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釜后除尘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093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釜后除尘降温结构,连接反应釜,包括过滤罐和冷却罐,过滤罐与反应釜连接,冷却罐与过滤罐连接,过滤罐与反应釜之间设有一级绞龙,冷却罐与过滤罐之间设有二级绞龙,一级绞龙与二级绞龙呈九十度布置,过滤罐内设有角钢层,角钢层至少设有两层,不同角钢层上下排布。本装置利用过滤灌角钢除尘搭配冷却灌降温除尘,除尘效率高;通过调整过滤灌内部的角钢空间位置布置,提高过滤灌的除尘效率;一级绞龙和二级绞龙的设置将油泥运回反应釜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反应釜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反应釜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釜后除尘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釜后除尘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油、贫气”的国家,在我国已探明的石化能源储量中,石油和天然气仅占6%,其余94%均为煤物质。“多煤、少油、贫气”的能源资源赋存特征,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客观上也要求我们走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先进燃烧技术”为核心的洁净煤技术之路。随着全球能源革命进程进一步加快和国内治理雾霾、控制煤炭消费的措施相继出台,“弃煤用气”趋势明显,煤炭正在由燃料向原料转变,推进煤炭深度转化已成为必由之路。
[0003]活性炭是以各种含碳材料为原料,经过适当的工艺过程生产的碳基吸附材料。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吸附性能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工业、农业、军事防护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于脱色精制、水处理、饮用水深度净化、气体分离精制、空气净化、有毒有害气体脱除、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其应用领域和使用量稳步增长。我国以木质原料生产的活性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以煤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煤基活性炭是以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原料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煤基活性炭的产品性能有重大影响。以超低灰煤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杂质含量低、附加值高,已成为新一代的优质活性炭产品。
[0004]在煤加工成活性炭的过程中,煤在反应釜中进行热裂解反应,产生大量的高温热解煤气,其主要包括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氨气,苯,甲苯,二甲苯等复杂的芳香烃化合物,高温热解煤气从反应釜出来夹带有大量的粉尘。这种高温热解煤气不能直接利用,因为高温热解煤气中的粉尘容易堵塞管道。同时,含有大量粉尘的高温热解煤气是无法根据沸点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因此必须把粉尘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续的高温热解煤气才能根据不同的沸点分离。此外,热裂解反应产生高温热解煤气中的粉尘会粘结在换热装置上(例如煤焦油冷却器,轻质油冷却器,喷淋冷却装置,洗涤降温塔),导致热效率低,损坏设备等。还有,如果不除尘,很难把重质油、轻质油、水和不凝气体进行分离,因此在一般的煤加工中,经过反应釜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除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釜后除尘降温装置,用以高效除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釜后除尘降温结构,连接反应釜,包括过滤罐和冷却罐,过滤罐与反应釜连接,冷却罐与过滤罐连接,过滤罐与反应釜之间设有一级绞龙,冷却罐与过滤罐之间设有二级绞龙。
[0007]进一步地,一级绞龙与二级绞龙呈九十度布置。
[0008]进一步地,过滤罐内设有角钢层,角钢层至少设有两层,不同角钢层上下排布。
[0009]进一步地,角钢层由等距间隔排列的角钢构成,角钢上设有钢槽,钢槽开口朝下。
[0010]进一步地,上下相邻两层角钢层内的角钢相错排列。
[0011]进一步地,过滤罐底部设有两块斜板,两块斜板构成上大下小的倒八字结构。
[0012]进一步地,二级绞龙贯穿一块斜板。
[0013]进一步地,冷却罐与二级绞龙之间设有阀。
[0014]进一步地,反应釜与过滤罐的连接位置,过滤罐与冷却罐的连接位置均设有金属膨胀节。
[0015]进一步地,过滤罐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存之间填充有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一般是指稀有气体或是一些非活性气体,稀有气体:元素周期表上的18族元素。非活性气体:是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包括稀有气体,也可能包括二氧化碳及氮气。内层和外层之间优选填充氮气。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过滤灌角钢除尘搭配冷却灌降温除尘,除尘效率高;通过调整过滤灌内部的角钢空间位置布置,提高过滤灌的除尘效率;一级绞龙和二级绞龙的设置将油泥运回反应釜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双层的过滤灌结构设计,搭配不同的传感器以及现代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工厂无人化,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反应釜与过滤灌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9]图3是高温热解煤气接触角钢后的流动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中过滤灌内的角钢布置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的立体图;
[0022]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23]图7是角钢层位置相错的示意图;
[0024]图8是双层过滤灌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的详细阐述,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能够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釜后除尘降温装置,参照附图1,连接反应釜10,反应釜10包括第一物料口11和第二物料口12,一般情况下,第二物料口12为进料口,第一物料口11为出料口。釜后除尘结构还包括过滤罐20,在过滤罐20中,对反应釜生成的高温热解煤气进行第一级除尘。过滤罐20上设有第一进气孔21,第一进气孔21与第一物料口11通过第一管道13进行连接,高温热解煤气通过第一管道13进入到过滤罐20内。第一进气孔21位于过滤罐20的底部位置,过滤罐20的顶部位置设有第一出气孔22,过滤罐22内位于第一进气孔21和第一出气孔22之间设有过滤装置,从反应釜10出来的高温热解煤气进入过滤罐20中,由于其密
度较小,会沿着过滤罐20内部向上运动,期间经过过滤装置,进行第一级除尘。
[0027]参照附图3,过滤装置由角钢层23组成,角钢层23由多根角钢24构成,一般一层角钢层23内的角钢24数量在三根以上,具体的数量由实际生产中应用的过滤罐20的内部尺寸以及选用的角钢尺寸、反应釜处理量、不同煤的挥发分含量通过试验计算来决定。参照附图3,角钢24上设有钢槽25,钢槽25开口朝下,当高温热解煤气沿过滤罐20内部向上运动时,高温热解煤气与角钢24接触,先沿角钢槽25向上运动,直到运动到角钢槽25的顶点26位置时,无法继续向上运动,继而沿着角钢槽25折返,从相邻角钢24之间的缝隙流过,继续向上运动,与上一层的角钢层接触。高温热解煤气延钢槽25的运动过程中,高温热解煤气中的粉尘会粘附在角钢槽25上,形成油泥27,油泥27一般呈粉末状或是块状,当角钢槽25内的油泥27粘附较多时,油泥27的重力大于与油泥27与角钢槽25之间的黏连力,此时油泥27就会落下。
[0028]为了过滤罐20具有较好的过滤粉尘能力,角钢层23至少设有两层,不同角钢层上下排布。一般情况,一个过滤罐20内的角钢层23的层数为4

12层,具体的层数也是根据过滤罐20的整体高度以及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釜后除尘降温结构,连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罐和冷却罐,过滤罐与反应釜连接,冷却罐与过滤罐连接,过滤罐与反应釜之间设有一级绞龙,冷却罐与过滤罐之间设有二级绞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釜后除尘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绞龙与二级绞龙呈九十度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釜后除尘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滤罐内设有角钢层,角钢层至少设有两层,不同角钢层上下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釜后除尘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角钢层由等距间隔排列的角钢构成,角钢上设有钢槽,钢槽开口朝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釜后除尘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飞伟吕彬峰俞天明马倩潘建波冯政涵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天澈碳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