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朝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机自动悬浮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198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9
一种无人机自动悬浮伞,包括中心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体(1)的上部外圆周上通过连接件(2)均匀安装有多根伞骨(3),伞骨(3)上固定有伞面(4),所述中心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无人机旋翼(6),中心筒体(1)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旋翼电机(7),旋翼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人机旋翼(6)的转轴相固定,或者中心筒体(1)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外端上部分别对称安装有无人机旋翼(6),中心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在使用时不需要用手撑着,能够借助于无人机自动悬浮和跟随移动,在不用时能够像伞一样折叠收纳,占用空间小,使用很方便。使用很方便。使用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自动悬浮伞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悬浮伞,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自动悬浮伞,属于生活用品


技术介绍

[0002]伞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也非常重要,伞不仅用来遮雨,而且还可以用来遮太阳。现有的伞结构简单,在使用时需要手撑着,有时上街购物双手提东西,撑伞就非常不方便。又例如夏季阳光强烈,在户外行走、骑车需要遮阳,如果在夏日户外骑车的时候,腾出一只手来撑着伞来遮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直以来缺乏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能够借助于无人机自动悬浮和跟随移动的伞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伞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使用时需要用手撑着,使用不太方便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在使用时不需要用手撑着,能够借助于无人机自动悬浮和跟随移动,使用很方便的一种无人机自动悬浮伞。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无人机自动悬浮伞,包括中心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体的上部外圆周上通过连接件均匀安装有多根伞骨,伞骨上固定有伞面,中心筒体的下部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中心筒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模块,所述中心筒体的上端设置有无人机旋翼,中心筒体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旋翼电机,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与无人机旋翼的转轴相固定,或者中心筒体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外端上部分别对称安装有无人机旋翼,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与无人机旋翼的转轴相固定,旋翼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充电连接端,充电连接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伞面采用网面结构,并且伞面采用反光材料或疏水材料制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经控制模块分别与旋翼电机以及风扇相连接,风扇安装在中心筒体的底部或者底部外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固定式支撑架或可折叠式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伞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巧妙的将无人机和伞结合在一起,借助于无人机的升力将伞面悬浮到使用者的头顶上方,实现了遮阳和遮雨,使用者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控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无人机的飞行参数。
[0012]2、本技术结构巧妙,在使用时不需要用手撑着,能够借助于无人机自动悬浮和跟随移动,在不用时能够像伞一样折叠收纳,占用空间小,使用很方便,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心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中心筒体1,连接件2,伞骨3,伞面4,蓄电池5,无人机旋翼6,旋翼电机7,支撑架8,无线通讯模块9,控制模块10,充电连接端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自动悬浮伞,包括中心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体1的上部外圆周上通过连接件2均匀安装有多根伞骨3,伞骨3上固定有伞面4,中心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9,中心筒体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5和控制模块10,所述中心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无人机旋翼6,中心筒体1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旋翼电机7,旋翼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人机旋翼6的转轴相固定,或者中心筒体1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外端上部分别对称安装有无人机旋翼6,旋翼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人机旋翼6的转轴相固定,旋翼电机7固定在支撑架8上。
[0021]所述中心筒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充电连接端11,充电连接端11与蓄电池5的输入端相连接。
[0022]所述伞面4采用网面结构,并且伞面4采用反光材料或疏水材料制成。
[0023]所述蓄电池5的输出端经控制模块10分别与旋翼电机7以及风扇相连接,风扇安装在中心筒体1的底部或者底部外侧。
[0024]所述支撑架8为固定式支撑架或可折叠式支撑架,支撑架8上固定有伞面4。
[0025]所述控制模块10与无线通讯模块9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9为蓝牙模块。
[0026]如附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与传统各种类型的伞结构不相同,本技术在伞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中心筒体1,中心筒体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5等装置和电子模块。中心筒体1的上部外圆周上通过连接件2均匀安装有多根伞骨3,伞骨3上固定有伞面4,伞骨3可以旋转展开或折叠展开,伞骨3展开后,伞面4也就随之展开,通过展开的伞面4实现遮雨或遮阳的目的。为了减轻伞面4的重量,并减小飞行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伞面4采用网面结构,并可以采用反光材料或疏水材料制成。
[0027]中心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无人机旋翼6,中心筒体1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旋翼电机7,旋翼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人机旋翼6的转轴相固定,如果无人机旋翼6只有一幅,可以采用上下布置的共轴式双旋翼布局。另外,无人机旋翼6的外圆周可以采用盘式结构,以防止旋翼在旋转过程在打到其它物体。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多旋翼结构,中心筒体1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外端上部分别对称安装有无人机旋翼6,旋翼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人机旋翼6的转轴相固定,旋翼电机7固定在支撑架8上。无人机旋翼6可以位于伞面4的上表面以上,也可以与伞面4处于同一平面,相当于无人机旋翼6镶嵌在伞面4的平面内。
[0028]如果采用了支撑架8,可以将作为伞面4的固定结构,取消伞骨3,直接将伞面4固定
在支撑架8上,同时将支撑架8设置为固定式支撑架或可折叠式支撑架。中心筒体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5和控制模块10,中心筒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充电连接端11,充电连接端11与蓄电池5的输入端相连接,当需要充电时,通过充电线和充电器将连接充电连接端11与电源相连接就实现了对蓄电池5的充电,还可以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蓄电池5的输出端经控制模块10分别与旋翼电机7以及风扇相连接,风扇安装在中心筒体1的底部或者底部外侧,风扇在夏季能够为下方的使用者吹风降温。
[0029]中心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9,无线通讯模块9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9为蓝牙模块,无线通讯模块9的作用是实现使用者的手机等智能终端与控制模块10之间的通讯,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来控制无人机旋翼6,进而实现本技术悬停高度、飞行移动速度、跟随飞行等参数的调节。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在使用前需要将伞骨3或支撑架8完全撑开,进而使得伞面4完全展开,相当于开伞过程。随后打开电源按钮,并操作手机等智能终端启动无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自动悬浮伞,包括中心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体(1)的上部外圆周上通过连接件(2)均匀安装有多根伞骨(3),伞骨(3)上固定有伞面(4),中心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9),中心筒体(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5)和控制模块(10),所述中心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无人机旋翼(6),中心筒体(1)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旋翼电机(7),旋翼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人机旋翼(6)的转轴相固定,或者中心筒体(1)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外端上部分别对称安装有无人机旋翼(6),旋翼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人机旋翼(6)的转轴相固定,旋翼电机(7)固定在支撑架(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自动悬浮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体(1)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
申请(专利权)人:黄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