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建筑构造的地铁OTE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49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建筑构造的地铁OTE风道结构,包括车站底板,车站底板上设置有道床回填层,且车站底板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车站外墙和站台,所述站台顶部水平设置有站台板,车站底板上表面位于车站外墙和站台之间竖直设置有风道壁,风道壁顶部水平贯穿设置有OTE风道排风口,排水管的一端位于轨道排水沟上方,且排水管的另一端位于轨侧OTE风道内,车站外墙中部位置水平浇筑有一车站中板,车站中板底面将轨侧OTE风道顶部封闭,车站中板底面上可安装有一接触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使用者对地铁的风道施工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道在长期使用后其顶部出现脱落的情况,且可以在保证长期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在保证长期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在保证长期使用效果的前提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建筑构造的地铁OTE风道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地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建筑构造的地铁OTE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技术中,由于常规轨顶OTE风道占据轨行区的高度,针对覆土高度不足或者轨面埋深浅的设计情况,因此轨顶风道的高度至关重要;现有的风道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大多采用加高风道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单使得施工复杂难度加大,也大大增加了施工费用,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而且这样的施工方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建筑构造的地铁OTE风道结构,尤其适合使用者解决地铁风道年久易脱落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建筑构造的地铁OTE风道结构,包括车站底板,车站底板上设置有道床回填层,且车站底板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车站外墙和站台,站台顶部水平设置有站台板,车站底板上表面位于车站外墙和站台之间竖直设置有风道壁,风道壁与车站外墙之间设置有轨侧OTE风道,风道壁顶部水平贯穿设置有OTE风道排风口,道床回填层顶部设置有轨道板,轨道板顶部铺设有轨道,轨道板上沿轨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轨道排水沟,风道壁底部且位于轨道板上方贯穿设置有一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位于轨道排水沟上方,且排水管的另一端位于轨侧OTE风道内,车站外墙中部水平浇筑有一车站中板,车站中板底面将轨侧OTE风道顶部封闭,车站中板底面上安装有一接触网,接触网位于轨道的上方。
[0005]进一步的,车站中板顶部且位于站台板一侧的边缘处安装有一屏蔽门。
[0006]进一步的,轨侧OTE风道宽度为0.8米,风道壁厚0.2米,且其高度不低于4米。
[0007]进一步的,OTE风道排风口顶部位于车站中板下方0.2

0.3米处。
[0008]在使用过程中,车体行驶在轨道上,而轨侧OTE风道内由于车辆驶过而将外部空气带入,在长时间使用后,轨侧OTE风道内会产生一定的积水并混杂滋生的细菌,此时其内部的污水会从排水管排出到轨道排水沟并被集中排放,避免污染。
[0009]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使用者对地铁的风道施工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道在长期使用后其顶部出现脱落的情况,且可以在保证长期使用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施工难度和减少资金投入;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
[0012]1、轨侧OTE风道
ꢀꢀꢀꢀꢀꢀꢀꢀ
2、OTE风道排风口
ꢀꢀꢀꢀ
3、车站中板
[0013]4、接触网
ꢀꢀꢀꢀꢀꢀꢀꢀꢀꢀꢀꢀꢀ
5、屏蔽门
ꢀꢀꢀꢀꢀꢀꢀꢀꢀꢀꢀ
6、站台板
[0014]7、车体
ꢀꢀꢀꢀꢀꢀꢀꢀꢀꢀꢀꢀꢀꢀꢀ
8、轨道
ꢀꢀꢀꢀꢀꢀꢀꢀꢀꢀꢀꢀꢀ
9、排水管
[0015]10、轨道排水沟
ꢀꢀꢀꢀꢀꢀꢀꢀ
11、道床回填层
ꢀꢀꢀꢀꢀꢀ
12、车站底板
[0016]13、车站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建筑构造的地铁OTE风道结构,包括车站底板12,车站底板12上设置有道床回填层11,且车站底板12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车站外墙13和站台,站台顶部水平设置有站台板6,车站底板12上表面位于车站外墙13和站台之间竖直设置有风道壁,风道壁与车站外墙13之间设置有轨侧OTE风道1,风道壁顶部水平贯穿设置有OTE风道排风口2,道床回填层11顶部设置有轨道板,轨道板顶部铺设有轨道8,轨道板上沿轨道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轨道排水沟10,风道壁底部且位于轨道板上方贯穿设置有一排水管9,排水管9的一端位于轨道排水沟10上方,且排水管9的另一端位于轨侧OTE风道1内,车站外墙13中部水平浇筑有一车站中板3,车站中板3底面将轨侧OTE风道1顶部封闭,车站中板3底面上安装有一接触网4,接触网4位于轨道8的上方。
[0018]进一步的,车站中板3顶部且位于站台板6一侧的边缘处安装有一屏蔽门5。
[0019]进一步的,轨侧OTE风道1宽度为0.8米,风道壁厚0.2米,且其高度不低于4米。
[0020]进一步的,OTE风道排风口2顶部位于车站中板3下方0.2

0.3米处。
[0021]在使用过程中,车体7行驶在轨道8上,而轨侧OTE风道1内由于车辆驶过而将外部空气带入,在长时间使用后,轨侧OTE风道1内会产生一定的积水并混杂滋生的细菌,此时其内部的污水会从排水管9排出到轨道排水沟10并被集中排放,避免污染。
[0022]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建筑构造的地铁OTE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站底板(12),所述车站底板(12)上设置有道床回填层(11),且所述车站底板(12)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车站外墙(13)和站台,所述站台顶部水平设置有站台板(6),所述车站底板(12)上表面位于所述车站外墙(13)和所述站台之间竖直设置有风道壁,所述风道壁与所述车站外墙(13)之间设置有轨侧OTE风道(1),所述风道壁顶部水平贯穿设置有OTE风道排风口(2),所述道床回填层(11)顶部设置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顶部铺设有轨道(8),所述轨道板上沿所述轨道(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轨道排水沟(10),所述风道壁底部且位于所述轨道板上方贯穿设置有一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的一端位于所述轨道排水沟(10)上方,且所述排水管(9)的另一端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成钢吴劭旸刘刚沈月荣尹筱琴陈进舟文斯翔陈进李建伟罗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