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03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该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包括顶气囊件、左气囊件、右气囊件、连接气囊件、前分隔气囊件、后分隔气囊件;左气囊件、右气囊件、连接气囊件、前分隔气囊件、后分隔气囊件的顶部均连接于顶气囊件的底端面;顶气囊件开设有用于外界充气设备的顶气囊通气孔;左气囊件、右气囊件、连接气囊件、前分隔气囊件、后分隔气囊件均与顶气囊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结构新颖,易于安装使用,能将整个就餐区域形成若干个封闭的独立区域,防止就餐时脱口罩进食时飞沫的传播,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传染疾病的流行和传播,人们对自身防护的重视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如日常常佩戴防护口罩、常清洁消毒、避免出入人多聚集的地方等等,但在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复学的同时,出现大量人员聚集就餐的问题,且在就餐过程口罩摘除并进食,容易由于细菌病毒的扩散并通过空气传播,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0003]而目前为解决就餐过程容易传播病菌的问题,有提倡隔位就座进餐的方式,但亦未能很好地解决病菌在相邻、附近位置的传播。而餐馆对于此类情况,有采用竖向挡板进行简单的阻挡,但是这种竖向挡板的高度仅能设置成0.5米左右,防护效果差,且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安装,也存在后期需要拆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该隔离挡结构新颖,易于安装使用,通过设置顶气囊件、左气囊件、右气囊件、连接气囊件、前分隔气囊件、后分隔气囊件,使得整个就餐区域形成若干个封闭的独立区域,防止就餐时脱口罩进食时飞沫的传播,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实用性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该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包括顶气囊件、左气囊件、右气囊件、连接气囊件、前分隔气囊件、后分隔气囊件,所述连接气囊件的一端与所述左气囊件的右侧连接,连接气囊件的另一端与右气囊件的左侧连接,所述左气囊件、右气囊件关于连接气囊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前分隔气囊件的一端与连接气囊件的前侧面连接,所述后分隔气囊件的一端与连接气囊件的后侧面连接,所述前分隔气囊件、后分隔气囊件关于连接气囊件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左气囊件、右气囊件、连接气囊件、前分隔气囊件、后分隔气囊件的顶部均连接于所述顶气囊件的底端面;
[0006]所述顶气囊件开设有用于外界充气设备的顶气囊通气孔;所述左气囊件、右气囊件、连接气囊件、前分隔气囊件、后分隔气囊件均与顶气囊件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左气囊件开设有与顶气囊件连通的左气囊通气孔;所述右气囊件开设有与顶气囊件连通的右气囊通气孔;所述连接气囊件开设有与顶气囊件连通的连接气囊通气孔;所述前分隔气囊件开设有与顶气囊件连通的前气囊通气孔;所述后分隔气囊件开设有与顶气囊件连通的后气囊通气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气囊件还开设有左连通孔、右连通孔、中部连通孔、前连通孔、后连通孔;所述左连通孔对应所述左气囊通气孔连通设置,所述右连通孔对应所述右气囊通
气孔连通设置,所述中部连通孔对应所述连接气囊通气孔连通设置,所述前连通孔对应所述前气囊通气孔连通设置,所述后连通孔对应所述后气囊通气孔连通设置。
[0009]进一步地,该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还包括充泄气接头以及设置于顶气囊件内部的气囊内连接组件,所述气囊内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头、第一连接管件、第二连接管件、第三连接管件、第四连接管件和第五连接管件,所述充泄气接头与连接头连通;
[0010]所述第一连接管件的一端与连接头连通,第一连接管件的另一端与左连通孔、左气囊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件的一端与连接头连通,第二连接管件的另一端与右连通孔、右气囊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件的一端与连接头连通,第三连接管件另一端与中部连通孔、连接气囊通气孔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件的一端与连接头连通,第四连接管件的另一端与前连通孔、前气囊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五连接管件的一端与连接头连通,第五连接管件的另一端与前后连通孔、后气囊通气孔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件包括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通,第一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左连通孔与左气囊通气孔的连通处,并将顶气囊件与左气囊件扣合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上卡扣件、卡套件和下卡扣件,所述卡套件为中部空心结构,所述上卡扣件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下卡扣件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让位孔;所述卡套件的顶部与第一连接管道连通,卡套件的底部与左连通孔、左气囊通气孔、第二让位孔连通,所述下卡扣件的顶部与左气囊件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卡套件穿经第一让位孔,上卡扣件与下卡扣件相扣合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套件的底部朝远离卡套件中轴线的方向延伸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上卡扣件的底部对应定位孔凸设有多个凸扣;所述下卡扣件对应所述定位孔开设有多个供凸扣穿经的扣孔;
