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皮肤真菌荧光镜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185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3
多维度皮肤真菌荧光镜检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提出了一种可针对用户不同的诊断需求以及不同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从而进行多维度的皮肤检查的多维度皮肤真菌荧光镜检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所述生物显微镜上连接有荧光模块,所述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上均设置有USB输出口;所述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均与主机相连接,主机与打印机相连接。从整体上具有结构合理、逻辑清晰以及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维度皮肤真菌荧光镜检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维度皮肤镜检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皮肤真菌镜检系统仅仅是显微镜直接镜检(单维度图像,采用透射光,光源为日光)功能,而且所有病变皮损都必须取材。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不同用户对于皮损位置的诊断需求不同,用户的经济承受范围也不一致,有的用户仅需初步确定病灶位置,有的用户则需精准的判断出病变种类,并看到菌落图像;这样,单纯依靠显微镜直接镜检并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因此,如何满足多种用户需求,多维度的进行皮肤检查即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逻辑清晰且使用效果好,可针对用户不同的诊断需求以及不同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从而进行多维度的皮肤检查的多维度皮肤真菌荧光镜检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所述生物显微镜上连接有荧光模块,所述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上均设置有USB输出口;所述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均与主机相连接,主机与打印机相连接;通过体表拍照装置或体表拍摄装置采集患者体表的皮肤图像,从而确定病灶位置,采集到的患者体表的皮肤图像,体现该皮损的临床表现;通过手持式显微镜对病灶位置进行在体检查,从而根据获取到清晰的镜下图像判断出病灶位置中是否存在真菌;通过生物显微镜对病灶位置的取样进行离体检查,从而确定病变种类,并获取到清晰的菌落图像。所述为体表拍照装置为单反相机,体表拍摄装置为视频输出摄像机。手持式显微镜包括本体、支架以及镜头罩,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本体上、且空罩在本体的镜头之外,所述镜头罩与支架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镜头罩呈筒状,所述镜头罩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观察窗、且镜头罩远离支架的一侧端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操作孔。所述镜头罩上开设有三个观察窗和一个操作孔,三个所述观察窗沿镜头罩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操作孔与其中一个观察窗相连通。本技术实际使用时,可针对用户不同的诊断需求以及不同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在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旋转适合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设备来进行多维度图像采集,从而给用户以更好的实际使用效果。此外,也为未来人工智能提供完整诊断数据资源,方便教学和科研。从整体上具有结构合理、逻辑清晰以及使用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案中手持式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案中镜头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图6是图3是B-B向剖视图,图7是图3的C-C向剖视图,图8是本案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仰视图,图10是镜头罩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仰视图;图中1是体表拍照装置,2是体表拍摄装置,3是手持式显微镜,4是生物显微镜,5是主机,6是打印机;31是本体,32是支架,321是弧形凸棱,33是镜头罩,331是观察窗,332是操作孔,333是上弧形凸翼,334是下弧形凸翼。