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19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包括鞋子本体以及垫体,所述鞋子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垫体的一侧开设有贴合槽,所述垫体的外表面的靠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合条,所述鞋子本体外表面前后两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胶皮柱。通过垫体、卡合条、贴合槽以及卡合槽的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为使用者的脚背处提供良好的防护功能,染发使用者在穿着本装置时,不会出现硌脚的情况,通过竹炭吸湿包的设计,能够将使用者穿着本装置时产生的湿气进行吸附,保持鞋腔内的干燥环境,通过铜离子层的设计,能够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功能,能够保持使用者脚部的健康。使用者脚部的健康。使用者脚部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


[0001]本技术涉及鞋子
,具体为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穿在脚上,用来保护足部,便于行走的穿着物。由皮革、布帛、胶皮等材料制成。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
[0003]鞋靴是鞋子的一种,然而,现有鞋靴使用的材质较硬且鞋腰较高,当人们穿着鞋靴时,使用者的脚背会容易硌脚的情况,严重时更会导致使用者的脚部被磨伤,且现有的鞋靴透气性差,使用者在穿着时,很容易出现脚臭的情况,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鞋靴使用的材质较硬且鞋腰较高,当人们穿着鞋靴时,使用者的脚背会容易硌脚的情况,严重时更会导致使用者的脚部被磨伤,且现有的鞋靴透气性差,使用者在穿着时,很容易出现脚臭的情况,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包括鞋子本体以及垫体,所述鞋子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垫体的一侧开设有贴合槽,所述垫体的外表面的靠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合条,所述鞋子本体外表面前后两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胶皮柱,所述胶皮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胶皮柱内腔底部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从上往下依次套设有竹炭吸湿包、铜离子层、柠檬纤维包、磁石包以及生姜纤维包。
[0006]优选的,所述鞋子本体的底部开设有防滑条纹槽,所述防滑条纹槽与鞋子本体之间为一体化设计。
[0007]优选的,所述鞋子本体内腔的靠顶部位置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与鞋子本体之间为一体化设计。
[0008]优选的,所述胶皮柱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设置在胶皮柱的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杆的顶部与胶皮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杆的形状为圆柱形。
[0010]优选的,所述竹炭吸湿包、铜离子层、柠檬纤维包、磁石包以及生姜纤维包均与支撑立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杆设置的总数量为二十个。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通过垫体、卡合条、贴合槽以及卡合槽的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为使用者的脚背处提供良好的防护功能,染发使用者在穿着本装置时,不会出现硌脚的情况,通过竹炭吸湿包的设计,能够将
使用者穿着本装置时产生的湿气进行吸附,保持鞋腔内的干燥环境,通过铜离子层的设计,能够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功能,能够保持使用者脚部的健康,通过柠檬纤维包的设计,能够吸附鞋腔内产生的异味,起到良好的除臭功能,让使用者的脚部不会产生异味,通过磁石包的设计,物理学的磁场原理,使永久磁石产生的磁力线对人体足部的经络穴位进行刺激渗透,达到通经舒络、活血化瘀、透气暖脚、镇痛消肿、平复皲裂、解除疲劳以及恢复体力的功效,通过生姜纤维包的设计,利用生姜特有的中药性能,能够对患有脚气的使用者进行治疗,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鞋子本体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垫体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胶皮柱的剖视图。
[0016]图中:1、鞋子本体;2、垫体;3、贴合槽;4、卡合条;5、条形槽;6、胶皮柱;7、支撑立杆;8、竹炭吸湿包;9、铜离子层;10、柠檬纤维包;11、磁石包;12、生姜纤维包;13、防滑条纹槽;14、卡合槽;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包括鞋子本体1以及垫体2,鞋子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垫体2的一侧开设有贴合槽3,垫体2的外表面的靠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合条4,鞋子本体1外表面前后两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条形槽5,条形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胶皮柱6,胶皮柱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胶皮柱6内腔底部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杆7,支撑立杆7从上往下依次套设有竹炭吸湿包8、铜离子层9、柠檬纤维包10、磁石包11以及生姜纤维包12。
[0019]本技术中:鞋子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防滑条纹槽13,防滑条纹槽13与鞋子本体1之间为一体化设计;通过防滑条纹槽13的设置,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滑功能,使得本装置在穿着时,不易出现打滑的情况。
[0020]本技术中:鞋子本体1内腔的靠顶部位置开设有卡合槽14,卡合槽14与鞋子本体1之间为一体化设计;通过卡合槽14的设置,能够与垫体2上的卡合条4进行卡接,从而将垫体2进行固定。
[0021]本技术中:胶皮柱6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环绕设置在胶皮柱6的表面;通过凹槽15的设置,便于空气流通至胶皮柱6的内部。
[0022]本技术中:支撑立杆7的顶部与胶皮柱6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立杆7的形状为圆柱形;通过支撑立杆7的设置,用来固定竹炭吸湿包8、铜离子层9、柠檬纤维包10、磁石包11以及生姜纤维包12。
[0023]本技术中:竹炭吸湿包8、铜离子层9、柠檬纤维包10、磁石包11以及生姜纤维包12均与支撑立杆7固定连接,支撑立杆7设置的总数量为二十个;通过竹炭吸湿包8、铜离子层9、柠檬纤维包10、磁石包11以及生姜纤维包12的设置,使得本装置能够起到吸湿、抗菌、除臭、保健以及治疗脚气的功能。
[0024]工作原理:使用者在穿着本装置时,先将垫体2放进鞋子本体1的内部,使得垫体2的外表面鞋子本体1的脚背处接触,之后将卡合条4与卡合槽14的进行卡接,从而对垫体2进行固定,之后使用者脚穿进鞋子本体1内,穿进后,使用者的脚背处处于贴合槽3的内部,处于垫体2的防护范围内,使得使用者的脚背处无法直接与鞋靴的硌脚处相接触,之后通过竹炭吸湿包8的设计,能够将使用者穿着本装置时产生的湿气进行吸附,保持鞋腔内的干燥环境,通过铜离子层9的设计,能够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功能,能够保持使用者脚部的健康,通过柠檬纤维包10的设计,能够吸附鞋腔内产生的异味,起到良好的除臭功能,让使用者的脚部不会产生异味,通过磁石包11的设计,物理学的磁场原理,使永久磁石产生的磁力线对人体足部的经络穴位进行刺激渗透,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包括鞋子本体(1)以及垫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子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垫体(2)的一侧开设有贴合槽(3),所述垫体(2)的外表面的靠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合条(4),所述鞋子本体(1)外表面前后两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条形槽(5),所述条形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胶皮柱(6),所述胶皮柱(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胶皮柱(6)内腔底部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杆(7),所述支撑立杆(7)从上往下依次套设有竹炭吸湿包(8)、铜离子层(9)、柠檬纤维包(10)、磁石包(11)以及生姜纤维包(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硌脚鞋舌结构的鞋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子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防滑条纹槽(13),所述防滑条纹槽(13)与鞋子本体(1)之间为一体化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剑远林体宝王剑康小慧林温伟林福青苏妮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千百梦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