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拇外翻复位弹性固定穿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拇外翻复位弹性固定穿线装置,专门用于轻中度拇外翻的微创治疗,也可作为重度拇外翻跖楔关节融合术的辅助手术。
技术介绍
[0002]拇外翻是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足部畸形,给她们穿鞋、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现在常用的手术多数都涉及截骨和跖楔关节融合,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手术费用高。金属内固定物往往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针对轻中度拇外翻,如何用一种微创、不截骨、恢复快的方法、廉价的方法进行治疗呢,传统的器械和方法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拇外翻复位弹性固定穿线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拇外翻复位弹性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拇外翻复位弹性固定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1),所述夹持部(1)包括手持杆(12)、固定臂(13)、夹持臂(14),所述固定臂(13)的上端与所述手持杆(12)的左端连接,所述夹持臂(14)的上端与所述手持杆(12)的右端连接,使得所述夹持部呈C型,所述夹持臂(14)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孔(41);顶杆(11),所述顶杆(11)与所述固定臂(13)转动连接,所述顶杆(11)内设置有中心孔(24),所述中心孔(24)沿所述顶杆(1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由所述顶杆(11)的左端贯通至右端,所述中心孔(24)与所述定位孔(41)同轴线,所述顶杆(11)向所述夹持臂靠近用于将患者足部的第一跖骨(2)向第二跖骨(3)靠近,使得第一跖骨(2)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拇外翻复位弹性固定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1)包括手柄(21)和螺纹杆(22),所述固定臂(13)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22)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手柄(21)设置在所述螺纹杆(22)的左端,所述螺纹杆(22)的右端穿过所述螺纹孔,使得所述螺纹杆(22)螺接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中心孔(24)贯通所述手柄(21)、所述螺纹杆(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拇外翻复位弹性固定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2)的右端设置有定位头(23),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