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伍德镜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43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6
数码伍德镜成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伍德镜成像装置。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控制拍摄时镜头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并可在所呈现的图像中提供出具体参照点的数码伍德镜成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身4,所述机身4的前面板上设有相机镜头7、且机身4的后面板上设有数码显示窗口1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前面板上还连接有一对红外测距探头5以及一个激光定位灯6,通过一对红外测距探头5获取机身与拍摄位置之间的间距,通过激光定位灯6在拍摄位置投射激光参照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以及使用效果好等优点。方便以及使用效果好等优点。方便以及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码伍德镜成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伍德镜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伍德镜成像装置作为皮肤科临床应用的一种检测手段,针对范围十分广泛,如:痤疮,头癣,白癣,花斑癣,红癣,腋毛癣;某些色素性病变如黄褐斑、老年斑、咖啡斑等,还有神经纤维瘤、皮肤肿瘤等。伍德镜号称皮肤的“显微镜”。可以准确的检测出黑色素脱失多少,辨别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白癜风,还可检查出肉眼看不见的已经发生的病变,尤其让白癜风确诊变得更为简单。传统的伍德镜成像装置大多如国家局于2018年5月25日公告的一份名为“伍德灯拍照装置”、申请号为“201720275900.6”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
[0003]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皮肤病变的治疗周期通常较长,此类伍德镜成像设备虽然能拍到皮损部位,但由于每次拍摄时镜头与皮肤之间的距离难以控制,也难以找到参照物;因此,对于相邻两次治疗所产生的变化无法直接进行对比,往往使得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逐渐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治疗,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病变,并不利于实际的皮肤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控制拍摄时镜头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并可在所呈现的图像中提供出具体参照点,从而使得医护人员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直观的看到皮损位置的治疗效果,进而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数码伍德镜成像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身4,所述机身4的前面板上设有相机镜头7、且机身4的后面板上设有数码显示窗口18;其特征在于,r/>[0006]所述机身的前面板上还连接有一对红外测距探头5以及一个激光定位灯6,通过一对红外测距探头5获取机身与拍摄位置之间的间距,通过激光定位灯6在拍摄位置投射激光参照点。
[0007]所述激光定位灯6通过垂直保持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机身的前面板上,所述垂直保持机构包括基座101、一对活动卡块102、一对弹性压条103以及一对固定卡块104;所述固定卡块104平行激光定位灯6的轴向设置、且固定连接在激光定位灯6的外壁上,一对所述固定卡块104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0008]所述基座101垂直地固定连接在前面板的内侧,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激光定位灯6的容置孔,所述基座101呈圆筒状、且与容置孔同轴心,所述基座101的侧壁上开设有平行于其轴向设置的通槽105,使得激光定位灯6穿入基座101时,固定卡块可以容置于通槽105中;
[0009]所述固定卡块104、活动卡块102以及弹性压条103三者一一对应;
[0010]所述活动卡块102通过弹性压条103固定连接在前面板的内侧,所述活动卡块102与通槽105相适配,使得活动卡块102可进入或退出所述通槽105,所述弹性压条103呈朝向
前面板所在一侧凹陷的弧形、且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弹性压条103的一端与前面板固定相连、且另一端与其对应的活动卡块102固定相连,使得活动卡块102保持朝向基座101中心的运动趋势。
[0011]所述固定卡块104背向激光定位灯6的表面呈弧形,所述活动卡块102背向弹性压条103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卡块104适配的弧形卡槽。
[0012]所述弧形卡槽的上下两侧设有延伸至活动卡块顶面或底面的弧形过渡槽。
[0013]所述机身4的前面板上还设置有相机镜头7、镜头拆卸按键2、多个白色LED光源1以及多个紫色LED光源8;所述机身4的顶部设有无线信号发送开关3;
[0014]所述机身4的后面板上还设置有光源切换键9、亮度调节键10、菜单键12、功能键13、图像取景框14、电源开关16、电源线接口17以及数码显示窗口18。
