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互穿型AF丙烯酸酯橡胶粘弹性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互穿型AF丙烯酸酯橡胶粘弹性阻尼器,涉及粘弹性阻尼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耗能机理的不同,阻尼器可分为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性阻尼器。其中粘弹性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性阻尼器,一般分布在主体结构的连接位置。在主体结构受到外部激励时,阻尼器会率先进入耗能状态,通过粘弹性材料的剪切变形,产生有滞回特性的阻抗力,从而达到吸收、耗散能量的目的,有效的保证了主体结构的相对完整性。
[0003]然而,现存的粘弹性阻尼器存在着一些弊端:一般的粘弹性阻尼器耗能性较弱,无法有效达到预期的耗能效果;现有粘弹性阻尼器所采用的外钢板、隔板和中间钢板,其上侧面和下侧面较为光滑,使得其与粘弹性材料的粘接效果变差,从而减少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性;现存的粘弹性阻尼器稳定性较低,在震中容易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互穿型AF丙烯酸酯橡胶粘弹性阻尼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互穿型AF丙烯酸酯橡胶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组件与阻尼本体;钢板组件包括第一外钢板(101)、隔板(102)、第二外钢板(103),第一外钢板(101)与第二外钢板(103)对称分布于隔板(102)上下两侧;阻尼本体从上到下依次由第一粘弹层(201)、第一中间钢板(202)、第二粘弹层(203)、第三粘弹层(204)、第二中间钢板(205)、第四粘弹层(206)组成;第一粘弹层(201)、第一中间钢板(202)、第二粘弹层(203),与所述第三粘弹层(204)、第二中间钢板(205)、第四粘弹层(206)对称分布于隔板(102)的上下两侧;第一粘弹层(201)与第二粘弹层(203)、第三粘弹层(204)、第四粘弹层(206)均包括带孔的泡沫铝,泡沫铝的粘贴面以及孔中填充有丙烯酸酯橡胶层;第一中间钢板(202)与第二中间钢板(205)、隔板(102)的上下侧面、第一外钢板(101)下侧面、第二外钢板(103)上侧面均为粗糙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互穿型AF丙烯酸酯橡胶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钢板(101)、隔板(102)、第二外钢板(103)的材质、尺寸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莉,朱铭涛,毛祚财,俞伯林,黄强,杨顺,丁传辉,贾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