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000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包括依次布置并与控制系统连接的上粉加热单元、上下料单元、冷却单元、AB面磨抛单元和转接系统,各个工位均安装有输送机构及检测装置,各个检测装置均连接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产品的全自动输送、加工及检测,产品自上下料单元的上料装置开始经各个工位加工直至到下料装置完成作业,同时还介绍了该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以及产品品质好的优点。工作效率高以及产品品质好的优点。工作效率高以及产品品质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晶制品在工艺美术、建筑装饰、服装材料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由于水晶制品的形状及大小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生产设备,其中磨抛机是关键的设备。对于水晶珠的加工来说,其磨抛设备的主要工序包括了上胶、上料、磨抛、转接和下料作业,特别是磨抛环节,需要从不同角度对上半球和下半球进行多次研磨及抛光动作,才能获得较好的加工效果。
[0003]由于水晶珠的磨抛加工工序较长,如何在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缩短各工位的作业时间,对提高生产效率十分重要。现有水晶磨抛设备的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如申请号CN201510094458.2的一种水晶坯件自动磨抛系统等实现了水晶坯件的自动化连续生产,加工速度明显提升,但仍存在着如下问题:
[0004]1、虽然采用了自动化控制,但对于各个工位的加工过程没有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存在因设备故障减少产品良率乃至停产的风险。
[0005]2、加工好的产品品质检测依赖工人经验判断,因判断能力有高低造成偏差,且检测效率低下。
[0006]3、整机的加工时间取决于对接工位的作业时间,由于现有设备转接系统的集成度高,结构复杂,动作繁琐,加上对接工位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其作业时间难以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和产品良率高的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同时也介绍了该磨抛机的控制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包括依次布置并与控制系统连接的上粉加热单元、上下料单元、冷却单元、AB面磨抛单元和转接系统,各个工位均安装有输送机构及检测装置,各个检测装置均连接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产品的全自动输送、加工及检测,产品自上下料单元的上料装置开始经各个工位加工直至到下料装置完成作业。
[0010]所述上粉加热单元包括上粉装置、平转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上下料单元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冷却单元包括上料后、下料前的2个空位冷却装置。
[0011]所述AB面磨抛单元包括八个磨抛工位,第一磨抛工位包括第一A磨装置和第一B抛装置,第二磨抛工位包括第二A磨装置和第二B抛装置,第三磨抛工位包括第三A磨装置和第三B抛装置,第四磨抛工位包括第四A磨装置和第四B磨装置,第五磨抛工位包括第五A磨装置和第五B磨装置,第六磨抛工位包括第六A抛装置和第六B磨装置,第七磨抛工位包括第七A抛装置和第七B磨装置,第八磨抛工位包括第八A抛装置和第八B磨装置。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第八磨抛工位的A面和B面均采用90
°
一磨一抛作业,所述第二、第五、第七磨抛工位的A面和B面均采用54
°
两磨一抛作业,所述第三、第四、第六磨抛工位的
A面和B面均采用18
°
两磨一抛作业。
[0013]所述转接系统包括对接单元、平转单元、立转单元、翻转单元,其中平转单元包括刷针上粉装置、平转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左右平移机构、第二左右平移机构和下传送机构。
[0014]所述检测装置为安装在各个工位周边的视觉检测装置,以实现对水晶珠生产的全过程监控。
[0015]所述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上料:在粉盘中添加胶粉,空上夹具下移使得夹具针粘粉,然后经平转机构转动至加热机构的高频管进行预热,转移至上料装置的夹具下降使得粘粉夹具针与底部料板上的水晶珠对接后完成上料作业;
[0017]S2 A面磨抛:将完成上料的上夹具推送至A面磨抛的各个工序,根据产品加工需要,对水晶珠进行各个角度的研磨抛光;
[0018]S3转接:包括由第一左右平移机构、下传送机构和第二左右平移机构进行的输送步骤,以及由对接单元、平转单元、立转单元和翻转单元进行的加工步骤;
[0019]S4 B面磨抛:将完成对接后翻转的上夹具推送至B面磨抛的各个工序,根据产品加工需要,对水晶珠进行各个角度的研磨抛光;
[0020]S5下料:将已经磨抛加工好水晶珠的上夹具送入下料装置,先通过高频管加热使得夹具针上的水晶珠脱离,再通过刷针动作,确保水晶珠全部落入下料通道,完成加工动作。
