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71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包括泵主体,所述泵主体的内部两侧对应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泵主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的两侧腔内壁分别贯通设置有进气通路和出气通路,且进气通路和出气通路在各自的腔壁上下两侧对应设有两个,所述进气通路与压缩腔连通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气通路与压缩腔连通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压缩腔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上表面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贯穿泵主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有两个进气通路和出气通路,通过单向阀和活塞的作用可实现两组通路的交替供排气作业,实现连续式泵送气体作业,且泵送不间断,泵送沼气的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
本技术涉及管道泵
,尤其涉及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
技术介绍
沼气,顾名思义是沼泽湿地里的气体,沼气属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并含有少量硫化氢,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沼气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量空气混合后即会燃烧,与其它燃气相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沼气在提纯和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泵和阀门。在现有技术CN210371074U中提出一种管道泵体可以实现增加沼气泵送效率且结构简单还具有好的密封性,但是其中提供的活塞式结构通过凸轮和弹簧实现上下移动无法保证作业稳定,结构可行性低,而且活塞结构的单次往复只能实现一次供气,沼气的输送效率并不算高效,而且输送不连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包括泵主体,所述泵主体的内部两侧对应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泵主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的两侧腔内壁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包括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1)的内部两侧对应设置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泵主体(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压缩腔(16),所述压缩腔(16)的两侧腔内壁分别贯通设置有进气通路(4)和出气通路(5),且进气通路(4)和出气通路(5)在各自的腔壁上下两侧对应设有两个,所述进气通路(4)与压缩腔(16)连通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出气通路(5)与压缩腔(16)连通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7),所述压缩腔(16)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8),所述活塞板(8)的上表面连接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的上端贯穿泵主体(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包括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1)的内部两侧对应设置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泵主体(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压缩腔(16),所述压缩腔(16)的两侧腔内壁分别贯通设置有进气通路(4)和出气通路(5),且进气通路(4)和出气通路(5)在各自的腔壁上下两侧对应设有两个,所述进气通路(4)与压缩腔(16)连通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出气通路(5)与压缩腔(16)连通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7),所述压缩腔(16)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8),所述活塞板(8)的上表面连接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的上端贯穿泵主体(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转动连接在转盘(12)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气通路(4)的一端对应贯穿至压缩腔(16)的内部上下两侧,两个所述进气通路(4)的另一端对应与进气口(2)相互贯通,所述第一单向阀(6)的开口方向设置为朝向压缩腔(16)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气管路用管道泵,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气通路(5)的一端对应贯穿至压缩腔(16)的内部上下两侧,且出气通路(5)与进气通路(4)正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出气通路(5)的另一端对应与出气口(3)相互贯通,所述第二单向阀(7)的开口方向设置为朝向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顾建安杨洪伟王继广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国新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