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专利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11所示,包括体表拍照装置1、体表拍摄装置2、手持式显微镜3以及生物显微镜4,所述生物显微镜4上连接有荧光模块,所述手持式显微镜3以及生物显微镜4上均设置有USB输出口;所述体表拍照装置1、体表拍摄装置2、手持式显微镜3、生物显微镜4均与主机5相连接,主机5与打印机6相连接;体表拍照装置采用单反相机,体表拍摄装置采用具有AV、DVI、HDMI、RGB信号等视频输出摄像机;通过体表拍照装置或体表拍摄装置采集患者体表的皮肤图像,从而确定病灶位置,采集到的患者体表的皮肤图像,需要体现该皮损的临床表现;手持式显微镜具有USB输出、放大倍率20-220倍,并具有紫色LED光源以及白色LED光源;通过手持式显微镜对病灶位置进行在体检查,从而根据获取到清晰的镜下图像判断出病灶位置中是否存在真菌;生物显微镜为具有物镜:4X/10X/20X/40X/100X、目镜10X的三目显微镜,其中荧光模块具有365NM的LED的UV光源;通过生物显微镜对病灶位置的取样进行离体检查,从而确定病变种类,并获取到清晰的菌落图像。首先,通过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实现大体的图像采集功能,以进行皮肤病诊断以及形态学诊断,从而确定病灶位置;此时,可满足用户初步确定病灶位置的需求。然后,通过手持式显微镜可在不取样的前提下,判断出病灶位置中是否存在真菌;对于某些疾病,例如:头癣、脚癣、阴虱、头虱、疥虫、螨虫等,不用取材,通过手持式显微镜可以实现在体检查,病人依从性高;此时,可满足用户初步确诊的需求。最后,在病灶位置取样,通过生物显微镜进一步放大,并借助荧光模块配合荧光试剂,从而获取到清晰的菌落图像;此时,可满足用户进一步确诊的需求,判断出病变种类,并看到菌落图像。这样,实际使用时,可针对用户不同的诊断需求以及不同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在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旋转适合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设备来进行多维度图像采集,从而给用户以更好的实际使用效果。此外,也为未来人工智能提供完整诊断数据资源,方便教学和科研。从整体上具有结构合理、逻辑清晰以及使用效果好等优点。所述为体表拍照装置为单反相机,体表拍摄装置为视频输出摄像机。此外,人们在实际使用手持式显微镜时还发现,需要在拍摄结束后将手持式显微镜移除,才能使用操作设备对指定位置进行治疗,并不能在治疗过程(如激光点痣、消融、取材等)中进行实时观察,对此,本案还针对手持式显微镜做出了以下优化实施方式:手持式显微镜3包括本体31、支架32以及镜头罩33,所述支架32固定连接在本体31上、且空罩在本体31的镜头之外,所述镜头罩33与支架32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镜头罩33呈筒状,所述镜头罩33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观察窗331、且镜头罩33远离支架32的一侧端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操作孔332。这样,操作人员使用时无需移除手持式显微镜,即可在治疗过程(如激光点痣、消融、取材等)中通过观察窗对目标位置进行实时观察,同时通过操作孔的设计,也可使的操作设备可方便的伸入镜头罩之内,以对指定位置进行方便的操作。同时,由于镜头罩与支架之间可拆卸的相连接,因此,实际使用时可通过更换具有不同数量观察窗以及操作孔的镜头罩,对治疗过程进行更好的观察,从而使得本案具有更广的使用范围。所述镜头罩33上开设有三个观察窗331和一个操作孔332,三个所述观察窗331沿镜头罩33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操作孔332与其中一个观察窗331相连通。如图2-7所示,作为本案的优选实施例,三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维度皮肤真菌荧光镜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所述生物显微镜上连接有荧光模块,所述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上均设置有USB输出口;所述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均与主机相连接,主机与打印机相连接;/n通过体表拍照装置或体表拍摄装置采集患者体表的皮肤图像,从而确定病灶位置,采集到的患者体表的皮肤图像,体现皮损的临床表现;/n通过手持式显微镜对病灶位置进行在体检查,从而根据获取到清晰的镜下图像判断出病灶位置中是否存在真菌;/n通过生物显微镜对病灶位置的取样进行离体检查,从而确定病变种类,并获取到清晰的菌落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维度皮肤真菌荧光镜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所述生物显微镜上连接有荧光模块,所述手持式显微镜以及生物显微镜上均设置有USB输出口;所述体表拍照装置、体表拍摄装置、手持式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均与主机相连接,主机与打印机相连接;
通过体表拍照装置或体表拍摄装置采集患者体表的皮肤图像,从而确定病灶位置,采集到的患者体表的皮肤图像,体现皮损的临床表现;
通过手持式显微镜对病灶位置进行在体检查,从而根据获取到清晰的镜下图像判断出病灶位置中是否存在真菌;
通过生物显微镜对病灶位置的取样进行离体检查,从而确定病变种类,并获取到清晰的菌落图像。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伟良刘维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倍宁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