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365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NK细胞膜的制备:将NK细胞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缓冲液中,经过超声离心处理,得到NK细胞膜;步骤2)将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铵盐)和药物加入纯水中,超声,获得脂质体纳米颗粒;步骤3)通过220nm孔径的聚碳酸酯膜将NK细胞膜和脂质体纳米颗粒共挤压形成NK细胞仿生纳米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NK细胞仿生纳米载体是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血液中多种溶质从脑毛细血管进入脑组织,有难有易;有些很快通过,有些较慢,有些则完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是血-脑、血-脑脊液和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的总称。脑毛细血管缺少一般毛细血管所具有的孔,或者这些孔既少且小。内皮细胞彼此重叠覆盖,而且连接紧密,能有效地阻止大分子物质从内皮细胞连接处通过,许多药物和物质都不易从血液中进入脑实质中去。脑胶质瘤是一种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病变,它约占颅内恶性脑肿瘤的80%。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将其分为四级,其恶性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低度恶性胶质瘤、间变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呈现出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低治愈率等特点。目前,临床标准疗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化疗,其治疗后2年生存率低于30%,5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2-15个月。由于脑胶质瘤和其它肿瘤生长特性不一样,它是呈“蟹足样”向原发病灶周边正常脑组织浸润性生长,导致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因而手术难以彻底切除,导致术后极易复发。与此同时,脑胶质瘤易发生在大脑重要功能区,如人的认知、运动和语言等神经中枢控制区,因而术后给患者带来很大后遗症,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因为手术不能完全清除脑质瘤细胞,所以化学治疗(化疗)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补充手段,但是由于大脑血脑屏障(BBB)的存在,限制了绝大部分化疗药物进入脑肿瘤组织区域,使其无法达到药物治疗的有效浓度,导致脑胶质瘤化疗效果不好。目前主要通过超声、病毒、跨膜多肽和抗体等方法解决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跨越BBB和特异靶向肿瘤细胞等限制性问题,但这些技术有一些局限性,包括仪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合作过程繁琐、打开BBB效率低、肿瘤靶向性差及安全问题等缺点。综上所述,目前尚无彻底杀死脑胶质瘤细胞的治疗方法。主要原因是BBB阻止了大部分治疗药物进入脑胶质瘤组织和药物靶向性差。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跨越BBB和特异靶向脑胶质瘤的药物投递系统,实现脑胶质瘤的精准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投递系统是药物投递载体,是一个脑质瘤治疗药物的通用性投递系统,能极大的提高脑质瘤药物治疗效果。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NK细胞膜的制备:将NK细胞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缓冲液中,经过超声离心处理,得到NK细胞膜;步骤2)将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铵盐)和药物加入纯水中,超声,获得脂质体纳米颗粒;步骤3)通过聚碳酸酯膜将NK细胞膜和脂质体纳米颗粒共挤压形成NK细胞仿生纳米载体,是一种具有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其中,步骤1)NK细胞膜的制备:将NK细胞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缓冲液中,并在冰浴中超声处理20-30min,将破碎的细胞离心破碎机的离心力为3000-5000g,温度为4℃-10℃,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在最大离心力为20000g,温度为4℃-10℃的条件下继续离心25min,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在最大离心力为100000g,温度为4℃-10℃条件下离心50min,得到的沉淀物即为NK细胞膜(NKCMs);其中,步骤2)中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铵盐)、药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0:(1-5):5000。其中,步骤2)将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铵盐)和药物加入纯水中,然后超声5min,获得脂质体纳米颗粒。其中,步骤3)中聚碳酸酯膜的孔径为220nm。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1)NK细胞膜的制备:将收集的NK细胞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缓冲液中,并在冰浴中超声处理20-30min,将破碎的细胞离心破碎机的离心力为3000-5000g,温度为4℃-10℃,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在最大离心力为20000g,温度为4℃-10℃的条件下继续离心25min,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在最大离心力为100000g,温度为4℃-10℃条件下离心50min,得到的沉淀物即为NK细胞膜(NKCMs);2)将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铵盐)和药物加入纯水中,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铵盐)、药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0:(1-5):5000,然后超声5min,获得脂质体纳米颗粒(D-NPs);3)通过孔径为220nm的聚碳酸酯膜将NK细胞膜NKCMs和脂质体纳米颗粒D-NPs共挤压形成NK细胞仿生纳米载体(NK@D-NPs),是一种具有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将NK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纳米颗粒形成NK细胞仿生纳米载体(NK@D-NPs),是一种具有特异打开血脑屏障(BBB)和特异靶向脑胶质瘤细胞的药物投递系统,该投递系统不仅可以负载化疗药物,而且还可以负载放疗药物、造影剂等,它是一个脑质瘤治疗药物的通用性投递系统。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靶向脑胶质瘤的药物投递系统提高脑质瘤药物治疗效果;简化脑胶质瘤治疗药物投递系统的制备过程复杂性和降低成本;所述药物投递系统不仅可以投递小分子药物而且可以投递大分子药物或者多聚物药物,是一种脑胶质治疗药物的通用性投递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NK@D-NPs、D-NPs和NL-NPs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图;图2为NK@D-NPs、D-NPs和NL-NPs的药物在体内循环时间图;图3为NK@D-NPs、D-NPs和NL-NPs的生物相容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原料来源说明:NK细胞直接从BALB/c小鼠体内提取分离;用NK细胞分离试剂盒(德国米尔特尼生物技术公司)从BALB/c小鼠脾细胞悬液中分离NK细胞。首先收集脾脏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NK细胞膜的制备:将NK细胞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缓冲液中,经过超声离心处理,得到NK细胞膜;/n步骤2)将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铵盐)和药物加入纯水中,超声,获得脂质体纳米颗粒;/n步骤3)通过聚碳酸酯膜将NK细胞膜和脂质体纳米颗粒共挤压形成NK细胞仿生纳米载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NK细胞膜的制备:将NK细胞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缓冲液中,经过超声离心处理,得到NK细胞膜;
步骤2)将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铵盐)和药物加入纯水中,超声,获得脂质体纳米颗粒;
步骤3)通过聚碳酸酯膜将NK细胞膜和脂质体纳米颗粒共挤压形成NK细胞仿生纳米载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血脑屏障和特异性靶向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的投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NK细胞膜的制备:将NK细胞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缓冲液中,并在冰浴中超声处理20-30min,将破碎的细胞离心破碎机的离心力为3000-5000g,温度为4℃-10℃,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在最大离心力为20000g,温度为4℃-10℃的条件下继续离心25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涛邓冠军孙枝红龚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