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接收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具体涉及无线充电接收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对位难,需要尝试移动位置多次才能启动无线充电功能,且抗外界干扰性差,在充电过程中如果位置稍微偏移,充电效率下降或导致不能充电。
[0003]通常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倾斜放置对位、使用吸盘或粘性材料固定对位、外置夹持固定对位等形式,这些方案在设计的美观性、使用的便利性、长期的可靠性上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对位和定位的问题。
[0004]还有一些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在接收线圈附件设置磁铁,如图5和图6所示,以增加磁性吸附的稳定性。但是如此布置不但增加了接收端的重量和体积,磁铁组件组装困难,并且会引入不必要的电磁干扰,影响充电效率以及其他电磁部件的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定位准确且便捷的无线充电接收模组,使无线充电的效率大大提高。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
[0007]接收线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线圈(2);以及软磁体(1),包括承载所述接收线圈(2)的中心部(11)和与所述中心部(11)连接的环绕部(12),所述环绕部(12)环绕所述中心部(11)和所述接收线圈(2)设置,所述环绕部(12)的厚度大于所述中心部(11)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11)与所述环绕部(12)的厚度差大于等于所述接收线圈(2)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还包括:NFC线圈(3),环绕所述接收线圈(2)设置且位于所述环绕部(12)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部(12)上具有第一开槽(101),所述环绕部(12)包围所述中心部(11)形成第二开槽(102),所述第一开槽(101)和所述第二开槽(102)分别具有第一槽底(1011)和第二槽底(1021),所述第一槽底(1011)高出所述第二槽底(1021),所述NFC线圈(3)设置于所述第一开槽(101)中,所述接收线圈(2)设置于所述第二开槽(10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峰,张鸿,董孩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