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多个光电器件的公共电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3858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多个光电器件的公共电极(19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支撑基底(111),在该支撑基底上放置由沟槽(170)隔开的光电器件;b)在正面、侧面和沟槽的底部上形成介电层(130),在正面和侧面上形成的介电层的厚度分别为厚度E1和小于厚度E1的厚度E2;c)将介电层(130)蚀刻厚度E3,以露出沟槽的第一部分(170a)处的侧面;d)形成填充沟槽以及覆盖正面的金属层;e)对金属层进行机械化学抛光,抛光停止在介电层(130)的一部分上,保留在沟槽(170)中的金属形成公共电极(1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形成多个光电器件的公共电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学和光电子学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置于支撑基底的主表面上的器件(更具体地,发光二极管)的侧面形成电接触部的方法。具体地,尤其是为了简化制造以及增加对具有极高纵横比的LED侧面上的电极的控制而实施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发光显示器件通常包括发光二极管(LED)组件,尤其是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LED)组件。LED从正面到背面包括:N掺杂半导体层、发光层组件以及P掺杂半导体层,并通过该LED的背面将LED置于设有控制电路的支撑基底上,该控制电路旨在在LED的P掺杂半导体层处单独寻址每个LED。发光显示器件还包括与LED中的每个LED的N掺杂半导体层电接触的公共电极。该电接触通常在半导体层的侧面发生。因此,在图1A至图1G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形成发光显示器件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图1A所示的提供在其主表面上形成有集成控制电路110的支撑基底111的步骤。该集成电路具体包括通过介电区域114彼此隔开的金属连接柱113,该金属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形成多个光电器件的公共电极(190)的方法,所述多个光电器件中的每个光电器件包括通过侧面(151c)连接的正面(151a)和背面(151b),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提供支撑基底(111),通过所述多个光电器件的背面(151b)将由沟槽(170)隔开的所述多个光电器件置于所述支撑基底的称为主表面(111a)的表面上,所述沟槽(170)由所述光电器件的侧面(151c)和所述主表面(111a)处的底部限定;/nb)通过覆盖所述正面、所述侧面(151c)以及所述沟槽(170)的底部来形成介电层(130),所述正面和所述侧面(151c)处的所述介电层(130)的厚度分别为厚度E1和小于厚...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1 FR 19130281.一种形成多个光电器件的公共电极(190)的方法,所述多个光电器件中的每个光电器件包括通过侧面(151c)连接的正面(151a)和背面(151b),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支撑基底(111),通过所述多个光电器件的背面(151b)将由沟槽(170)隔开的所述多个光电器件置于所述支撑基底的称为主表面(111a)的表面上,所述沟槽(170)由所述光电器件的侧面(151c)和所述主表面(111a)处的底部限定;
b)通过覆盖所述正面、所述侧面(151c)以及所述沟槽(170)的底部来形成介电层(130),所述正面和所述侧面(151c)处的所述介电层(130)的厚度分别为厚度E1和小于厚度E1的厚度E2;
c)将所述介电层(130)湿蚀刻小于所述厚度E1的厚度E3,以露出所述沟槽(170)的第一部分(171a)处的侧面(151c),并且至少部分地保留所述正面上的介电层(130);
d)通过覆盖所述沟槽(170)以及覆盖所述正面来形成金属层(185);
e)对所述金属层(185)进行机械化学的抛光,所述抛光停止在步骤c)结束时所保留的覆盖所述正面的所述介电层(130)的部分上,保留在所述沟槽(170)中的金属形成所述公共电极(190);
每个沟槽从底部起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相邻的第二部分(171b),所述第一部分(171a)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根据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进行延伸,所述第一部分(171a)通向由所述光电器件的正面形成的平面,
步骤b)之前包括步骤b0):根据顺应性沉积技术,通过覆盖所述正面、所述侧面(151c)以及所述沟槽(170)的底部来形成钝化层(120),步骤c)也能够去除所述第一部分(171a)处的钝化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里恩·沃尔博特
申请(专利权)人: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