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20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包括管套,管套上开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之间间隔有距离。管套内装有吸水棉条,棉条从其中一个穿孔穿出,从另一个穿孔穿入,棉条再次从第一穿孔穿出,从第二穿孔穿入,从而固定在管套上,棉条的一端延伸出管套的端口。管套由一片材长边的两端卷绕热粘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软质屋顶积水处理的问题,减少积水对产品及材料的不良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积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户外帐篷屋、充气可移动房屋等采用软质材料形成的屋顶设施来说,下雨过后,雨水会在屋顶与屋顶柱子之间的连接处聚集,形成积水。积水长时间的作用会使材料弹性、拉伸等性能受到影响,软质材料在积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会加快材料的损耗,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于积水的长时间作用会使连接处产生凹陷,更加容易产生积水,当再次有积水时,凹陷处会更加严重,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包括管套,管套上开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之间间隔有距离。管套内装有吸水棉条,棉条从第一穿孔穿出,从第二穿孔穿入,棉条再次从第一穿孔穿出,从第二穿孔穿入,从而固定在管套上,棉条的一端延伸出管套的端口。
[0005]所述管套由一片材长边的两端卷绕热粘合而成。
[0006]有益效果:屋顶上的积水通过吸水棉条处理,可减少积水对材料的损耗,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管套上相邻的两个穿孔可用于固定管道内的棉条。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的管套外部示意图;
[0008]图2为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的管套展开示意图;
[0009]图3为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的管套剖面示意图;
[0010]图4为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包括管套1,管套1上开有第一穿孔3和第二穿孔4,第一穿孔3和第二穿孔4之间间隔有距离。管套1内装有吸水棉条2,棉条2从第一穿孔3穿出,从第二穿孔4穿入,棉条再次从第一穿孔穿出3,从第二穿孔4穿入,从而固定在管套1上,棉条2的一端延伸出管套1的端口。管套1由一片材卷绕而成,片材长边的两端热粘合形成管套1。
[0012]软质屋顶相邻的柱子6与柱子7之间连接有外罩5,管套1粘合在外罩5上。积水对外罩5作用时会形成凹陷,位于外罩5上的管套1的一端处的棉条2吸水,通过棉条2自身吸水导水性能,将积水从棉条2的另一端排出。
[0013]本技术中提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位置及位置关系的术语只是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技术的内容,并无特殊含义。
[00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屋顶积水处理装置,包括管套,其特征是,管套上开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之间间隔有距离,管套内装有吸水棉条,棉条从第一穿孔穿出,从第二穿孔穿入,棉条再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源张鹏飞梁英涛陈超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卧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