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桩成型模具组及预制桩成型区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桩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桩成型模具组及预制桩成型区。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利用模具预制成型的建筑构件。作为预制桩的一种,变截面预制桩因其凹凸桩身提高比表面积(主要是在侧摩擦力的技术上增加端承力),并且以增加桩身与周围土体摩擦力的方式提高了预制桩的承载能力和抗拔能力,因此在桩基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然而,这种形状的改变对应带来了预制桩模具的形状改变,因而对变截面预制桩模具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
[0003]现有的变截面预制桩模具为单条双层刚性模具,结构强度大不易变形,但张拉后变截面段应力集中导致脱模困难,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变截面预制桩模具多次起吊至相应工位,如张拉、蒸养等。此外,每批次的桩需求量往往很多,但该变截面预制桩模具一次只能制作一个桩,且单个模腔的变截面预制桩模具设备成本较高,蒸养效率低,进而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变截面预制桩模具脱模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桩成型模具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成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沿横向依次排列并连接固定的预制桩成型模具(2),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呈U型,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包括沿纵向交替分布的粗模腔段(21)和细模腔段(22),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至少在所述细模腔段(22)处具有预定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靠近顶部处还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隔挡件(25),所述第一隔挡件(25)用于封闭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的顶部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在所述细模腔段(22)处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隔挡件(11),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二隔挡件(11)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相对的两细模腔段外侧壁(221)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在所述细模腔段(22)处具有预定间隙,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在所述粗模腔段(21)处相抵靠;和/或,还包括第一隔挡件(25),所述第一隔挡件(25)沿纵向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所述细模腔段(22)的顶部间隙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在所述细模腔段(22)和所述粗模腔段(21)均具有预定间隙;还包括第一隔挡件(25),所述第一隔挡件(25)沿纵向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所述粗模腔段(21)和/或所述细模腔段(22)的顶部间隙处;和/或,还包括第三隔挡件(26),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三隔挡件(26)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之间所述粗模腔段(21)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在所述细模腔段(22)和/或所述粗模腔段(21)侧壁对应设置有安装通孔(20);或,所述粗模腔段(21)的侧壁厚度和所述细模腔段(22)的侧壁厚度大致相等;或,所述预制桩成型模具(2)由钢板拼焊而成;或,所述粗模腔段(21)与所述细模腔段(22)之间设置有过渡段(28),自所述粗模腔段(21)至所述细模腔段(22)的方向,所述过渡段(28)的宽度逐渐减小;或,所述预定间隙从下至上逐渐收窄。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