[0015]所述的机身4两侧分别设有拍照手柄和支撑手柄,拍照手柄上设有拍照按钮15。
[0016]本技术一方面,可使得操作人员在每次拍摄目标位置时,借助一对红外测距探头控制机身与拍摄位置之间的间距,从而在同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以固定上述间距的方式进行拍摄;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在每次拍摄的过程中可借助光定位灯在拍摄位置投射激光参照点,并呈现在最终的图像上。这样,结合上述两点,即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直观的看到皮损位置的因治疗所产生的变化,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本技术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以及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案的前视图,
[0018]图2是本案的后视图,
[0019]图3是本案中垂直保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是本案中激光定位灯的立体图,
[0022]图6是本案中基座的立体图;
[0023]图中1是白色LED光源,2是镜头拆卸按键,3是无线信号发送开关,4是机身,5是红外测距探头,6是激光定位灯,7是相机镜头,8是紫色LED光源,9是光源切换键,10是亮度调节键,12是菜单键,13是功能键,14是图像取景框,15是拍照按钮,16是电源开关,17是电源线接口,18是数码显示窗口;
[0024]101是基座,102是活动卡块,103是弹性压条,104是固定卡块,105是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清楚说明本专利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阐述。
[0026]本技术如图1

6所示,包括机身4,所述机身4的前面板上设有相机镜头7、且机身4的后面板上设有数码显示窗口18;其特征在于,
[0027]所述机身的前面板上还连接有一对红外测距探头5以及一个激光定位灯6,通过一对红外测距探头5获取机身与拍摄位置之间的间距,通过激光定位灯6在拍摄位置投射激光参照点。一方面,可使得操作人员在每次拍摄目标位置时,借助一对红外测距探头控制机身
与拍摄位置之间的间距,从而在同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以固定上述间距的方式进行拍摄;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在每次拍摄的过程中可借助光定位灯在拍摄位置投射激光参照点,并呈现在最终的图像上。这样,结合上述两点,即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直观的看到皮损位置的因治疗所产生的变化,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本技术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以及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0028]此外,人们在实际使用时还发现,由于机身的前面板通常硬度较高但厚度较小,若直接将激光定位灯穿设并固定连接在机身上,对于二者之间的垂直度将难以保证,易出现激光定位灯倾斜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使其所投射的激光参照点偏出拍摄图像之外,从而使用户无法在拍摄图像中看到激光参考点,对此,本案还做出了以下优化实施方式:
[0029]所述激光定位灯6通过垂直保持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机身的前面板上,所述垂直保持机构包括基座101、一对活动卡块102、一对弹性压条103以及一对固定卡块104;所述固定卡块104平行激光定位灯6的轴向设置、且固定连接在激光定位灯6的外壁上,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数码伍德镜成像装置,包括机身(4),所述机身(4)的前面板上设有相机镜头(7)、且机身(4)的后面板上设有数码显示窗口(1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前面板上还连接有一对红外测距探头(5)以及一个激光定位灯(6),通过一对红外测距探头(5)获取机身与拍摄位置之间的间距,通过激光定位灯(6)在拍摄位置投射激光参照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伍德镜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定位灯(6)通过垂直保持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机身的前面板上,所述垂直保持机构包括基座(101)、一对活动卡块(102)、一对弹性压条(103)以及一对固定卡块(104);所述固定卡块(104)平行激光定位灯(6)的轴向设置、且固定连接在激光定位灯(6)的外壁上,一对所述固定卡块(104)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基座(101)垂直地固定连接在前面板的内侧,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激光定位灯(6)的容置孔,所述基座(101)呈圆筒状、且与容置孔同轴心,所述基座(101)的侧壁上开设有平行于其轴向设置的通槽(105),使得激光定位灯(6)穿入基座(101)时,固定卡块可以容置于通槽(105)中;所述固定卡块(104)、活动卡块(102)以及弹性压条(103)三者一一对应;所述活动卡块(102)通过弹性压条(103)固定连接在前面板的内侧,所述活动卡块(102)与通槽(10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伟良罗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倍宁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