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41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氢化丁腈橡胶生胶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化丁腈橡胶,尤其是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

技术介绍

[0002]氢化丁腈橡胶(Hydrogenated nitrile rubber)(简写为HNBR或HSN),是丁腈橡胶中分子链上的碳碳双键加氢饱和得到的产物,故也称为高饱和丁睛橡胶。氢化丁腈橡胶广泛用于油田、汽车工业等方面,而随着汽车、石油工业的发展,橡胶部件除要求耐油外,还需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高温、高压、耐氧、防静电等特性。而普通丁腈橡胶(NBR)已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对于防静电来说,其电阻大,达不到防静电的效果,而且做出来的产品由于静电原因会吸附灰尘,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氢化丁腈橡胶生胶50%

60%、防老剂0.4%

0.8%、聚四氟乙烯1%

2.5%、芳纶纤维0.4%

0.8%、N220炭黑20%

25%、导电炭黑4.5%

6.5%、白碳黑4.5%

6.5%、滑石粉4.5%

6.5%、增塑剂2%

3.5%,还包括有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双二五硫化剂,所述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10.5

12g/kg,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5

3.2g/kg,所述双二五硫化剂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5

30g/kg。
[0005]作为优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氢化丁腈橡胶生胶55.6%、防老剂0.6%、聚四氟乙烯1.7%、芳纶纤维0.6%、N220炭黑22.2%、导电炭黑5.5%、白碳黑5.5%、滑石粉5.5%、增塑剂2.8%,所述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11.1g/kg,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8g/kg,所述双二五硫化剂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7.8g/kg。
[0006]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07]S1,密炼氢化丁腈橡胶生胶90秒;
[0008]S2,往密炼后的氢化丁腈橡胶生胶中按比列依次加入防老剂、聚四氟乙烯、芳纶纤维、N220炭黑、导电炭黑、白碳黑、滑石粉、增塑剂进行抽捶密炼,待升温至指定温度后出料并进行多次的翻炼;
[0009]S3,翻炼后的胶料中加入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的交联剂以及双二五硫化剂进行混合。
[001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是先加入防老剂、聚四氟乙烯、芳纶纤维、N220炭黑、导电炭黑、白碳黑并升温至125℃,然后加入滑石粉、增塑剂升温至135℃后,扫除抽压锤及密炼口的黑烟至密炼室,然后放入抽压锤,期间温度每升5度时抽锤一次,待密炼升温至140℃后出料再进行翻炼。
[0011]作为优选,所述翻炼通过翻料机进行,翻炼时间4分钟,翻料机辊轮间距为6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氢化丁腈橡胶生胶50%

60%、防老剂0.4%

0.8%、聚四氟乙烯1%

2.5%、芳纶纤维0.4%

0.8%、N220炭黑20%

25%、导电炭黑4.5%

6.5%、白碳黑4.5%

6.5%、滑石粉4.5%

6.5%、增塑剂2%

3.5%,还包括有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双二五硫化剂,所述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10.5

12g/kg,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5

3.2g/kg,所述双二五硫化剂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5

30g/kg。
[0013]作为优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氢化丁腈橡胶生胶55.6%、防老剂0.6%、聚四氟乙烯1.7%、芳纶纤维0.6%、N220炭黑22.2%、导电炭黑5.5%、白碳黑5.5%、滑石粉5.5%、增塑剂2.8%,所述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11.1g/kg,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8g/kg,所述双二五硫化剂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7.8g/kg。
[00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的混合是在开炼机中进行的。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专利技术的氢化丁腈橡胶中添加了导电碳黑来降低电阻,进而防止静电的产生,同时还增加了白碳黑来补强填充的效果,N220碳黑耐磨,抗拉伸撕裂强度高,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导电性,通过多种碳黑的混合使用,补强了产品的性能,提高产品的物性性能,而在制备方法中,辅料在密炼阶段加入确保了物料分散的均匀,在最后阶段加入的助剂形成过氧硫化体系,使得材料具有较好的交联密度,避免了材料的烧焦问题产生,材料获得更好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其制备步骤如下,
[0018]S1,密炼氢化丁腈橡胶生胶90秒,采用ZP2010氢化丁腈橡胶来进行制备,称取30kg对其进行密炼90秒,密炼可以选择密炼机来进行;
[0019]S2,往密炼后的ZP2010氢化丁腈橡胶中按比列依次加入防老剂(445S)0.3kg、聚四氟乙烯(PTFE)0.9kg、芳纶纤维(AF25)0.3kg、N220炭黑12kg、导电炭黑(VXC72)3kg、白碳黑(255)3kg、滑石粉(TALC)3kg、增塑剂(TP95)1.5kg,将它们混合进ZP2010氢化丁腈橡胶中,加入过程中先加入防老剂(445S)、聚四氟乙烯(PTFE)、芳纶纤维(AF25)、N220炭黑、导电炭黑(VXC72)、白碳黑并升温至125℃,然后加入滑石粉(TALC)、增塑剂(TP95)升温至135℃后,扫除抽压锤及密炼口的黑烟至密炼室,然后放入抽压锤,期间温度每升5度时抽锤一次,待密炼升温至140℃后出料再进行翻炼,这样在整个配方中就有多种碳黑的存在,导电碳黑(VXC72)来降低电阻,进而防止静电的产生,白碳黑(255)来补强填充的效果,N220碳黑耐磨,抗拉伸撕裂强度高,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导电性,通过多种碳黑的混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氢化丁腈橡胶生胶50%

60%、防老剂0.4%

0.8%、聚四氟乙烯1%

2.5%、芳纶纤维0.4%

0.8%、N220炭黑20%

25%、导电炭黑4.5%

6.5%、白碳黑4.5%

6.5%、滑石粉4.5%

6.5%、增塑剂2%

3.5%,还包括有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双二五硫化剂,所述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10.5

12g/kg,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5

3.2g/kg,所述双二五硫化剂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5

30g/k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氢化丁腈橡胶生胶55.6%、防老剂0.6%、聚四氟乙烯1.7%、芳纶纤维0.6%、N220炭黑22.2%、导电炭黑5.5%、白碳黑5.5%、滑石粉5.5%、增塑剂2.8%,所述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11.1g/kg,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8g/kg,所述双二五硫化剂在前述组分总重量中加入的量为27.8g/kg。3.一种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密炼氢化丁腈橡胶生胶90秒;S2,往密炼后的氢化丁腈橡胶生胶中按比列依次加入防老剂、聚四氟乙烯、芳纶纤维、N220炭黑、导电炭黑、白碳黑、滑石粉、增塑剂进行抽压捶密炼,待升温至指定温度后出料并进行多次的翻炼;S3,翻炼后的胶料中加入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的交联剂以及双二五硫化剂进行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静电的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是先加入防老剂、聚四氟乙烯、芳纶纤维、N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举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华煦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