[0014]所述连接框底部与顶气囊件的内表面贴合,所述下卡扣件的顶部与左气囊件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凸扣穿经所述定位孔及扣孔,并与扣孔扣合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第四连接管道、第五连接管道均为L型管道。
[0016]进一步地,所述左气囊件的底部设置有左底带,所述左底带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左防滑件;所述右气囊件的底部设置有右底带,所述右底带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右防滑件。
[0017]进一步地,所述左气囊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左吸盘,所述右气囊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右吸盘。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结构新颖,易于安装使用,通过设置顶气囊件、左气囊件、右气囊件、连接气囊件、前分隔气囊件、后分隔气囊件,使得整个就餐区域形成若干个封闭的独立区域,防止就餐时脱口罩进食时飞沫的传播,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拆分所述顶气囊件后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所述充泄气接头与气囊内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为:1—顶气囊件、11—顶气囊通气孔、12—左连通孔、13—右连通孔、14—中部连通孔、15—前连通孔、16—后连通孔、2—左气囊件、21 —左气囊通气孔、22—左底带、23—左防滑件、24—左吸盘、3—右气囊件、 31—右气囊通气孔、32—右底带、33—右防滑件、34—右吸盘、4—连接气囊件、41—连接气囊通气孔、5—前分隔气囊件、51—前气囊通气孔、6—后分隔气囊件、61—后气囊通气孔、7—充泄气接头、8—气囊内连接组件、81—连接头、811—连接本体、812—第一连接段、813—第二连接段、814—第三连接段、 815—第四连接段、816—第五连接段、817—第六连接段、82—第一连接管件、 821—第一连接管道、822—第一连接件、8221—上卡扣件、82211—第一让位孔、82212—凸扣、8222—卡套件、82221—连接框、82222—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其特征在于:该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包括顶气囊件(1)、左气囊件(2)、右气囊件(3)、连接气囊件(4)、前分隔气囊件(5)、后分隔气囊件(6),所述连接气囊件(4)的一端与所述左气囊件(2)的右侧连接,连接气囊件(4)的另一端与右气囊件(3)的左侧连接,所述左气囊件(2)、右气囊件(3)关于连接气囊件(4)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前分隔气囊件(5)的一端与连接气囊件(4)的前侧面连接,所述后分隔气囊件(6)的一端与连接气囊件(4)的后侧面连接,所述前分隔气囊件(5)、后分隔气囊件(6)关于连接气囊件(4)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左气囊件(2)、右气囊件(3)、连接气囊件(4)、前分隔气囊件(5)、后分隔气囊件(6)的顶部均连接于所述顶气囊件(1)的底端面;所述顶气囊件(1)开设有用于外界充气设备的顶气囊通气孔(11);所述左气囊件(2)、右气囊件(3)、连接气囊件(4)、前分隔气囊件(5)、后分隔气囊件(6)均与顶气囊件(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气囊件(2)开设有与顶气囊件(1)连通的左气囊通气孔(21);所述右气囊件(3)开设有与顶气囊件(1)连通的右气囊通气孔(31);所述连接气囊件(4)开设有与顶气囊件(1)连通的连接气囊通气孔(41);所述前分隔气囊件(5)开设有与顶气囊件(1)连通的前气囊通气孔(51);所述后分隔气囊件(6)开设有与顶气囊件(1)连通的后气囊通气孔(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气囊件(1)还开设有左连通孔(12)、右连通孔(13)、中部连通孔(14)、前连通孔(15)、后连通孔(16);所述左连通孔(12)对应所述左气囊通气孔(21)连通设置,所述右连通孔(13)对应所述右气囊通气孔(31)连通设置,所述中部连通孔(14)对应所述连接气囊通气孔(41)连通设置,所述前连通孔(15)对应所述前气囊通气孔(51)连通设置,所述后连通孔(16)对应所述后气囊通气孔(61)连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飞沫传播的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其特征在于:该就餐用快速充气隔离挡还包括充泄气接头(7)以及设置于顶气囊件(1)内部的气囊内连接组件(8),所述气囊内连接组件(8)包括连接头(81)、第一连接管件(82)、第二连接管件(83)、第三连接管件(84)、第四连接管件(85)和第五连接管件(86),所述充泄气接头(7)与连接头(81)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件(82)的一端与连接头(81)连通,第一连接管件(82)的另一端与左连通孔(12)、左气囊通气孔(21)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件(83)的一端与连接头(81)连通,第二连接管件(83)的另一端与右连通孔(13)、右气囊通气孔(31)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件(84)的一端与连接头(81)连通,第三连接管件(84)另一端与中部连通孔(14)、连接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昭春张玲玲邬晓东张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