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生物炭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69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生物炭块,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木质材料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生物炭块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炭
,涉及一种可回收的生物炭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可回收生物炭块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利用废弃生物质经高温缺氧条件制备的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受到重视。生物炭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帮助植物生长。而且生物炭用于土壤,其多孔性吸附性能也可有效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达到降低污染,土壤还炭的目的。
[0003]但是在生物炭实际应用中,通常条件下的生物炭粉或生物炭颗粒、生物炭块在土壤中会逐渐崩解,难于回收,造成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后仍然滞留在土壤内,难以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生物炭块,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物炭易崩解碎裂,难以回收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可回收生物炭块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回收生物炭块,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木质材料25

28%,干燥有机污泥22

28%,中药渣25

27%,硅酸钠10

23%,CMC

Na 5

7%,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100%。
[0007]木质材料可以选用:园林剪枝、米糠、秸秆、玉米芯等;
[0008]可回收生物炭块为圆片型,直径3

5cm,厚度1

2cm。
>[000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回收生物炭块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10]步骤1、称取各个组分材料;
[0011]按以下质量百分比:木质材料25

28%,干燥有机污泥22

28%,中药渣25

27%,硅酸钠10

23%,CMC

Na 5

7%,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100%;
[0012]步骤2、粉碎木质材料、干燥有机污泥、中药渣,并过筛,形成粉体混合物A;
[0013]步骤3、配置硅酸钠溶液和CMC

Na溶液,与步骤2所得的粉体混合物A混合、挤压制粒、烘干、压制成型;
[0014]步骤4、对步骤3获得的生物炭材料进行高温处理。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可回收生物炭块,比重大,亲水程度高,多孔吸水,遇水不崩解,有效释放碳元素,在使用中可随翻土使用进入耕层,通过翻土后暴露地表回收,也可用沉网法使用于水田、湿地等环境。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物炭块与现有技术生物炭的水中碳元素释放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回收生物炭块,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木质材料25

28%,干燥有机污泥22

28%,中药渣25

27%,硅酸钠10

23%,CMC

Na 5

7%,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100%。
[0019]木质材料可以选用:园林剪枝、米糠、秸秆、玉米芯等;
[0020]可回收生物炭块为圆片型,直径3

5cm,厚度1

2cm。
[0021]本专利技术采用前压缩后高温烧结的工艺处理有效形成了生物炭块,避免了传统方案的先制备生物炭后压缩成型工艺所生产的片剂易崩解的特性。在前压缩过程中,木料等有机材料碎屑在高温下迅速脱水,形成多孔,所制得的生物炭块密度大于水,亲水透水。由于其不崩解,在农田土壤、水田、湿地等处便于回收。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回收生物炭块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23]步骤1、称取木质材料25

28%,干燥有机污泥22

28%,中药渣25

27%,硅酸钠10

23%,CMC

Na 5

7%,以上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24]步骤2、将木质材料、干燥有机污泥、中药渣粉碎为粒度在40

100目间的固体粉体混合物A,过筛后备用;
[0025]步骤3、将硅酸钠配制为质量百分比为15

30%的溶液,将CMC

Na配制为质量百分比为2

3%的溶液,将上述溶液与固体粉体混合物A混合均匀后,通过18

22目网孔挤压制粒,所得颗粒在55

95℃烘干,在模具中用30

35KN压力压制成型。
[0026]步骤4、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生物炭材料在氮气保护下,300

600℃下高温处理3

6h得到本专利技术生物炭块。
[0027]实施例1
[0028]步骤1、称取园林剪枝28%,干燥有机污泥28%,废弃中药渣27%,硅酸钠10%,CMC

Na 7%,以上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29]步骤2、研磨过筛:将园林剪枝、干燥有机污泥、废弃中药渣粉碎为粒度在40目间的固体粉体混合物A,过筛后的固体粉体混合物A备用。
[0030]步骤3、制粒压片:将硅酸钠配制为质量百分比为15%的溶液,将CMC

Na配制为质量百分比为3%的溶液,将上述溶液与固体粉体混合物A混合均匀后,通过18目网孔挤压制粒,所得颗粒在55℃烘干,在模具中用30KN压力压制成型。
[0031]步骤4、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生物炭材料在氮气保护下,600℃下高温处理3h得到本专利技术生物炭块。
[0032]实施例2
[0033]步骤1、称取玉米芯25%,干燥有机污泥22%,废弃中药渣25%,硅酸钠23%,CMC

Na 5%,以上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34]步骤2、研磨过筛:将园林剪枝、干燥有机污泥、废弃中药渣粉碎为粒度在100目间的固体粉体混合物A,过筛后的固体粉体混合物A备用。
[0035]步骤3、制粒压片:将硅酸钠配制为质量百分比为30%的溶液,将CMC

Na配制为质量百分比为2%的溶液,将上述溶液与固体粉体混合物A混合均匀后,通过22目网孔挤压制粒,所得颗粒在95℃烘干,在模具中用35KN压力压制成型。
[0036]步骤4、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生物炭材料在氮气保护下,300℃下高温处理6h得到本专利技术生物炭块。
[0037]实施例3
[0038]步骤1、称取米糠27%,干燥有机污泥26%,废弃中药渣26%,硅酸钠15%,CMC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生物炭块,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木质材料25

28%,干燥有机污泥22

28%,中药渣25

27%,硅酸钠10

23%,CMC

Na 5

7%,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生物炭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材料为园林剪枝、米糠、秸秆或玉米芯、或以上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生物炭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回收生物炭块为圆片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回收生物炭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生物炭块直径3

5cm,厚度1

2cm。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生物炭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称取各个组分材料;按以下质量百分比:木质材料25

28%,干燥有机污泥22

28%,中药渣25

27%,硅酸钠10

23%,CMC

Na 5

7%,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100%;步骤2、粉碎木质材料、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吴尚宁远兰敖芬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