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行驶系统及自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730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行驶系统及自动转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自动转向装置包括:支撑架,其具有设定体积,并在内侧上部形成有下部容纳部,该下部容纳部形成为向下方凹陷设定深度的槽或孔结构;转向驱动轴,其具有设定长度,且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位于所述下部容纳部,上端部以连接于汽车的转向系统的方式提供;上部支架,其在内侧中央区域上形成有以上下方向贯通而形成的上部容纳部,从而以使所述转向驱动轴位于所述上部容纳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支撑架的上面,并在一侧上形成有动力传递部,该动力传递部提供为以从外侧向内侧凹陷的槽结构与所述上部容纳部连接;以及轴驱动部件,其以与所述转向驱动轴连接的方式位于所述动力传递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行驶系统及自动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行驶系统及自动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是通过操作作为驾驶员转向操纵机构的方向盘(steeringwheel)与作为加减速操纵机构的加速踏板(Accel-pedal)以及制动踏板(Brake-pedal)等而在地面行驶以帮助车辆驾驶员及乘客到达所需目的地的交通工具。近来对于通过在以往车辆上安装多个传感器与转向控制机构及加减速控制机构来确认路面状态、邻近车辆与物体位置以及道路信号等,从而在没有驾驶员的驾驶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地行驶至已设定的目的地的自动行驶车辆的研究正持续进行着。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进行自动驾驶的自动行驶系统及自动转向装置。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自动转向装置,包括:支撑架,其具有设定体积,并在内侧上部形成有下部容纳部,该下部容纳部形成为向下方凹陷设定深度的槽或孔结构;转向驱动轴,其具有设定长度,且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位于所述下部容纳部,上端部以连接于汽车的转向系统的方式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其具有设定体积,并在内侧上部形成有下部容纳部,该下部容纳部形成为向下方凹陷设定深度的槽或孔结构;/n转向驱动轴,其具有设定长度,且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位于所述下部容纳部,上端部以连接于汽车的转向系统的方式提供;/n上部支架,其在内侧中央区域上形成有以上下方向贯通而形成的上部容纳部,从而以使所述转向驱动轴位于所述上部容纳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支撑架的上面,并在一侧上形成有动力传递部,该动力传递部提供为以从外侧向内侧凹陷的槽结构与所述上部容纳部连接;以及/n轴驱动部件,其以与所述转向驱动轴连接的方式位于所述动力传递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0 KR 10-2019-01497331.一种自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其具有设定体积,并在内侧上部形成有下部容纳部,该下部容纳部形成为向下方凹陷设定深度的槽或孔结构;
转向驱动轴,其具有设定长度,且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位于所述下部容纳部,上端部以连接于汽车的转向系统的方式提供;
上部支架,其在内侧中央区域上形成有以上下方向贯通而形成的上部容纳部,从而以使所述转向驱动轴位于所述上部容纳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支撑架的上面,并在一侧上形成有动力传递部,该动力传递部提供为以从外侧向内侧凹陷的槽结构与所述上部容纳部连接;以及
轴驱动部件,其以与所述转向驱动轴连接的方式位于所述动力传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驱动轴的长度方向一位置的外侧边缘上提供有具有齿轮齿结构的转向驱动部,
所述轴驱动部件提供为与所述转向驱动部啮合而旋转的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转向驱动器,其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成在权津于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股役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