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调式应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86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3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调式应力结构,包括一第一压力端板、第一组弹簧、第一组导引杆、一燃料电池、多个第一压力旋钮以及多个锁固件。燃料电池具有一第一电池端板和一第二电池端板。第一压力端板具有多个第一槽孔。第一组弹簧设置于第一电池端板与第一压力端板之间。第一组导引杆分别贯穿第一组弹簧并连接第一电池端板与该第一压力端板。多个第一压力旋钮设置于第一压力端板的该第一槽孔内与该第一组导引杆上方,通过调节该第一压力旋钮来调整该第一组弹簧的应力,使得燃料电池内部应力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调式应力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组装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调式应力结构。
技术介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ExchangeMembraneFuelCell,PEMFC)的关键零组件膜电极组(membraneelectrodeassembly,MEA)主要是有两个触媒层(阳极、阴极),以及一个固态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组成。透过固态的质子交换膜来隔离阳极和阴极。而两个触媒层外侧分别贴附着多孔性气体扩散层,在气体扩散层外侧则是刻有流体通道的双极板。在阳极持续补充氢气,而阴极则持续补充氧气,于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质子通过电解质膜到达阴极,而电子则从阳极经过外接负载抵达阴极而完成电流回路,反应后的生成物水以及未反应的氢气与氧气则经由电极出口排出。传统组装燃料电池的制程是将所有组件包括,端板、集电板、单极板、双极板以及膜电极组堆栈而成。为了使燃料电池能够更为致密与轻量化,以提高其功率密度并利于各种产品的应用,对于下一代的燃料电池设计需求,已逐渐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因为双极板占据了电池组大部分的体积与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之可调式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燃料电池,用于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该燃料电池具有一第一电池端板和一第二电池端板;/n一第一压力端板,具有多个第一槽孔;/n第一组弹簧,设置于该第一电池端板与该第一压力端板之间;/n第一组导引杆,各该第一组导引杆分别贯穿该第一组弹簧并连接该第一电池端板与该第一压力端板;/n多个第一压力旋钮,设置于该第一压力端板的该第一槽孔内与该第一组导引杆上方;以及/n多个锁固件,用于固定该第一压力端板、该第一电池端板与该第二电池端板,/n其中,通过调节该第一压力旋钮调整该第一组弹簧的应力,使得该燃料电池内部应力均匀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0 TW 108142054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之可调式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燃料电池,用于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该燃料电池具有一第一电池端板和一第二电池端板;
一第一压力端板,具有多个第一槽孔;
第一组弹簧,设置于该第一电池端板与该第一压力端板之间;
第一组导引杆,各该第一组导引杆分别贯穿该第一组弹簧并连接该第一电池端板与该第一压力端板;
多个第一压力旋钮,设置于该第一压力端板的该第一槽孔内与该第一组导引杆上方;以及
多个锁固件,用于固定该第一压力端板、该第一电池端板与该第二电池端板,
其中,通过调节该第一压力旋钮调整该第一组弹簧的应力,使得该燃料电池内部应力均匀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调式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压力端板,具有多个第二槽孔;
第二组弹簧,设置于该第二电池端板与该第二压力端板之间;
第二组导引杆,各该第二组导引杆分别贯穿该第二组弹簧并连结该第二电池端板与该第二压力端板;以及
多个第二压力旋钮,设置于该第二压力端板的该第二槽孔内与该第二组导引杆上方,
其中,该锁固件还用于固定该第二压力端板;
通过调节该第二压力旋钮调整该第二组弹簧的应力,使得该燃料电池内部应力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调式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压力端板;
其中,该锁固件还用于固定该第二压力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嘉黄靖颖徐子轩李钧函吴佩蓉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