[0021]所述S3步骤的加工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0022]S31对接:将水晶珠已经A面磨抛加工的上夹具送入对接单元,下传送机构将夹具针已上粉且胶粉加热的下夹具送入对接单元,通过动力机构驱动上夹具的夹具针和下夹具的夹具针对接,上夹具的夹具针的水晶珠经高频管加热后脱离并粘接到下夹具的粘粉夹具针上,下夹具对已粘接有水晶珠的下夹具针进行实时冷却;
[0023]S32平转:然后通过第一左右平移机构将上夹具推送至平转单元,推送至平转单元的上夹具先经一次水平转动进行夹具针清理并再次上粉,再经二次水平转动复位,同时下传送机构将夹具针已上粉的下夹具送入平转单元的预热装置进行加热;
[0024]S33立转:通过第一左右平移机构将夹具针已粘粉的上夹具推送至立转单元,经立转后转为夹具针已粘粉的下夹具;
[0025]S34翻转:将水晶珠已经A面磨抛加工的上夹具送入翻转单元,通过下传送机构将粘接有水晶珠的下夹具推送至翻转单元,下夹具翻转后成为上夹具并由第二左右平移机构推送至下一工序进行B面磨抛作业,卸下夹具的翻转单元再次翻转使得翻转单元的下夹具位为空位;
[0026]所述S3步骤的输送过程为:所述对接单元工作完成后,由第一左右平移机构同步动作将带经A面磨抛加工的水晶珠的上夹具转移至对接单元、将脱珠的上夹具转移至平转单元、将夹具针已经刷针清理及再次上粉的上夹具转移至立转单元,在第一左右平移机构动作的同时,下传送机构同步动作将夹具针已上粉经立转后的下夹具送入平转单元、夹具针已上粉且胶粉加热的下夹具送入对接单元、对接后粘接水晶珠的下夹具推送至翻转单元,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机构将翻转后粘接有水晶珠的上夹具至下一工序进行B面磨抛的动
作在S3步骤的加工步骤时间内完成。
[0027]优选地,所述S3步骤中,在将第一个水晶珠完成A面磨抛加工的上夹具到达对接单元前,预先在平转单元对空夹具进行上粉并经立转后输送至平转单元完成预热动作,确保水晶珠完成A面磨抛加工的上夹具和夹具针已上粉且胶粉加热的下夹具能同步输送至对接单元,以快速启动对接作业。
[0028]所述S2步骤包括依次进行的90
°
研磨、54
°
一次研磨、18
°
一次研磨、18
°
二次研磨、54
°
二次研磨、18
°
抛光、54
°
抛光和90
°
抛光工序;所述S4步骤包括依次进行的90
°
研磨、5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并与控制系统连接的上粉加热单元、上下料单元、冷却单元、AB面磨抛单元和转接系统,各个工位均安装有输送机构及检测装置,各个检测装置均连接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产品的全自动输送、加工及检测,产品自上下料单元的上料装置开始经各个工位加工直至到下料装置完成作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粉加热单元包括上粉装置、平转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上下料单元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冷却单元包括上料后、下料前的2个空位冷却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B面磨抛单元包括八个磨抛工位,第一磨抛工位包括第一A磨装置和第一B抛装置,第二磨抛工位包括第二A磨装置和第二B抛装置,第三磨抛工位包括第三A磨装置和第三B抛装置,第四磨抛工位包括第四A磨装置和第四B磨装置,第五磨抛工位包括第五A磨装置和第五B磨装置,第六磨抛工位包括第六A抛装置和第六B磨装置,第七磨抛工位包括第七A抛装置和第七B磨装置,第八磨抛工位包括第八A抛装置和第八B磨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八磨抛工位的A面和B面均采用90
°
一磨一抛作业,所述第二、第五、第七磨抛工位的A面和B面均采用54
°
两磨一抛作业,所述第三、第四、第六磨抛工位的A面和B面均采用18
°
两磨一抛作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系统包括对接单元、平转单元、立转单元、翻转单元,其中平转单元包括刷针上粉装置、平转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左右平移机构、第二左右平移机构和下传送机构。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安装在各个工位周边的视觉检测装置,以实现对水晶珠生产的全过程监控。7.一种控制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上料:在粉盘中添加胶粉,空上夹具下移使得夹具针粘粉,然后经平转机构转动至加热机构的高频管进行预热,转移至上料装置的夹具下降使得粘粉夹具针与底部料板上的水晶珠对接后完成上料作业;S2 A面磨抛:将完成上料的上夹具推送至A面磨抛的各个工序,根据产品加工需要,对水晶珠进行各个角度的研磨抛光;S3转接:包括由第一左右平移机构、下传送机构和第二左右平移机构进行的输送步骤,以及由对接单元、平转单元、立转单元和翻转单元进行的加工步骤;S4 B面磨抛:将完成对接后翻转的上夹具推送至B面磨抛的各个工序,根据产品加工需要,对水晶珠进行各个角度的研磨抛光;S5下料:将已经磨抛加工好水晶珠的上夹具送入下料装置,先通过高频管加热使得夹具针上的水晶珠脱离,再通过刷针动作,确保水晶珠全部落入下料通道,完成加工动作。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的加工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S31对接:将水晶珠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先玉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市晟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