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染科利器处理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11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感染科利器处理存放装置,包括破碎筒和挤压筒,破碎筒活动连通在挤压筒上,破碎筒内设置有第一破碎组件和第二破碎组件,挤压筒内设置有两个挤压块,挤压块通过固定安装在挤压筒内侧壁上的电缸驱动对向运动,第一破碎组件包括在水平方向旋转切割的第一刀片、第一传动轴和第一电动机,第二破碎组件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上旋转切割的第二刀片、第二传动轴和第二电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将一次性使用过后的医用针头利器进行破碎和挤压,形成小块儿的金属废物,避免针头被二次利用,也避免针头扎伤医护人员,对针头利器的处理效果好,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染科利器处理存放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感染科利器处理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利器是较为常见的医用品之一,例如注射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的针头、缝合针等锐器,医疗利器损伤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约有100~200名医务人员死于乙肝病毒感染。国内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接触利器的各个环节中,约21.7%的利器伤发生在利器处理的过程中。临床工作中,为了减少该环节造成的利器损伤,常使用带有简单脱卸注射器针头功能的一次性利器盒,然而,对于输液器针头及头皮针的处理,则需要用剪刀或其他分离工具将输液器针头及头皮针进行剪除,这样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取用剪刀或其他分离工具,加重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在去除的过程中容易导致针刺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3]现有利器盒使用大多为手动,使用多有不便,处理废弃利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感染科利器处理存放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电动控制对使用过利器的破碎挤压处理,直径将废弃注射器、输液管等带有利器的医疗垃圾整体投入投放口进行处理,避免医护人员手工卸下针头,有效降低扎伤感染风险,使用方便,可推广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染科利器处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破碎筒和长方体挤压筒,所述破碎筒活动连接在挤压筒的上端,所述破碎筒上端开设投放口,破碎筒下端开设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挤压筒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破碎筒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破碎组件和第二破碎组件,所述挤压筒的底面上放置有两个长方体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通过安装在挤压筒内侧壁上的两个电缸驱动对向运动。
[0006]优选的,所述破碎筒的投放口和连通口处筒径收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破碎组件包括在水平方向旋转的第一刀片、第一传动轴和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安装在破碎筒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转轴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周侧固定套装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二破碎组件包括在竖直方向旋转的多个第二刀片、多根第二传动轴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固定安装在破碎筒的侧壁上,第二传动轴的周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刀片,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破碎筒的侧壁内,多根第二传动轴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转轴传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刀片的尺寸大小根据破碎筒的尺寸确定,多根第二传动轴通过齿轮组与第二电动机传动连接,相邻两根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刀片之间交错排布。
[0009]优选的,所述电缸的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挤压筒的内侧壁上,所述电缸的伸缩端与
所述挤压块固定连接,挤压筒为金属筒,挤压筒的底面和内侧面下部进行抛光处理,减小挤压块行进时的摩擦阻力。
[0010]优选的,破碎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启闭的破碎按钮,所述挤压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两个电缸同步伸缩的挤压按钮,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通过破碎按钮连接电源,两个所述电缸通过挤压按钮连接电源。
[0011]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均由硬质合金钢制成,使用高强度的硬质合金钢能轻易将金属针头和塑料管等废物切割、挤压,在粉碎筒内进行切割处理,在挤压筒内压缩,降低处理后针头废物的体积。
[0012]优选的,在挤压筒的侧壁底部安装活动门,用于取出挤压后的利器废物。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医疗利器的处理存放安全方便,处理存放效果好,有效避免因为针头等利器造成的二次感染,可推广使用。
[0015]2、本技术通过相互垂直旋转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对投入粉碎筒内的利器废物进行横向、竖向切割,双层粉碎切割,切割效果好,切割效率高。
[0016]3、本技术在挤压筒内设计有对向运动的由硬质合金钢制成的挤压块对切割破碎过后的利器进行挤压处理,破坏利器的尖锐外形,使处理过的利器不易伤人方便统一回收处理。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刀片与第一传动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刀片、第二传动轴和第二电动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破碎筒;
ꢀꢀꢀꢀꢀꢀꢀꢀꢀꢀꢀꢀ
2—挤压筒;
ꢀꢀꢀꢀꢀꢀꢀꢀꢀꢀꢀꢀ
3—投放口;
[0023]4—连通口;
ꢀꢀꢀꢀꢀꢀꢀꢀꢀꢀꢀꢀ
5—第一刀片;
ꢀꢀꢀꢀꢀꢀꢀꢀꢀꢀ
6—第二刀片;
[0024]7—第一电动机;
ꢀꢀꢀꢀꢀꢀꢀꢀ
8—第二电动机;
ꢀꢀꢀꢀꢀꢀꢀꢀ
9—万向节;
[0025]10—破碎按钮;
ꢀꢀꢀꢀꢀꢀꢀꢀꢀ
11—电缸;
ꢀꢀꢀꢀꢀꢀꢀꢀꢀꢀꢀꢀꢀ
12—挤压块;
[0026]13—挤压按钮;
ꢀꢀꢀꢀꢀꢀꢀꢀꢀ
14—第一传动轴;
ꢀꢀꢀꢀꢀꢀꢀ
15—第二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圆筒状破碎筒1和长方体挤压筒2,所述破碎筒1活动连接在挤压筒2的上端,所述破碎筒1上端开设投放口3,破碎筒1下端开设连通口4,所述连通口4与所述挤压筒2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破碎筒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破碎组件和第二破碎组件,所述挤压筒2的底面上放置有两个长方体挤压块12,两个所述挤压块12通过安装在挤压筒2内侧壁上的两个电缸11驱动对向运动。
[0028]本实施例中,挤压筒2的顶面设置有开设内螺纹的螺纹连接口,所述连通口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口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破碎筒1的投放口3和连通口4处筒径收窄。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破碎组件包括在水平方向旋转的第一刀片5、第一传动轴14和第一电动机7,所述第一电动机7固定安装在破碎筒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机7的输出转轴通过万向节9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4的周侧固定套装有第一刀片5;所述第二破碎组件包括在竖直方向旋转的多个第二刀片6、两根第二传动轴15和第二电动机8,所述第二电动机8固定安装在破碎筒1的侧壁上,两根第二传动轴15的周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刀片6,所述第二传动轴15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破碎筒1的侧壁内。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的尺寸大小根据破碎筒1的尺寸确定,同一根第二传动轴15上的第二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利器处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筒(1)和挤压筒(2),所述破碎筒(1)活动连接在挤压筒(2)的上端,所述破碎筒(1)上端开设投放口(3),破碎筒(1)下端开设连通口(4),所述连通口(4)与所述挤压筒(2)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破碎筒(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破碎组件和第二破碎组件,所述挤压筒(2)的底面上放置有两个挤压块(12),两个所述挤压块(12)通过安装在挤压筒(2)内侧壁上的两个电缸(11)驱动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利器处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组件包括在水平方向旋转的第一刀片(5)、第一传动轴(14)和第一电动机(7),所述第一电动机(7)固定安装在破碎筒(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机(7)的输出转轴通过万向节(9)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4)的周侧固定套装有第一刀片(5);所述第二破碎组件包括在竖直方向旋转的多个第二刀片(6)、多根第二传动轴(15)和第二电动机(8),所述第二电动机(8)固定安装在破碎筒(1)的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鼎汪晓凤熊庭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