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培养装置及共培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77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共培养装置具备:第1主体部,具有第1薄膜、第1流路与第2流路,所述第1薄膜包含用于培养细胞的第1主面以及与第1主面为相反侧的第2主面,所述第1流路的一部分由第1主面划分且供第1培养基流动,第2流路的一部分由第2主面划分且供溶解氧浓度比第1培养基高的第2培养基流动;氧浓度调整部,用于调整供给至第1流路的第1培养基的溶解氧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培养装置及共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培养装置及共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以调查药物动态、药物代谢等为目的而模拟了肠内环境等的器件的开发正日益推进。在国际公开第2018/079793号中,公开了在厌氧腔内配置将肠管上皮细胞播种在多孔质膜上的器件,模拟肠内环境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调查药物动态、药物代谢等的基础上发现,例如即使在小肠内也有靠近大肠的一侧和远离大肠的一侧的氧浓度也不同。在包括国际公开第2018/079793号的现有技术中,没有设想到通过1个系统来模拟氧浓度不同的环境。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模拟氧浓度不同的环境的共培养装置及共培养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共培养装置具备:第1主体部,具有第1薄膜、第1流路和第2流路,所述第1薄膜包含用于培养细胞的第1主面及与第1主面为相反侧的第2主面,所述第1流路的一部分由第1主面划分且供第1培养基流动,所述第2流路的一部分由第2主面划分且供溶解氧浓度比第1培养基高的第2培养基流动;氧浓度调整部,用于调整供给至第1流路的第1培养基的溶解氧浓度。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第1主体部,具有第1薄膜、第1流路与第2流路,所述第1薄膜包含用于培养细胞的第1主面以及与所述第1主面为相反侧的第2主面,所述第1流路的一部分由所述第1主面划分且供所述第1培养基流动,所述第2流路的一部分由所述第2主面划分且供溶解氧浓度比所述第1培养基高的第2培养基流动;/n氧浓度调整部,用于调整供给至所述第1流路的所述第1培养基的溶解氧浓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0 JP 2019-2096941.一种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主体部,具有第1薄膜、第1流路与第2流路,所述第1薄膜包含用于培养细胞的第1主面以及与所述第1主面为相反侧的第2主面,所述第1流路的一部分由所述第1主面划分且供所述第1培养基流动,所述第2流路的一部分由所述第2主面划分且供溶解氧浓度比所述第1培养基高的第2培养基流动;
氧浓度调整部,用于调整供给至所述第1流路的所述第1培养基的溶解氧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浓度调整部具有管以及气体交换器,所述管供被供给至所述第1流路的所述第1培养基流动,所述气体交换器构成为在流经所述管的所述第1培养基与所述管的周围的气氛气体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浓度调整部是第2主体部,所述第2主体部具有:
第2薄膜,包含用于培养细胞的第3主面以及与所述第3主面为相反侧的第4主面;第3流路,一部分由所述第3主面划分,供被供给至所述第1流路的所述第1培养基流动;第4流路,一部分由所述第4主面划分,供溶解氧浓度比流过所述第3流路的所述第1培养基高的第3培养基流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三通连接器,该三通连接器具有第1连接口、第2连接口和可连接有隔膜的第3连接口,
流过所述第3流路的所述第1培养基从所述1第连接口向所述三通连接器流入,并且从所述第2连接口流出而被供给至所述第1流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容器,贮存有供所述第1主体部以及所述第2主体部浸渍的液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加热器,对所述液体进行保温。


7.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山阳一后藤洋臣叶井正树田川阳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