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英河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鞋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60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鞋衬,包括内衬本体,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呈一字宽扁形,所述固定带处于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对应于人体前掌处,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上均具有延伸至所述内衬本体底部的延伸部,所述内衬本体的底部上设置有供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容置的凹腔;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内衬本体及延伸部位于所述内衬本体底部的部分共同缝制在一起,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内衬本体以能相对翻转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鞋衬,其携带方便,不占据空间,有利于放松脚部,保证家居干净卫生,清洗方便,还能避免脚部疾病的交叉感染。还能避免脚部疾病的交叉感染。还能避免脚部疾病的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鞋衬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拖鞋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鞋衬。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家居中,室内穿着拖鞋在室内活动,不仅能够为人们保持室内干净,也能体现个人素养,不仅透气而且能够放松脚部,也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靓丽的风景。
[000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出差也越来越平常,出差中都穿着鞋子,鞋子内都安放有鞋垫,鞋垫的作用是使鞋内底部完美清洁,排除脚汗和吸湿,使鞋内底平整光滑穿着舒适。但是,对于经常出差穿鞋子的人们来说,携带现有拖鞋非常不方便,主要原因为以下两点:一是重量重,不便携带且费力。二是造型固定,不能改变,不易收纳,占用体积较大。所以人们很少携带拖鞋出门。当到达目的地,在室内却无拖鞋可换,长时间穿着鞋子,导致脚部血液流通不畅,影响健康,对人们产生极大困扰。无论出差拜访客户,还是平时串门拜访主人时,一般进门前都需要脱掉鞋子,换上室内的拖鞋。此时,难以找到适合拖鞋,经常可以引发挤脚或太大难以行走的问题。还可能引发脚部疾病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0004]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如何将室内拖鞋与鞋垫有效结合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鞋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功能鞋衬,包括内衬本体,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呈一字宽扁形,所述固定带处于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对应于人体前掌处,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上均具有延伸至所述内衬本体底部的延伸部,所述内衬本体的底部上设置有供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容置的凹腔;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内衬本体及延伸部位于所述内衬本体底部的部分共同缝制在一起,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内衬本体以能相对翻转设置。
[0008]所述固定带为具有弹性的编织带或具有弹性的带体,所述内衬本体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或非塑性的硬质垫体。
[0009]所述固定带为非弹性的编织带或非弹性的带体,所述内衬本体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
[0010]所述固定带的宽度大于3cm。
[0011]所述内衬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内衬本体的侧壁延伸形成一个封闭槽。
[0012]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对应与所述固定带的部分设置有多道相互交错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将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对应与所述固定带的部分分隔成多个规则排布的防滑凸起结构。
[0013]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多道沿所述内衬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槽,所述
排水槽处于所述内衬本体对应与所述固定带之外的部分上。
[0014]所述内衬本体的厚度不小于0.5c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固定带可以直接翻转至内衬本体底部,使得内衬本体与固定带整体形成一块平面材料,可以直接安放与鞋子内,充当鞋子的内衬。当需要换穿室内拖鞋时,直接取出内衬本体,将固定带向内衬本体的鞋头一侧翻转,此时固定带与内衬本体形成一只一字拖鞋(即俗称一字拖),便于人们直接穿着,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有效地将鞋子内衬与拖鞋融为一体,暗装方式存放与鞋子内,同时影响内衬的使用。在拜访客户或串门时能够避免尴尬与脚部交叉感染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拖鞋携带不便与占用空间的问题。因此,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鞋衬,其携带方便,不占据空间,有利于放松脚部,保证家居干净卫生,清洗方便,还能避免脚部疾病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排水槽等)。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状态图(即固定带处于内衬本体的底面上时的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省略第一凹槽和排水槽等)。
[0021]图中:
[0022]内衬本体

1;固定带

2;凹腔

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鞋衬,包括内衬本体1和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2呈一字宽扁形,所述固定带2处于所述内衬本体1的顶面上对应于人体前掌处,所述固定带2的两端上均具有延伸至所述内衬本体1底部的延伸部,所述内衬本体1的底部上设置有供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容置的凹腔3;所述固定带2的两端、内衬本体1及延伸部位于所述内衬本体1底部的部位共同缝制在一起,所述内衬本体1与所述固定带2形成一字拖鞋的形状,且所述固定带2与所述内衬本体1以能相对翻转设置(即固定带2能够翻转至所述内衬本体1的顶面上,也能翻转所述内衬本体1的底部上)。这样使得固定带2与内衬本体1连接更加稳固,同时提升固定带2抗拉能力。解决固定带2与内衬本体1仅通过胶水粘合遇水脱胶或胶水老化开裂的问题,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用时,固定带2可以直接翻转至内衬本体1底部,使得内衬本体1与固定带2整体形成一块平面材料,可以直接安放与鞋子内,充当鞋子的内衬。当需要换穿室内拖鞋时,直接取出内衬本体1,将固定带2向内衬本体1的鞋头一侧翻转,此时固定带2与内衬本体1形成一个只一字形拖鞋,便于人们直接穿着,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有效地将内衬与室内拖鞋融为一体,暗装方式存放与鞋子内,同时影响内衬的使用。在拜访客户或串门时能够避免尴尬与脚部交叉感染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拖鞋携带不便与占用空间的问题。需要作为拖鞋使用时,将固定带2从内衬本体1底部翻转至底面即可,操作快速且简便,穿着舒适,也而扩大其实用性。
[0025]实施例一
[0026]所述固定带2为具有弹性的编织带或具有弹性的带体,这里的固定带2为现有的氨纶编织带或弹性橡胶带。所述内衬本体1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或非塑性的硬质垫体。当内衬本体1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时,通过外力对固定带2的弹性拉伸(即徒手拉上固定带2)和外力促使内衬本体1的弯曲(即徒手使内衬本体1的弯曲),实现固定带2翻转至内衬本体1底部,去除外力对固定带2拉伸作用时(即人们放开手部对固定带2拉伸作用时),由于固定带2弹性恢复,使固定带2保持贴紧在内衬本体1底部上。当内衬本体1为非塑性的硬质垫体时,通过外力对固定带2的弹性拉伸(即徒手拉上固定带2),直接翻转至内衬本体1底部上,去除外力对固定带2拉伸作用时(即人们放开手部对固定带2拉伸作用时),由于固定带2弹性恢复,使固定带2保持贴紧在内衬本体1底部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内衬本体1和固定带2都能够弯曲,保证行走时能够适应脚部弯曲,所以脚感舒适。
[0027]实施例二
[0028]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带2为非弹性的编织带或非弹性的带体,这里的固定带2可以是不具有弹性普通编织带(即普通尼龙编织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鞋衬,包括内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呈一字宽扁形,所述固定带处于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对应于人体前掌处,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上均具有延伸至所述内衬本体底部的延伸部,所述内衬本体的底部上设置有供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容置的凹腔;所述固定带的两端、所述内衬本体及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内衬本体底部的部分共同缝制在一起,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内衬本体以能相对翻转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鞋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为具有弹性的编织带或具有弹性的带体,所述内衬本体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或非塑性的硬质垫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鞋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为非弹性的编织带或非弹性的带体,所述内衬本体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鞋衬,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河
申请(专利权)人:陈英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