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336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连接于结构层上,包括屋面层以及用于支撑屋面层的屋面支撑体,所述屋面层包括若干依次拼接的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公扣,屋面板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母扣,相邻屋面板的公扣和母扣相互扣接连接形成连接肋,所述连接肋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屋面支撑体连接的固定扣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和抗风揭效果。揭效果。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屋面
,尤其是涉及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屋面是指采用金属板材作为屋盖材料。为满足建筑物的节能和防水要求,会在屋面板和结构层之间增设防水层、保温层以及降噪层等与屋面板形成屋面系统。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834814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立边双暗扣固定方型扣盖屋面板结构,包括屋面板,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屋面板本体相对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第五扣持臂和第六扣持臂,固定扣件包括L型的扣件本体,扣件本体的水平边通过连接件与屋面支撑体连接,扣件本体的竖直边的顶端在其两侧向下折弯有第七扣持臂和第八扣持臂,竖直边与第七扣持臂形成第一凹槽,竖直边与第八扣持臂形成第二凹槽,固定扣件的外侧套设有截面呈方形的扣盖条。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相邻屋面板之间的连接位置受到扣盖条的保护,但是相邻两屋面板之间是通过固定扣件连接的,使得相邻两屋面板之间的连接性能以及整体性能较差,扣盖呈现不直及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具有屋面板之间的连接性能好以及屋面系统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和抗风揭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连接于结构层上,包括屋面层以及用于支撑屋面层的屋面支撑体,所述屋面层包括若干依次拼接的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公扣,屋面板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母扣,相邻屋面板的公扣和母扣相互扣接连接形成连接肋,所述连接肋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屋面支撑体连接的固定扣件;所述屋面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遮蔽连接肋的盖扣件。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屋面支撑体用于将屋面所受的荷载传递给结构层,相邻屋面板通过公扣和母扣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扣盖条连接,能提高相邻两屋面板之间的连接性能以及整体性能,提高屋面板的抗滑移性能、防水性能和抗风揭性能。屋面板通过固定扣件与屋面支撑体连接。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公扣包括连接板、第一卡箍板以及第二卡箍板,第一卡箍板竖向设置并且底端高于屋面板的上表面,连接板倾斜设置,连接板较低的一端与屋面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的顶端与第一卡箍板的顶端平齐设置并且与第一卡箍板之间设置第一横板,第二卡箍板位于第一卡箍板和连接板之间,第二卡箍板的底端与第一卡箍板的底端平齐设置并且与第一卡箍板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板;所述母扣包括均竖向设置的第三卡箍板和第四卡箍板,第三卡箍板的底端与屋面板固定连接,第四卡箍板的顶端与第三卡箍板的顶端平齐并且之间连接有第三横板,第四卡箍板高于第二横板设置;固定扣件包括安装平板、第五卡箍板、第六卡箍板以及第七卡箍板,安装
平板与屋面支撑体固定连接,第五卡箍板和第六卡箍板竖向设置,第五卡箍板底端固定连接于安装平板上,第六卡箍板的顶端与第五卡箍板的顶端平齐并且与第五卡箍板之间连接有第四横板,第四横板底端高于第三横板设置,第七卡箍板的底端与第六卡箍板的底端平齐设置并且与第六卡箍板之间连接有第五横板,第七卡箍板的顶端低于第三横板设置。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公扣的连接板、第一卡箍板以及第二卡箍板分别约束母扣的第三卡箍板和第四卡箍板,第一横板用于连接连接板和第一卡箍板,第二横板用于连接第一卡箍板和第二卡箍板。第三横板用于连接第三卡箍板和第四卡箍板,从而使得相邻屋面板形成连接并形成连接肋。第五卡箍板位于连接板和第三卡箍板之间,第六卡箍板位于第四卡箍板和第一卡箍板之间,第七卡箍板位于第四卡箍板和第第二卡箍板之间,第四横板用于连接第五卡箍板和第六卡箍板,第五横板用于连接第六卡箍板和第七卡箍板。从而使得连接肋与固定扣件连接,使得屋面板与屋面支撑体连接。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公扣和固定扣件之间设置有防水胶条。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水胶条能提高公扣和固定扣件之间的防水性能,特别是当屋面坡度较小时,减少连接肋出现渗水的概率。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扣件包括连接于连接肋上的底座、用于遮蔽底座的上扣盖以及用于连接上扣盖和底座的中间座,底座平行连接肋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个,中间座对应底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上扣盖平行连接肋的长度方向全长设置。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与屋面板连接,中间座连接底座和上扣盖,沿连接肋长度方向全长设置的上扣盖使得盖扣件遮蔽连接肋。