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腹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185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腹带结构,涉及腹带技术领域,解决了长期佩戴手指僵硬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包括有包覆在人体腹部上的腹带本体,还包括有用于锻炼手指的锻炼组件,所述锻炼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腹带本体上,所述腹带本体上相应设置有用于包覆包埋手指的保护套;所述锻炼组件包括有气囊件、充气管以及充气囊,所述充气管连接在气囊件和充气囊之间,所述气囊件一侧通过第一粘贴带粘设在腹带本体上,其另一侧用于贴合手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腹带结构上配置有锻炼手指和手掌的结构,能够在患者恢复阶段进行其他健康手指的锻炼,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利于恢复后手指的正常使用。的正常使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腹带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腹带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腹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对于腹部带蒂术术后的患者而言,手术中受伤的手指缝合在腹部,如包埋拇指或者包埋食指,则其他手指相应的通过绑带固定在腹部上,一般固定时间比较长,在恢复阶段,其他手指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通常在固定三周时间后手指会僵硬,不利于患者恢复,现并没有合适的锻炼用具给这类患者使用,恢复阶段容易造成患者健康的手指僵硬,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手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腹带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在腹带结构上配置有锻炼手指和手掌的结构,能够在患者恢复阶段进行其他健康手指的锻炼,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利于恢复后手指的正常使用。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腹带结构,包括有包覆在人体腹部上的腹带本体,还包括有用于锻炼手指的锻炼组件,所述锻炼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腹带本体上;
[0006]所述锻炼组件包括有气囊件、充气管以及充气囊,所述充气管连接在气囊件和充气囊之间,所述气囊件一侧通过第一粘贴带粘设在腹带本体上,其另一侧用于贴合手掌。
[0007]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件包括有气囊、设置在气囊外侧的软垫。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上设有多个供手指放置的指槽,多个所述指槽之间在充气后形成第一凸起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中部在充气后形成第二凸起部。
[0010]作为优选,所述腹带本体上设有第二粘贴带以及用于固定手腕的第一固定带。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用于固定手臂的臂套本体,所述臂套本体上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有活动扣。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腹带结构固定在患者的腹部上,利用第二粘贴带调节腹带本体,配合臂套本体、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对患者的手臂、手腕实现定位固定,利于恢复,避免在恢复过程中伤口被拉扯到;患者或者护理人员能够手握充气囊,利用充气囊的充气和放气使得气囊件膨胀或者收缩,使手指和手掌随着气囊件进行活动,从而实现对手指进行有效的锻炼的目的,操作方式简单,利于患者或者护理人员使用,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利于恢复。
[0014]2、气囊上设置有指槽,供手指放置,充气后,指槽之间的第一凸起部膨胀,对手指进行挤压实现按摩作用,促进手部血液流动;其次,气囊中部的第二凸起部也相应膨胀鼓起,对手掌具有推动作用,使得手掌和手指的关节能够进行活动,起到锻炼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锻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腹带本体;11、第一固定带;12、保护套13、第二粘贴带;2、锻炼组件;21、气囊、22、充气管;23、充气囊;24、指槽;25、第一凸起部;26、第二凸起部;3、臂套本体;31、第二固定带;32、活动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参见图1

图3,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腹带结构,其包括有腹带本体1、臂套本体3以及可拆卸设置在腹带本体1上的锻炼组件2,锻炼组件2包括有气囊件、充气管22以及充气囊23,充气管22连接在气囊件和充气囊23之间,气囊件的一侧通过第一粘贴带粘设在腹带本体1上,其另一侧用于贴合手掌,通过充气囊23的充气或放气使得气囊件膨胀或者收缩,使得手掌和手指能够相应的进行活动。
[0021]其中,气囊件包括有气囊21和软垫,软垫设置在气囊21外侧,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气囊21上设有多个供手指放置的指槽24,多个指槽24之间在充气后能够形成第一凸起部25,随着气囊21充气,第一凸起部25膨胀,对指槽24内的手指进行挤压,实现按摩作用,能够促进手部血液流动。气囊21中部在充气后能够形成第二凸起部26,随着充气囊23对气囊21进行充气,第二凸起部26也相应膨胀鼓起,对手掌具有推动作用,使得手掌和手指的关节能够进行活动,起到锻炼的作用。
[0022]腹带本体1采用片式结构,其两端部通过第二粘贴带13实现可调节作用以及固定作用,腹带本体1上相应设置有用于包覆包埋手指的保护套12,保护套12采用分体结构,保护套12采用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利于保护包埋手指的缝合术口。腹带本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手腕的第一固定带11,第一固定带11设在保护套12的上侧,第一固定带11上设置有第三粘贴带,方便调节第一固定带11以适应不同的患者。
[0023]臂套本体3采用片式结构,其两端部通过第三粘贴带实现可调节作用以及固定作用,臂套本体3设有第二固定带31,第二固定带31上设有活动扣32,第二固定带31绕过患者的肩部进而固定在臂套本体3上,通过活动扣32调节第二固定带31的长度。
[0024]第一粘贴带、第二粘贴带13以及第三粘贴带均采用魔术贴结构。
[0025]腹带结构固定在患者的腹部上,利用第二粘贴带13调节腹带本体1,配合臂套本体3、第一固定带11、第二固定带31,对患者的手臂、手腕实现定位固定,利于恢复,避免在恢复过程中伤口被拉扯到;患者或者护理人员能够手握充气囊23,利用充气囊23的充气和放气使得气囊件膨胀或者收缩,使手指和手掌随着气囊件进行活动,从而实现对手指进行有效的锻炼的目的,操作方式简单,利于患者或者护理人员使用,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利于恢复。
[002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腹带结构,包括有包覆在人体腹部上的腹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锻炼手指的锻炼组件(2),所述锻炼组件(2)可拆卸的连接在腹带本体(1)上,所述腹带本体(1)上相应设置有用于包覆包埋手指的保护套(12);所述锻炼组件(2)包括有气囊件、充气管(22)以及充气囊(23),所述充气管(22)连接在气囊件和充气囊(23)之间,所述气囊件一侧通过第一粘贴带粘设在腹带本体(1)上,其另一侧用于贴合手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腹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件包括有气囊(21)、设置在气囊(21)外侧的软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腹部带蒂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兰萍李献凤吴美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工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