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72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刮雨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包括挡风玻璃,所述右雨刷器的中部上侧开设有滑槽,右雨刷器的上部开设有环形槽,右雨刷器的下部前侧连接有梯形滑块,梯形滑块的上端连接有圆柱,圆柱的外侧连接有辅助前杆,辅助前杆的下端连接有辅助后杆,转柱的外侧连接有摆动杆,转柱的外侧设置有扭矩弹簧。通过梯形滑块将推动摆动杆逆时针转动,当右雨刷器移动到最右端时,摆动杆相对于水平面处于近似垂直的状态,这一结构增大右雨刷器右端区域的补偿工作范围,从解决了现有汽车刮雨器在主驾驶视野的左下方的工作死角的问题,间接的保证了汽车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刮雨器
,具体为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
技术介绍
雨刮器是指安装在挡风玻璃前的片式结构,由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刮水片总成等组成,主要作用是扫除挡风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当雨点洒落在车窗玻璃上时,车前方的视线很快就受到阻碍,车辆、行人和景物都变得模糊不清,此时,开启雨刮器,车前方就会一片清晰。但是目前现有的汽车雨刮器在工作时,仍然存在不能工作的死角,这是因为刮雨器在工作时,由于刮雨器是围绕一个轴点进行圆周运动的过程,然而汽车的挡风玻璃可以看作是一个直径较大的弧面,可是刮雨器是围绕一个轴点在汽车上只能选在在一定的范围,这就导致刮雨器运动的弧形面和挡风玻璃存在不同,而且加上刮雨器运动半径受到挡风玻璃的形状的限制,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主驾驶视野的左下方,这就导致了主驾驶视野的左下方无法被刮雨器清理,由于这个问题出现在主驾驶视野的位置,所以这一问题继续有待解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具备补偿刮雨器工作死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汽车刮雨器在主驾驶视野的左下方的工作死角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补偿刮雨器工作死角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包括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的左部滑动连接有左雨刷器,挡风玻璃的右部滑动连接有右雨刷器,右雨刷器的中部上侧开设有滑槽,右雨刷器的上部上侧固定连接有转柱,右雨刷器的上部且在转柱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右雨刷器的下部前侧且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梯形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圆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辅助前杆,辅助前杆的前端开设有通孔,辅助前杆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辅助后杆,转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摆动杆,转柱的外侧且在环形槽内设置有扭矩弹簧,右雨刷器的底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右雨刷器的底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条,辅助前杆与辅助后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宽度与梯形滑块的宽度相适应,从而保证梯形滑块在滑槽稳定滑动。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与圆柱的直径相适应,从而保证辅助前杆能够驱动梯形滑块在在滑槽中滑动。优选的,所述右雨刷器的上端开设有与摆动杆的上端相适应的圆弧,从而保证摆动杆能在右雨刷器正常转动。优选的,所述摆动杆的上端开设有与转柱的相适应的圆孔,从而保证摆动杆环绕转柱作圆弧运动。优选的,所述梯形滑块在与摆动杆相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圆弧,从而减小梯形滑块与摆动杆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所述辅助前杆和辅助后杆均在摆动杆的上方,从而保证机构的合理运动。优选的,所述扭矩弹簧的一端与转柱固定连接,扭矩弹簧的另一端与摆动杆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使得扭矩弹簧能够蓄力,从而保证摆动杆的自动归位。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均为倾斜且相互适应的梯形橡胶块。(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通过辅助前杆和右雨刷器之间的夹角减小,梯形滑块将推动摆动杆逆时针转动,当右雨刷器移动到最右端时,摆动杆相对于水平面处于近似垂直的状态,这一结构增大右雨刷器右端区域的补偿工作范围,从解决了现有汽车刮雨器在主驾驶视野的左下方的工作死角的问题,间接的保证了汽车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同时,摆动杆相对于水平面处于近似垂直的状态,这样更容易使得挡风玻璃上的水流走。2、该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通过梯形滑块在与摆动杆相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圆弧,这样达到减小梯形滑块与摆动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梯形滑块与摆动杆之间移动的平滑性。3、该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通过转柱的外侧且在环形槽内设置有扭矩弹簧,扭矩弹簧的一端与转柱固定连接,扭矩弹簧的另一端与摆动杆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使得扭矩弹簧能够蓄力,从而保证摆动杆的自动归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左雨刷器工作范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右雨刷器工作范围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雨刷器和右雨刷器共同工作范围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右雨刷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B处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右雨刷器工作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雨刷器补偿后的工作范围示意图。