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155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下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左侧顶部焊接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正面内壁转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储料箱背面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储料箱内的外圈焊接有搅拌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储料箱外的一端焊接有第六皮带轮。该装置通过安装第五皮带轮、第三皮带、第六皮带轮、第一转动杆和搅拌杆等结构,其中双轴电机能够控制第五皮带轮的转动,而第五皮带轮又能够通过第三皮带控制第六皮带轮的转动,进而控制第一转动杆以及搅拌杆的转动,实现对储料箱内的生物质颗粒进行搅拌,防止其在储料箱内结块,进而影响对颗粒的下料,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适合广泛推广。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质颗粒下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所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将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其研究主要其中在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技术、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和垃圾填埋发电技术等项目,对生物质颗粒产品的生产加工研究起步不久。
[0003]生物质颗粒是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棉籽壳、油茶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生物质颗粒在成型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各组成成分混匀后,进行粉碎、烘干、制粒等工序,然后将生物质颗粒储存在储料箱内,当使用时再对其进行下料,而现有的生物质颗粒在下料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储存在储料箱内,进而容易导致其结块,不方便对其进行下料,同时在下料运输过程中,颗粒容易附着在传送带上,容易导致颗粒在下料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侧板(15),所述侧板(15)的左侧顶部焊接有储料箱(18),所述储料箱(18)的正面内壁转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储料箱(18)背面的第一转动杆(17),所述第一转动杆(17)位于储料箱(18)内的外圈焊接有搅拌杆(16),所述第一转动杆(17)位于储料箱(18)外的一端焊接有第六皮带轮(2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4),所述双轴电机(4)的两侧输出轴分别焊接有第五皮带轮(22)和第四皮带轮(20),所述第五皮带轮(22)和第六皮带轮(23)的外圈套接有第三皮带(14),所述第四皮带轮(20)的正面焊接有第二皮带轮(5),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端套接有第二传送辊(19),所述第二传送辊(19)的正面焊接有第一皮带轮(3),所述第一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5)的外圈套接有第二皮带(13),所述底座(1)的顶部右侧焊接有第三支撑杆(8),所述第三支撑杆(8)的顶端套接有第一传送辊(9),所述第一传送辊(9)和第二传送辊(19)的外圈套接有传送带(12),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顶端套接有第二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节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