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及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19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及墙板,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包括外保温层、内保温层和承重层,所述承重层内设有结构筋,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由水泥和骨料制得,所述骨料包括农林废弃物和轻质骨料,所述承重层的水泥料浆渗透进外保温层与外保温层中的骨料凝固并在外保温层中形成保温凝固粘接层,所述保温凝固粘接层将外保温层与承重层连接成一体,内保温层位于承重层内侧。该保温板结构整体性好,无界面,拉伸粘接强度高,区别传统保温板结构,保温层承重层之间不用采用连接件连接,减少工作量,节约成本,同时简化装配式建筑的剪力墙与楼板的结构,提高并优化了墙板和楼板结构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及墙板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及墙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装配式建筑的外墙和楼板,一种是混凝土结构的外墙和楼板,没有隔热、保温的功能,满足不了建筑节能的要求。一种是在两块水泥板之间夹保温板,两块水泥板之间用连接件固定,这种方案的主要问题是:其一,需要大量的连接件穿过两块水泥板和中间的保温板,才能使两块水泥板夹住保温板,工作量也较大。其二,两块水泥板与保温板之间界限分明,结构如同三明治,两块水泥板与保温板没有有机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三者结合不紧密,两块水泥板与保温板之间容易松动。其三,结构较复杂。另一种是一种叠合楼板,其技术方案为在预制水泥板上有预制肋,在预制肋间填充保温材料,然后将预制水泥板搁置在梁或墙上,并在其上设置钢筋,再现场浇筑混凝土,构成装配式建筑中的楼板,这种技术方案较为复杂,并且还要在现场浇筑,使得装配式建筑的部件装配率不高。
[0003]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结构性能优异兼具保温效果,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以及由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装配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及保温墙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结构性能优异兼具保温效果,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以及由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装配的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及保温墙板。
[0005]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包括保温层和承重层,所述承重层内设有结构筋,所述保温层包括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位于承重层的外侧,由水泥和骨料制得,所述骨料由农林废弃物和玻化微珠组成,所述承重层的水泥料浆渗透进外保温层与外保温层中的骨料凝固并在外保温层中形成保温凝固粘接层,所述保温凝固粘接层将外保温层与承重层连接成一体,所述内保温层位于承重层内侧,由水泥和陶粒制得,所述内保温层与承重层凝固成一体,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的表面均涂刷有防火涂料。
[0006]本技术具体制备过程中,将水泥与轻质骨料混合在一起,制成所述外保温层,外保温层成型后在外保温层上铺设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制成承重层,承重层的水泥料浆渗透进外保温层,由于外保温层特殊的成分,其表面存在一定空隙,承重层的水泥料浆与外保温层中的骨料凝固,在外保温层中形成保温凝固粘接层,构成无界面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保温凝固粘接层同时也是外保温层中的加强层、防水层,起到较好的加强和防水效果。所述内保温层位于承重层内侧,由水泥和陶粒制得,所述内保温层与承重层凝固成一体,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的表面均涂刷有防火涂料。该保温板结构整体性好,无界
面,拉伸粘接强度高,区别传统保温板结构,外保温层与承重层、内保温层与承重层之间不用采用连接件连接,减少工作量,节约成本。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内均设有加强筋。如此,提高保温层的结构性能。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的单面或双面都设有表面加强层。如此设置,提高保温层的表面强度,防止运输和吊装过程造成保温层表面的破坏。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表面加强层为涂覆有水泥浆料的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保温层的外表面涂刷有隔热保温涂料。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农林废弃物为农作物秸秆,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制备过程还包括农林废弃物的预处理步骤:粉碎处理,压磨去蜡质,然后将秸秆粉末中投入碱性溶液中浸泡。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上述任一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端部设置在梁或墙上,相邻设置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侧部拼接,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端部设有伸出筋,所述梁或墙上设有现浇层,所述伸出筋锚固在所述现浇层内,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通过现浇层与梁或墙连接成整体。
[0013]本技术的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区别于传统的预制楼板和叠合楼板,结构简单,兼具保温效果,简化装配式建筑的楼板的结构。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温楼板还包括浇筑层,多块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间设有预定宽度的间隙,所述浇筑层浇筑在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上以及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间的间隙内。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至少在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锚固在所述浇筑层内。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温墙板由多块相互拼接的上述任一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构成,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作为所述建筑物外墙的保温层,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承重层作为建筑物的竖向受力构件,相邻设置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间的拼接缝填塞防水胶。
[0017]本技术区别与传统的装配式外墙的三明治结构,无需使用连接件,简化装配式建筑的墙板的结构。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温墙板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上述任一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作为所述建筑物外墙的保温层,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承重层作为建筑物的竖向受力构件;相邻设置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间设有预定宽度的间隙,所述间隙内现浇高强度保温混合料,相连设置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通过高强度保温混合料连接成整体。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侧部设有伸出筋,所述伸出筋锚固在所述高强度保温混合料内。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温墙板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上述任一所述的装配式
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作为所述建筑物外墙的保温层,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承重层作为建筑物的竖向受力构件;相邻设置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间设有预定宽度的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钢筋,间隙的内侧或外侧安装高强复合保温板,在所述间隙内现浇混凝土,制成现浇混凝土自保温柱,相连设置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通过混凝土自保温柱连接成整体。
[00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温墙板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上述任一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相邻设置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间紧密拼接,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一侧浇筑有现浇层,所述保承重复合温板与所述现浇层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包括保温层和承重层,所述承重层内设有结构筋,所述保温层包括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位于承重层的外侧,由水泥和骨料制得,所述骨料由农林废弃物和玻化微珠组成,所述承重层的水泥料浆渗透进外保温层与外保温层中的骨料凝固并在外保温层中形成保温凝固粘接层,所述保温凝固粘接层将外保温层与承重层连接成一体,所述内保温层位于承重层内侧,由水泥和陶粒制得,所述内保温层与承重层凝固成一体,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的表面均涂刷有防火涂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内均设有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的单面或双面都设有表面加强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加强层为涂覆有水泥浆料的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温层的外表面涂刷有隔热保温涂料。6.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端部设置在梁或墙上,相邻设置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侧部拼接,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的端部设有伸出筋,所述梁或墙上设有现浇层,所述伸出筋锚固在所述现浇层内,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通过现浇层与梁或墙连接成整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楼板还包括浇筑层,多块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间设有预定宽度的间隙,所述浇筑层浇筑在所述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上以及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间的间隙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楼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装配式建筑承重复合保温板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华詹建兵刘光辉李建汪子斌谢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沅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