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74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训练仪器能够将下肢、桥式、仰卧康复训练巧妙地集为一体,来正真实现“三合一”的目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推杆作为驱动装置,具有安全可靠、运动精度高、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仪器可以实现纵、横向折叠,可以实现患者使用后便于转移及运输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简单的滑动连杆机构来实现下肢康复运动、仰卧康复训练,同时能够很好地符合人体运动生理特征,达到很好的康复训练效果。达到很好的康复训练效果。达到很好的康复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针对卧床的患者提供的卧式康复训练器主要有床旁下肢智能主被动康复机、卧式下肢外骨骼运动康复训练机器人等。其在具体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对患者的躯干及整体的康复训练,无法满足患者对整体康复训练的需求。第二,存在仪器占用面积大的问题,既增加了运输成本,又使得转移不方便。第三,为患者提供桥式、仰卧的躯干康复训练的仪器较少,同时存在康复运动不能很好符合人体运动生理特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下肢、躯干康复训练于一体的卧式康复训练器,同时具有操作方便、占用面积小、多种康复模式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能够早期介入患者的康复治疗,达到促进肌力恢复、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压疮等的作用,为患者后期的康复打下基础。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包括两底部支架、伸缩杆A、伸缩杆B,两底部支架平行设置,其中间用于放置软垫;所述底部支架上侧设有滑轨A,所述滑轨A配合连接有滑块A,滑块A与滑轨A滑动连接,所述滑块A与所述伸缩杆A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支架上侧还设有固定块A,所述固定块A与所述伸缩杆B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支架上安装有电推杆A,所述电推杆A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A连接;所述伸缩杆A与伸缩杆B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A下端连接有脚垫板所述伸缩杆A和伸缩杆B上均设有绑带。用于将患者下肢固定在伸缩杆上。
[0006]优选地,所述伸缩杆A和伸缩杆B上均设有调节旋钮,用于调节伸缩杆长度。以便适用于不同的患者。
[0007]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架上还设有固定块B、固定块C,所述固定块B上活动连接有背部支撑装置,所述固定块C上安装有电推杆B,所述电推杆B与所述固定块C活动连接,所述电推杆B的输出端与所述背部支撑装置活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架上还设有固定块D,所述固定块D位于固定块A旁,所述固定块D上安装有电推杆C,所述电推杆C的输出端连接有臀部支撑装置。
[0009]优选地,所述电推杆C与所述固定块D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支架上还设有滑块B,所述滑块B上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电推杆C上设有夹块,所述连杆与所述夹块活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底板支架有A段、B段两端组成,A段与B段通过合页铰链连接,所述底部支架外侧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滑块A、固定块A设置在A段上,所述固定块B、固定块C设置在B段上。
[0011]优选地,所述底板支架有A段、B段两端组成,A段与B段通过合页铰链连接,所述底部支架外侧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滑块A、固定块A设置在A段上,所述滑
块B、固定块B、固定块C、固定块D设置在B段上。
[0012]优选地,所述两底部支架的内侧设置有滑轨B,所述滑轨B配合连接有滑块C(滑动连接),所述滑块C用于安装折叠连杆,所述软垫放置在折叠连杆上。
[0013]优选地,所述背部支撑装置由板件和布帆组成,所述板件与所述布帆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臀部支撑装置采用布兜。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训练仪器能够将下肢、桥式、仰卧康复训练巧妙地集为一体,来正真实现“三合一”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推杆作为驱动装置,具有安全可靠、运动精度高、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仪器可以实现纵、横向折叠,可以实现患者使用后便于转移及运输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简单的滑动连杆机构来实现下肢康复运动、仰卧康复训练,同时能够很好地符合人体运动生理特征,达到很好的康复训练效果。而桥式运动通过布兜吊起的方式,也可以很好地符合骨盆的运动特点,预防了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本专利技术能够为卧床患者在早期康复阶段提供下肢及躯干整体的康复训练,能够提供被动训练模式、主动训练模式、阻抗训练模式满足患者的不同的康复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卧式康复训练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卧式康复训练仪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卧式康复训练仪器折叠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0]请参阅图1

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包括两底部支架1、伸缩杆A2、伸缩杆B3,两底部支架1平行设置,其中间用于放置软垫4;所述底部支架1上侧设有滑轨A5,所述滑轨A5配合连接有滑块A6,滑块A6与滑轨A5滑动连接,所述滑块A6与所述伸缩杆A2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支架1上侧还设有固定块A7,所述固定块A7与所述伸缩杆B3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支架1上安装有电推杆A8,所述电推杆A8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A6连接;所述伸缩杆A2与伸缩杆B3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A2下端连接有脚垫板9所述伸缩杆A2和伸缩杆B3上均设有绑带10,用于将患者下肢固定在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A2和伸缩杆B3上均设有调节旋钮11,用于调节伸缩杆长度,以便适用于不同的患者。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时,首先通过将仪器固定于病床上(通过底部支架1与病床连接),患者通过翻身的方式躺在软垫4上,将脚放置于脚垫板9上,同时根据患者下肢的长度来调节旋钮11,使得患者的关节与仪器的旋转副相对应,再通过绑带10将下肢与伸缩杆A2、伸缩杆B3固定,最后通过控制电推杆A8来带动滑块A6运动,进而实现下肢的屈髋屈膝运动。
[002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部支架1上还设有固定块B12、固定块C13,所述固定块B12上活动连接有背部支撑装置14,所述背部支撑装置14由板件1401和布帆1402组成,所述板件1401与所述布帆1402连接;所述固定块C13上安装有电推杆B15,所述电推杆B15与所述固定块C13活动连接,所述电推杆B15的输出端与板件1401活动连接。患者进行仰
卧康复训练,患者先平躺于软垫4上,将骨盆位置与固定块B12对齐,再通过由固定块B12、固定块C13、电推杆B15、板件1401组成的滑块连杆机构来实现仰卧康复训练,同样也是通过控制电推杆B15来实现。
[0022]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部支架1上还设有固定块D16,所述固定块D16位于固定块A7旁,所述固定块D16上安装有电推杆C17,所述电推杆C17的输出端连接有臀部支撑装置18,所述臀部支撑装置18采用布兜。患者进行桥式康复训练,包括单桥、双桥及骨盆的摆动。下肢部分的固定跟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时一样,但大腿部分无需绑带10固定,只需要用帮带固定小腿即可,先通过控制电推杆A8使得下肢屈膝屈髋并且后期保持不动,再通过控制电推杆C17来带动患者臀部上下运动,进而实现桥式运动。
[002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推杆C17与所述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底部支架、伸缩杆A、伸缩杆B,两底部支架平行设置,其中间用于放置软垫;所述底部支架上侧设有滑轨A,所述滑轨A配合连接有滑块A,滑块A与滑轨A滑动连接,所述滑块A与所述伸缩杆A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支架上侧还设有固定块A,所述固定块A与所述伸缩杆B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支架上安装有电推杆A,所述电推杆A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A连接;所述伸缩杆A与伸缩杆B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A下端连接有脚垫板所述伸缩杆A和伸缩杆B上均设有绑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A和伸缩杆B上均设有调节旋钮,用于调节伸缩杆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上还设有固定块B、固定块C,所述固定块B上活动连接有背部支撑装置,所述固定块C上安装有电推杆B,所述电推杆B与所述固定块C活动连接,所述电推杆B的输出端与所述背部支撑装置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上还设有固定块D,所述固定块D位于固定块A旁,所述固定块D上安装有电推杆C,所述电推杆C的输出端连接有臀部支撑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蒋志强叶日伟杨家春兰承润毛珍芳贾柯其王维衡王宇王洁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