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64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涉及电杆杆坑距离测量领域。该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包括包括采集测量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采集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杆坑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借助土壤探测,实现对开挖条件进行预评估,避免盲目施工,通过整合GPS卫星信号与蜂窝定位信号进行分析,提升复杂环境下杆坑定位的精度,借助温度采集及控制升温装置,实现在复杂寒冷环境下的装置适用性,通过实现有障碍物条件下的准确测量,有效提升现场勘查设计水平,有效提升杆距测量精度,实现设计一次到位,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减少设计变更带来的施工费用增加、物料不符合等引起的工程延期。物料不符合等引起的工程延期。物料不符合等引起的工程延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杆杆坑距离测量领域,特别的为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配网工程的前期勘查初设工作时,存在因杆坑定位距离测量不准确导致出现多次设计的情况,需要对电杆杆坑选址进行精准距离测量,并需要在图纸中进行精准标注,减少设计偏差,提升初设一次成功率,通常初设现场设计人员使用的方法为激光测距仪的激光标定方法进行杆距定点测量,其原理是仪器在观测点将激光发射后并接收触碰到被测物体后反射回的激光,换算后可测算两参照物间的距离,正常情况下利用激光测距的方法能够满足测量精确的需求,电杆初设杆距测量的精度较高,但在山区等复杂野外环境,树木高大茂盛,农作物较多时,在原始未施工的初设现场进行杆距激光测量时,由于尚未进行线路走廊通道清场,现场往往存在高大树木、农作物、农村房屋、草垛、山石等遮挡激光路径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由于尚未施工而无法及时清除,激光测量存在困难无法完美解决,当配网勘查初设现场遇到阻挡视线情况发生时,一般依靠分段法或者平移避开法进行激光测量,分段法首先投射到中间障碍物,在人员到达障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测量模块(1)、单片机处理模块(2)、数据输出模块(3)和电源模块(4),其中:所述采集测量模块(1)用于测量杆坑的距离,将测量的数据通过单片机处理模块(2)整理,将整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输出模块(3)上,在数据输出模块(3)上显示出来;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2)用于整理采集测量模块(1)采集的信息,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2)包括数据进行处理模块与整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整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数据输出模块(3)用于对土壤雷达探测信息显示、坐标位置显示、距离测量显示及温度显示,还用于对数据输出模块(3)进行功能选择;所述电源模块(4)用于便携大容量电池进行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测量模块(1)与单片机处理模块(2)信号连接,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2)与数据输出模块(3)信号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的输出端与采集测量模块(1)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的输出端与数据输出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输出模块(3)包括数据显示模块与触摸模块,所述触摸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对信息显示的作用;所述触摸模块用于操作数据显示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测量模块(1)包括土质雷达探测模块(101)、GPS信号接收模块(102)与基于GSM的蜂窝定位信号接收模块(103),所述土质雷达探测模块(10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GPS信号接收模块(10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处理模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鹏王洪涛王全华袁兆龙刁月红郑允杰陈鑫刘浩王涛孙丙章王兴王晓阳张善卫陈洪莲史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五莲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