同时,还具有提高屋面的层次感。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顶端为安装平面,所述中间座包括两块竖向设置的外卡板以及水平固定连接于两外卡板之间的抵板,所述抵板下表面抵接于安装平面,所述抵板上设置安装螺钉,所述安装螺钉穿过抵板并伸入至安装部上。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平面增大抵板与安装部顶端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中间座的稳定性能,而中间座的抵板通过安装螺钉与安装部固定连接。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板位于外卡板高度方向的中部,所述上扣盖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以及第三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三盖板均平行外卡板设置,第一盖板和第三盖板相向的两侧与两外卡板相背的两侧之间存在间隙;第二盖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盖板和第三盖板的顶端,第二盖板的底端抵接于外卡板的顶端;第一盖板和第三盖板相向的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倾斜的内卡板,内卡板带有弹性,并且两内卡板较高的两端相向设置,内卡板较低的一端与第一盖板或是第三盖板连接。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以及第三盖板连接形成倒扣在中间座和底座上的上扣盖,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三盖板底端的内卡板将与卡外板相抵,规避了扣盖自中间座脱落的概率,同时带有弹性的且倾斜的内卡板还便于安装。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外卡板相向两侧的顶端均设置有水平的翻边,翻边的上表面与卡外板的顶端平齐设置。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翻边能够增大外卡板与第二盖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扣盖
的稳定性能。
[00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部底端的第一板脚和第二板脚,第一板脚和第二板脚之间存在间隙形成的用于容纳公扣和母扣的保护空间,所述第一板脚固定连接于相邻两屋面板中的一块,第二板脚固定连接于相邻两屋面板中的另一块上;所述第一板脚和第二板脚的底端均套设有抵接胶条,所述抵接胶条底端与屋面板相抵。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部底端的第一板脚和第二板脚分别抵接于相邻两块屋面板上,从而提高安装部及其上部的盖扣件的稳定性能。同时,第一板脚和第二板脚底端的抵接胶条抵接于屋面板上,能够减少安装座与屋面板之间发刚性接触并碰撞的概率,从而减少安装座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连接于结构层(1)上,包括屋面层以及用于支撑屋面板(3)的屋面支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层包括若干依次拼接的屋面板(3),所述屋面板(3)的一端设置有公扣,屋面板(3)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母扣,相邻屋面板(3)的公扣和母扣相互扣接连接形成连接肋(4),所述连接肋(4)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屋面支撑体(2)连接的固定扣件;所述屋面板(3)上还设置有用于遮蔽连接肋(4)的盖扣件(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包括连接板(5)、第一卡箍板(6)以及第二卡箍板(7),第一卡箍板(6)竖向设置并且底端高于屋面板(3)的上表面,连接板(5)倾斜设置,连接板(5)较低的一端与屋面板(3)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5)的顶端与第一卡箍板(6)的顶端平齐设置并且与第一卡箍板(6)之间设置第一横板(13),第二卡箍板(7)位于第一卡箍板(6)和连接板(5)之间,第二卡箍板(7)的底端与第一卡箍板(6)的底端平齐设置并且与第一卡箍板(6)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板(14);所述母扣包括均竖向设置的第三卡箍板(8)和第四卡箍板(9),第三卡箍板(8)的底端与屋面板(3)固定连接,第四卡箍板(9)的顶端与第三卡箍板(8)的顶端平齐并且之间连接有第三横板(15),第四卡箍板(9)高于第二横板(14)设置;固定扣件包括安装平板(42)、第五卡箍板(10)、第六卡箍板(11)以及第七卡箍板(12),安装平板(42)与屋面支撑体(2)固定连接,第五卡箍板(10)和第六卡箍板(11)竖向设置,第五卡箍板(10)底端固定连接于安装平板(42)上,第六卡箍板(11)的顶端与第五卡箍板(10)的顶端平齐并且与第五卡箍板(10)之间连接有第四横板(16),第四横板(16)底端高于第三横板(15)设置,第七卡箍板(12)的底端与第六卡箍板(11)的底端平齐设置并且与第六卡箍板(11)之间连接有第五横板(17),第七卡箍板(12)的顶端低于第三横板(15)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和固定扣件之间设置有防水胶条(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扣件(19)包括连接于连接肋(4)上的底座、用于遮蔽底座的上扣盖以及用于连接上扣盖和底座的中间座,底座平行连接肋(4)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个,中间座对应底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上扣盖平行连接肋(4)的长度方向全长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钛锌板古典扣盖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顶端为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涛方晓东舒正中陆海地项观军李俊达薛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安固金属屋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