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监控的多功能建筑实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11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程监控的多功能建筑实验平台,包括钢结构支架,所述钢结构支架内腔的左侧从上至下分别栓接有第一钢结构平台和第二钢结构平台,所述钢结构支架内腔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内腔的左侧栓接有隔墙,所述测试箱体的内腔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附属缓冲空间和主试验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板、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齿条板、活动板和连接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活动支架进行角度调节,方便阳光照射在光伏发电板上,提升光伏发电板发电的效率,采用电网供电与太阳能发电合并储蓄电池混合模式,避免由于电网短期停电导致空调电器运行和实验监测设备工作的中断,解决传统建筑实验平台功能单一的问题。解决传统建筑实验平台功能单一的问题。解决传统建筑实验平台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监控的多功能建筑实验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远程监控的多功能建筑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0003]建筑科学实验由于环境、材料构造、设备系统和人员使用等综合因素影响,一般难以通过实验室的理想实验条件获得真实可靠的实验结果,因此真实环境下的实验测试是建筑科学经常采用的研究手段,真实环境下的足尺度建筑学科实验具有实验成本高,单次实验周期长,实验过程需根据实验要求利用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进行控制,实验过程不可逆,需有人值守监控的特点,传统建筑科学实验平台设计目的单一,平台只能进行一类实验,难以服务其它实验使用,这导致实验平台投入成本高,实验产出效率低。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远程监控的多功能建筑实验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监控的多功能建筑实验平台,包括钢结构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支架(1)内腔的左侧从上至下分别栓接有第一钢结构平台(2)和第二钢结构平台(3),所述钢结构支架(1)内腔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测试箱体(4),所述测试箱体(4)内腔的左侧栓接有隔墙(5),所述测试箱体(4)的内腔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附属缓冲空间(6)和主试验空间(7),所述测试箱体(4)的左侧和隔墙(5)的左侧均嵌设有密闭门,所述第一钢结构平台(2)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8),所述调节机构(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架(10),所述活动支架(10)的顶部栓接有光伏发电板(11),所述隔墙(5)右侧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盒(12),所述固定盒(12)的顶部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13),所述第一旋转轴(13)的顶部栓接有摄像头(14),所述固定盒(12)的内腔设置有摆动机构(9),所述测试箱体(4)的右侧栓接有试件框(15),所述试件框(15)的右侧栓接有测试围护构件(16),所述测试箱体(4)的左侧栓接有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监控的多功能建筑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支撑板(81)、第一电机(82)、第一齿轮(83)、第一齿条板(84)、活动板(85)和连接杆(86),所述第一钢结构平台(2)顶部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支撑板(81),所述支撑板(81)的顶部通过活动轴与活动支架(10)底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钢结构平台(2)顶部右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电机(82),所述第一电机(82)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齿轮(83),所述第一齿轮(83)的底部啮合有第一齿条板(84),所述第一齿条板(84)的底部与第一钢结构平台(2)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板(84)的左侧栓接有活动板(85),所述活动板(85)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86),所述连接杆(86)远离活动板(85)的一侧通过活动座与活动支架(10)底部左侧的正面和背面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监控的多功能建筑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9)包括第二电机(91)、第二齿轮(92)、活动框(93)、齿牙(94)、第二齿条板(95)、扇形齿轮(96)、第二旋转轴(97)、活动杆(98)和滑杆(99),所述固定盒(12)内腔的底部栓接有第二电机(9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毅强詹峤圣肖毅志邹艳婷齐百慧刘穗杰黄立思林瀚坤殷实吕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东意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