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墙体节能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17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保温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体节能保温结构,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内部设有空心内腔,所述空心内腔内部填充有囊体,所述囊体外壁均设置有用于保温的碳层,所述囊体层外表面设置有将其包裹的固定层,墙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保温板的挂网,所述挂网上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有多个且两两成对设置,所述连接带沿横网线和竖网线的长度方向且间隔均匀设置,所述连接带远离横网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连接带上还设置有与固定杆配合使用的固定扣,解决现有技术建筑外墙采用单一的保温板进行保温导致保温效果差和采用大量保温钉固定保温板操作麻烦增加施工危险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温行业有良好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温行业有良好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温行业有良好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墙体节能保温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保温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体节能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建筑在施工时都会在外墙上覆盖一层保温板实现整体保温效果,保温板大都是采用一层聚氨酯发泡材料,在墙体上抹上水泥找平层以及胶层,并且采用保温钉将其固定在墙体上。但是单一的保温板的保温效果不够理想,热量散失较快。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保温钉固定,不管是工具的携带还是打孔和穿钉操作起来都十分麻烦且浪费时间,尤其是高空作业,大大增加施工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节能保温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建筑外墙采用单一的保温板进行保温导致保温效果差和采用大量保温钉固定保温板操作麻烦增加施工危险的问题。
[0004]其技术方案是,建筑墙体节能保温结构,包括配置在墙体表面的多个可相互连接的保温板,各所述保温板内部设有空心内腔,所述空心内腔内部填充有囊体,所述囊体内填充有用于增强保温效果的填充介质且所述囊体外壁表面均设置有用于保温的覆盖外壁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墙体节能保温结构,包括配置在墙体表面的多个可相互连接的保温板(1),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保温板(1)内部设有空心内腔(2),所述空心内腔(2)内部填充有囊体(3),所述囊体(3)内填充有用于增强保温效果的填充介质且所述囊体(3)外壁表面均设置有用于保温的覆盖外壁表面的有颗粒状活性炭构成的碳层(5),所述囊体(3)有多个且呈矩阵排列,各所述囊体(3)横截面呈“工”字型结构,各所述囊体(3)布置在同一平面内形成相邻所述囊体(3)“工”字型部分依次交错设置组成囊体组(4),所述囊体组(4)有多个且同一平面依次排列组成囊体层(6),所述囊体层(6)外表面设置有将其包裹的固定层(7),所述保温板(1)一侧边设置有用于将囊体层(6)放置在空心内腔(2)内部的开口(8),还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用于固定保温板(1)的挂网(9),所述挂网(9)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网体(901),所述网体(901)包括相互编织固定的的横网线(902)和竖网线(903),所述横网线(902)和竖网线(903)上均设置有连接带(10),所述连接带(10)有多个且两两成对设置且与各所述保温板(1)拼接缝对应设置,各所述连接带(10)沿横网线(902)和竖网线(903)的长度方向且间隔均匀设置,所述连接带(10)为柔性片状结构,各所述连接带(10)远离横网线(90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11),所述连接带(10)上还设置有与固定杆(11)配合使用的固定扣(12),形成固定杆(11)一端置于与其成对设置另一连接带(10)上的固定扣(12)内部与挂网(9)组成“工”字型结构且将保温板(1)固定在墙体上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节能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3)为拼接式结构,包括囊块(13)和可拆卸的固定在囊块(13)边沿上的气板(14),所述囊块(13)位于囊体(3)中心位置且用于连接气板(14),所述气板(14)有四个,所述囊体组(4)边沿设置有用于填充空隙的气板(14),所述囊体(3)长度方向一侧边的气板(14)上设置有磁铁(15),所述囊体(3)长度方向另一侧边的气板(14)上设置有铁块(16),所述磁铁(15)位于气板(14)相对两面且位于其中心位置,所述气板(14)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磁铁(15)和铁块(16)的圆形槽(17),形成囊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蕾杨修飞蔡良君徐玉梅孙克春张玉佳杨谈蜀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