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丽专利>正文

适用于胸痛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心电图的整体式电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77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胸痛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心电图的整体式电极片,包括多个导联的电极片,多个导联的电极片集中固定在同一块基片上,基片内表面有粘性,粘性部的外表面覆有一层膜用以确保粘性与导联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一个个找位置贴电极片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时间,为急救病人快速做出心电图提供了保障。了保障。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胸痛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心电图的整体式电极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胸痛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心电图的整体式电极片,属于心电监测用品


技术介绍

[0002]心电图通常是由心电导联来记录的。心电导联是指在记录心电图信号时,输入导线与电极放置在机体特定的测试部位(正输入端)、参比部位(负输入端)和接地部位的连接方式。目前心电导联存在三导联、五导联、十二导联、十八导联等,每种导联都有其对应数量的电极片,如十八导联有四个夹子、十二个贴片。在电极片使用时,需要先在体表找准安放位置,再一个一个地在对应位置进行贴放,这种方式操作非常耗时,尤其对于急救患者,临床上规定胸痛病人需要在10min内做出心电图,这无疑对操作人员的熟练度要求甚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提高临床操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的整体式心电监护电极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胸痛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心电图的整体式电极片,包括多个导联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联的电极片集中固定在同一块基片上,基片内表面有粘性,粘性部的外表面覆有一层膜用以确保粘性与导联胶的稳定性。
[0005]进一步,在每块基片上对应位置处固定有集中接线头,在每块基片上且位于每个电极片与集中接线头之间开设有供电极片导联线穿过的导联线槽,每个电极片的导联线穿过各自的导联线槽后与集中接线头连接,集中接线头用于与心电监测仪通过总线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在基片外表面且对应每个电极片的位置固定有电极片金属导联接线头,便于通过各自的导联线与心电监测仪电连接。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备的技术效果是:
[0008]本技术将多个导联的电极片集中在同一块或两块基片上,且每个电极片在基片上的位置以及相邻电极片之间的间距是相对固定的,在使用时,只需找准两个以上体表标志作为端点,就可撕开膜,将基片粘附在体表对应位置上,相比一个个找位置贴电极片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时间,为急救病人快速做出心电图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前提下的等同或相似替换均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且下述未详尽部分,均应按照本领域现有技术或常规技术进行。此外,本技术的基片1为任何与本技术设计理念相吻合的形状,如方形、圆形等均可。
[0013]实施例一(十二导联)
[0014]如图1所示,心电图中十二导联中有六个电极片及四个电极夹子,其中四个电极夹子中红黄黑绿是分别夹在左腕、右腕、右踝、左踝上的,六个电极片中V1为红色在体表的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为黄色在体表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为绿色在体表上V2与V4的连线中点、V4为褐色在体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为黑色在体表左腋前线与V4同水平、V6为紫色在体表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
[0015]基于上述,本技术的连体式心电监护电极片设计成一个整体,即包括一块基片1,基片1是采用弹力医用材质(70%为尼龙聚酰胺,30%为弹性纤维)制作而成,基片1的内表面(即背面,与皮肤接触的那一面)有粘性,V1—V6这六个电极片2按照十二导联电极片放置位置的要求集中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一块基片1上,在基片1外表面(即前述内表面的对侧面)且对应每个电极片2的位置按常规方式固定有电极片金属导联接线头,便于通过各自的导联线与心电监测仪电连接,V1—V6这六个电极片2的导联线用捆绑的方式捆在一起且另一端按常规方式与心电监测仪连接。
[0016]实施例二(十八导联,临床使用)
[0017]如图2所示,心电图中十八导联是在常规十二导联基础上,以心脏横面胸导联的延伸作为理论根据,扩展出向左、向右各三个导联,从而形成六个肢体导联、十二个胸前导联共同组成的同步十八导联。十八导联中有四个肢体导联夹子和十二个电极片,其中四个肢体导联夹子中红黄绿黑是分别夹在左手腕、右手腕、左下踝、右下踝上的,十二个电极片V1
‑ꢀ
V9、V3R、V4R、V5R中:
[0018]六个电极片中V1在体表的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在体表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在体表上V2与V4的连线中点处;V4在体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在体表左腋前线与V4导联在同一水平;V6在体表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V7导联位于体表左侧的腋后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V8导联位于体表背侧的肩胛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 V9导联位于左侧脊柱旁线也与V4导联在同一水平;而V3R、V4R、V5R的位置在右胸分别与左胸的V3、V4、V5的位置是相对应的。
[0019]基于上述,本技术的连体式心电监护电极片设计成一个整体,即包括一块基片1,基片1的内表面(即背面,与皮肤接触的那面)有粘性,V1—V6这六个电极片2,按照十二导联电极片放置位置的要求集中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一块基片1上,在基片1外表面(即前述内表面的对侧面)且对应每个电极片2的位置按常规方式固定有电极片金属导联接线头,便于通过各自的导联线与心电监测仪电连接,V1—V6这六个电极片2的导联线用捆绑的方式捆在一起且另一端按常规方式与心电监测仪连接。基片1是采用弹力医用材质(70%为尼龙聚酰胺,30%为弹性纤维)制作而成,至于V1—V6这六个电极片2之间的间距以弹力基片1拉扯最大时相邻电极片的间距及各电极片2在基片1上的位置与十二导联中要求是一致的
为准。
[0020]实施例三
[0021]此实施例是用于说明将位于同一基片上的多个电极片2的导联线分成两段:其中一段为与各自所对应的电极片直接连接的第一导联分线,并在对应基片上开设供其第一导联分线穿过的导联线槽3,所有的第一导联分线汇集在一个集中接线头4上;另一段为第二导联总线,第二导联总线一端直接接在集中接线头4上,第二导联总线另一段与心电监测仪连接。这种方式适用于五导联、十二导联、十八导联等导联的心电图。图3为以五导联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一,撕开背面的用于覆盖粘性部的膜的右侧方,将基片1从右侧背部中线开始,对标右侧腋前线拉伸基片1,同时将内测膜逐步拉开后向下按压固定。转至正面后,对标前胸正中线与第五肋间隙交叉线及左侧腋前线拉伸基片1后向下黏贴至左侧腋后线,继续对标背部正中线,完成胸导联安装;如若肢导联也采用电极片,分别安置肢导联R/L于前臂,N/F于腹部同一平面上。
[0023]本技术的方法二:从基片1中间向两侧撕开贴膜,对标正中线第五肋间/双侧腋前线后粘贴,左侧再对标腋后线粘贴,继续对标背部中线粘贴完成胸导联安装,最后进行肢导联(同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胸痛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心电图的整体式电极片,包括多个导联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联的电极片集中固定在同一块基片上,基片内表面有粘性,粘性部的外表面覆有一层膜用以确保粘性与导联胶的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胸痛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心电图的整体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在每块基片上对应位置处固定有集中接线头,在每块基片上且位于每个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丽
申请(专利权)人:童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