图中:1挡风玻璃、2左雨刷器、3右雨刷器、301滑槽、302转柱、303环形槽、4梯形滑块、401圆柱、5辅助前杆、501通孔、6辅助后杆、7摆动杆、8扭矩弹簧、9第一橡胶条、10第二橡胶条、11压缩弹簧、12刮雨a区、13刮雨b区、14刮雨c区、15补偿d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包括挡风玻璃1,挡风玻璃1的左部滑动连接有左雨刷器2,挡风玻璃1的右部滑动连接有右雨刷器3,右雨刷器3的中部上侧开设有滑槽301,右雨刷器3的上部上侧固定连接有转柱302,右雨刷器3的上部且在转柱302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303,右雨刷器3的下部前侧且在滑槽301内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4,滑槽301的宽度与梯形滑块4的宽度相适应,从而保证梯形滑块4在滑槽301稳定滑动。梯形滑块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柱401,圆柱40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辅助前杆5,辅助前杆5的前端开设有通孔501,通孔501的直径与圆柱401的直径相适应,从而保证辅助前杆5能够驱动梯形滑块4在在滑槽301中滑动。辅助前杆5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辅助后杆6。转柱30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摆动杆7,右雨刷器3的上端开设有与摆动杆7的上端相适应的圆弧,从而保证摆动杆7能在右雨刷器3正常转动,摆动杆7的上端开设有与转柱302的相适应的圆孔,从而保证摆动杆7环绕转柱302作圆弧运动,梯形滑块4在与摆动杆7相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圆弧,从而减小梯形滑块4与摆动杆7之间的摩擦力,辅助前杆5和辅助后杆6均在摆动杆7的上方,从而保证机构的合理运动。转柱302的外侧且在环形槽303内设置有扭矩弹簧8,扭矩弹簧8的一端与转柱302固定连接,扭矩弹簧8的另一端与摆动杆7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使得扭矩弹簧8能够蓄力,从而保证摆动杆7的自动归位。右雨刷器3的底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9,右雨刷器3的底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条10,第一橡胶条9和第二橡胶条10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包括挡风玻璃(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玻璃(1)的左部滑动连接有左雨刷器(2),挡风玻璃(1)的右部滑动连接有右雨刷器(3),右雨刷器(3)的中部上侧开设有滑槽(301),右雨刷器(3)的上部上侧固定连接有转柱(302),右雨刷器(3)的上部且在转柱(302)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303),右雨刷器(3)的下部前侧且在滑槽(301)内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4),梯形滑块(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柱(401),圆柱(40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辅助前杆(5),辅助前杆(5)的前端开设有通孔(501),辅助前杆(5)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辅助后杆(6),转柱(30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摆动杆(7),转柱(302)的外侧且在环形槽(303)内设置有扭矩弹簧(8),右雨刷器(3)的底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9),右雨刷器(3)的底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条(10),辅助前杆(5)与辅助后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包括挡风玻璃(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玻璃(1)的左部滑动连接有左雨刷器(2),挡风玻璃(1)的右部滑动连接有右雨刷器(3),右雨刷器(3)的中部上侧开设有滑槽(301),右雨刷器(3)的上部上侧固定连接有转柱(302),右雨刷器(3)的上部且在转柱(302)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303),右雨刷器(3)的下部前侧且在滑槽(301)内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4),梯形滑块(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柱(401),圆柱(40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辅助前杆(5),辅助前杆(5)的前端开设有通孔(501),辅助前杆(5)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辅助后杆(6),转柱(30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摆动杆(7),转柱(302)的外侧且在环形槽(303)内设置有扭矩弹簧(8),右雨刷器(3)的底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条(9),右雨刷器(3)的底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条(10),辅助前杆(5)与辅助后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01)的宽度与梯形滑块(4)的宽度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补偿视野死角的汽车用多功能折叠收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洁陈一曾广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