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艳茹专利>正文

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38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包括容器瓶及连接于所述容器瓶底部的输液管,所述容器瓶的顶部设有伸缩部,所述伸缩部的顶部设有排气孔;所述输液管从顶部至底部依次设有第一支管、过滤器、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一止液夹,所述过滤器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上均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的边缘部设于所述过滤器的外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胃管之间设有第二止液夹,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三支管分别设于所述输液管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三止液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工作量。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营养支持是维持患者全身和各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手段。重症患者常有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需要留置胃管鼻饲。因口中有导管影响吞咽动作,且患者常常需要镇痛镇静,易出现胃排空障碍,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经胃、食管、气道、肺造成吸入性肺炎。由此可造成口咽部寄生细菌进入肺内产生以厌氧菌为主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形成肺脓肿甚至感染性休克;同时肺水肿也可使肺顺应性降低,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肺不张。延长患者在ICU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
[0003]评估患者胃肠道功能常用胃肠残留量,即每4

8h回抽胃内容物,大于200mL可减慢鼻饲速度,小于100mL可增加鼻饲速度,依据结果可用以调整肠内营养乳剂、剂型、单位时间输注量、喂养方式等,保证足够热卡,减少吸入性肺炎,缩短住院周期。而现有的测定方式为,护士定时用50ml注射器回抽,若大于50mL需多次完成,部分医院小于200mL要回输,这样就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且味道难闻,影响工作舒适度。
[0004]因此本方案提供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既容测量病人胃腔残留量,且操作方便,仪器简便,计量准确,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其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0006]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包括容器瓶及连接于所述容器瓶底部的输液管,所述容器瓶的顶部设有伸缩部,所述伸缩部的顶部设有排气孔;
[0007]所述输液管从顶部至底部依次设有第一支管、过滤器、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一止液夹,所述过滤器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上均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的边缘部设于所述过滤器的外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支管之间设有第二止液夹,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三支管分别设于所述输液管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三止液夹。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上均设有网片条,当需要过滤时,将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旋转至网片条相互垂直,当不需要过滤时,将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旋转至网片条相互平行。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容器瓶的容积为300

400mL,所述伸缩部的最大容积为150

200mL。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容器瓶为硬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容器瓶的瓶身上设有刻度线。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用于排出胃内废液或者连接注射器注射注入生理盐
水,有冲洗作用,所述第二支管用于连接胃管,所述第三支管用于连接肠内营养管。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密封条为橡胶密封条,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均通过所述密封条与所述过滤器之间密封。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方便测量胃腔残留量,通过读取胃腔残留量的容积,判断是否需要回输或者丢弃;
[0015]2)胃容物上行无需过滤,吸引通畅,胃容物下行过滤,防止堵塞,操作方便;
[0016]3)第三支管与肠内营养管相连操作无需接触空气,密闭无污染;
[0017]4)使用方便,操作便洁,计量准确,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0021]图3为第一滤板的结构图;
[0022]图4为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的平面图;
[0023]图5为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的组合图;
[0024]1‑
容器瓶、11

刻度线、2

输液管、3

伸缩部、31

排气孔、4

第一支管、41

第一止液夹、5

过滤器、51

第一滤板、52

第二滤板、53

密封条、54

边缘部、6

第二支管、61

第二止液夹、7

第三支管、71

第三止液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说明书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如附图所示,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包括容器瓶1及连接于容器瓶1底部的输液管2,容器瓶1为硬质透明材料制成,容器瓶1的容积为300

400mL,容器瓶1的瓶身上设有刻度线11,容器瓶1的顶部设有伸缩部3,伸缩部3的最大容积为150

200mL,伸缩部3的顶部设有排气孔31,排气孔31可将伸缩部3压缩,提供负压;
[0028]输液管2从顶部至底部依次设有第一支管4、过滤器5、第二支管6及第三支7,第一支管4与过滤器5之间设有第一止液夹41,第一支管4用于排出胃内废液或者连接注射器注
射冲洗生理盐水;
[0029]过滤器5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滤板51和第二滤板52,第一滤板51和第二滤板52上均设有密封条53,第一滤板51和第二滤板52的边缘部54设于过滤器5的外部,第一滤板51和第二滤板52上均设有网片条,当需要过滤时,将第一滤板51和第二滤板52旋转至网片条相互垂直,当不需要过滤时,将第一滤板51和第二滤板52旋转至网片条相互平行,密封条53为橡胶密封条,第一滤板51和第二滤板52均通过密封条53与过滤器5之间密封;
[0030]过滤器5与第二支管6之间设有第二止液夹61,第二支管6和第三支管7分别设于输液管2底部的两侧,第三支管7上设有第三止液夹7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瓶(1)及连接于所述容器瓶(1)底部的输液管(2),所述容器瓶(1)的顶部设有伸缩部(3),所述伸缩部(3)的顶部设有排气孔(31);所述输液管(2)从顶部至底部依次设有第一支管(4)、过滤器(5)、第二支管(6)及第三支管(7),所述第一支管(4)与所述过滤器(5)之间设有第一止液夹(41),所述过滤器(5)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滤板(51)和第二滤板(52),所述第一滤板(51)和所述第二滤板(52)上均设有密封条(53),所述第一滤板(51)和所述第二滤板(52)的边缘部(54)设于所述过滤器(5)的外部,所述过滤器(5)与所述第二支管(6)之间设有第二止液夹(61),所述第二支管(6)和所述第三支管(7)分别设于所述输液管(2)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三支管(7)上设有第三止液夹(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腔残留量测定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51)和所述第二滤板(52)上均设有网片条,当需要过滤时,将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艳茹张欣崔伦盟
申请(专利权)人:胡艳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