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44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包括设置在离合器壳体上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外接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为空腔,空腔内设有多个挡板;油气分离器的顶部设有一个排气口,其下部一端设有与离合器壳体上的排油孔连通的进油口,进油口的另一端侧边设有出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离合器排油结构在混合动力汽车中使其带有气泡的润滑油进入变速器油底壳内的问题。的润滑油进入变速器油底壳内的问题。的润滑油进入变速器油底壳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排油,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在一辆汽车上同时配备电力驱动系统和辅助动力单元。为了使汽车布置紧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机和离合器是一体布置的,通过变速器油底壳的冷却润滑油在冷却离合器的同时也直接冷却电机,这样不仅节省空间,满足布置要求,还能满足电机的冷却润滑需求。由于离合器和电机同时冷却和润滑,使其润滑流量增大,而电机转速较高,会使润滑油中产生较多的气泡。传统的离合器排油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需求,容易造成含有大量气泡的润滑油直接排入变速器油底壳,被油泵吸走,使油泵内产生噪声和气蚀,且含气泡的润滑油进入液压系统,造成液压系统内压力波动,严重时影响变速器换挡控制和变速器的冷却润滑。
[0003]设计一种在满足离合器与电机同时产生冷却和润滑作用时,能防止带有气泡的润滑油进入变速器油底壳内的离合器排油结构是研究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包括设置在离合器壳体(1)上的排油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孔(11)外接油气分离器(2),所述油气分离器(2)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为空腔,空腔内设有多个挡板;所述油气分离器(2)的顶部设有一个排气口(21)、下部一端设有与离合器壳体(1)上的排油孔(11)连通的进油口(22),所述进油口(22)的另一端侧边设有出油管(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孔(11)和进油口(22)均为两个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挡板呈迷宫式排列,且包括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4)、第三挡板(25)、第四挡板(26)、和挡板槽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2)内两个所述进油口(22)的正前方分别设有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所述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分别与油气分离器(2)两侧壁连接,且两挡板中间有间隙,间隙的前部设有第三挡板(25),所述第三挡板(25)左侧与油气分离器(2)的一侧壁连接,右侧与油气分离器(2)的另一侧壁之间有间隙,且所述出油管(202)位于第三挡板(25)前部左侧的油气分离器(2)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3)与第二挡板(24)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侧板(231)和第二侧板(241),所述第一侧板(231)一端与第一挡板(23)垂直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靠进进油口(22);所述第二侧板(241)一端与第二挡板(24)垂直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靠近进油口(22)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宗味沈惠贤曾庆强饶均蒋文萍陈小东王翀张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