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
‑
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
‑
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凸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就地节水是补齐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短板更为经济有效的方式。污水是稳定的再生水补给水源,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回用率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战略和必要途径。
[0003]作为市政污水处理的主体设施,当前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虽然能够针对性的去除碳氮磷等污染物,然而从整个工艺系统来看,由于工艺单元的冗杂堆积和曝气水泵等的高能耗以及大量外加药剂等,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运营成本。而且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不合理的“提标增效”措施在污水再生回用的角度来看也极大地增加了某些地区在污水处理上的财力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
‑
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氧吸附曝气池、竖流沉淀池、人工湿地和微藻培养池,所述竖流沉淀池底部通过回流管道连接微氧吸附曝气池,所述微氧吸附曝气池、人工湿地和微藻培养池底部均设置曝气装置,所述微氧吸附曝气池底部设置磁力搅拌器,所述竖流沉淀池顶部设置溢流堰,所述微藻培养池内部交错设置导流板,在微藻培养池的出水区前端安装多个附着超细纤维材料的铁丝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
‑
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吸附曝气池、竖流沉淀池、人工湿地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竖流沉淀池底部为圆锥形;所述微藻培养池为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
‑
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流沉淀池上方设置中心管,所述中心管通过管路连接微氧吸附曝气池,中心管下方设置反射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
‑
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种植植物为菖蒲;所述人工湿地的填料采用砾石和生物陶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
‑
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池底部的曝气装置采用微纳米曝气管。6.一种生物
‑
生态耦合污水处理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
‑
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1)将待处理的污水通入微氧吸附曝气池,通过活性污泥的生物吸附絮凝作用将污水中的非溶解态的有机物、悬浮物快速吸附用于自身增殖过程,并将污水中的一小部分有机污染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将部分氨氮转化为硝氮和吸收磷酸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