉孔配合使用的第二销钉孔。“T”型套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销钉孔,调节支撑杆上也设置有多个第二销钉孔,当需要调节两个后轮之间的间距时,将调节支撑杆插入“T”型套管内的不同深度的位置,通过销钉将二者实现固定连接,整体安装调节时非常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支撑杆7一端安装于“T”型套管内,调节支撑杆7另一端设置有与后轮配合安装的限位销钉孔。调节支撑杆7与后轮之间也通过销钉连接安装即可,调节方便快捷,节约换型安装的时间。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机本体、转动配合安装于管理机本体前端的刀具机构以及设置于管理机本体后端的行走轮机构;所述管理机本体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行走轮机构的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的安装位用于调节行走轮机构不同的轴向安装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机本体、转动配合安装于管理机本体前端的刀具机构以及设置于管理机本体后端的行走轮机构;所述管理机本体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行走轮机构的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的安装位用于调节行走轮机构不同的轴向安装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后轮支架上的“T”型套管、对称布置在“T”型套管两端的调节支撑杆以及分别安装在两根调节支撑杆上后轮;所述两个后轮通过调节两根支撑杆的不同安装位置实现两个后轮之间间距的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架包括用于与管理机本体连接安装的机架连接部和用于安装行走轮机构的支架安装部;所述机架连接部设置于支架安装部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连接部的横截面整体呈“U”字型结构,所述支架安装部包括沿横向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的两块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代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惠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