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连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962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0
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包括壳体结构、设置于上壳上的第一旋转结构、第二旋转结构、设置于第一旋转结构上的第一搅拌结构及第二搅拌结构,第一旋转结构包括第一转轴、设置于第一转轴下端的第一传动杆、设置于第一传动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框、设置于第一连接框下方的第一旋转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第一传动杆、第一连接框及第一旋转杆驱动第一搅拌结构公转,并且第一连接框可以在第一传动杆上升降,从而可以适应不同液面高度的需求,使得第一旋转杆始终漂浮在液面上,防止液面高出第一旋转杆进而使得第一搅拌结构无法对第一旋转杆上方的液体进行搅拌,对液体的搅拌更加的充分且全面,使用范围广。使用范围广。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石墨烯使用的广泛,石墨烯基负极材料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石墨烯基负极材料在制造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真空行星搅拌机对石墨烯溶液、负极材料及纯净水进行搅拌混合处理。现有的真空行星搅拌机中的搅拌杆对原料的搅拌不充分,并且在轴向上无法实现长度的调节,搅拌的范围有限,同时在搅拌混合时仅能实现同一高度的液体的相对流动,无法实现液体在轴向上的相对流动,影响对原料混合的效果。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
[0005]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下壳及设置于所述下壳上的上壳,所述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上的第一旋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上的第二旋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上的第一搅拌结构及第二搅拌结构,所述第一旋转结构包括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下端的第一传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框下方的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搅拌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杆上,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包括定位框、设置于所述定位框内的第三限定绳、设置于所述第三限定绳下方的升降杆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上的螺旋部,所述定位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定绳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定绳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螺旋部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连接框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呈长方体,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杆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旋转结构包括驱动框、设置于所述驱动框上端的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框下端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第二连接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框下方的第三连接框、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框下方的第二齿轮。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驱动框贯穿所述上壳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驱动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驱动框贯
穿所述第一齿轮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框贯穿所述连接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连接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二连接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三连接框内设有第二空腔。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空腔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三连接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框贯穿所述第二齿轮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包括第三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三齿轮下方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下方的第二传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杆上的第一旋转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框上端的漂浮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框外部的第一搅拌杆、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杆上的第二搅拌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杆下方的第二限定绳、设置于所述第二限定绳下方的第二旋转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框外部的第三搅拌杆。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上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三传动杆呈长方体。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传动杆穿过所述第一旋转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漂浮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穿过所述漂浮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传动杆穿过所述第二旋转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限定绳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定绳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框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可以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第一传动杆、第一连接框及第一旋转杆驱动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公转,并且第一连接框可以在第一传动杆上升降,从而可以适应不同液面高度的需求,使得第一旋转杆始终漂浮在液面上,防止液面高出第一旋转杆进而使得第一搅拌结构无法对第一旋转杆上方的液体进行搅拌,对液体的搅拌更加的充分且全面,使用范围广;同时驱动框、连接板、第二连接框、第三连接框、第二齿轮等结构的设置可以驱动所述第一搅拌结构自转,从而实现第一搅拌结构公转的同时可以自转,并且第二连接框及第三连接框的设置不仅可以驱动第二齿轮旋转,同时可以配合第一连接框的上下移动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结构上下移动且可以实现第一搅拌结构的自转,保证对混合液的搅拌混合效果;并且在第一搅拌结构上设置第一旋转框及第二旋转框,所述第一旋转框在漂浮框的作用下可以向上移动,以便移动到溶液内偏上方的位置,而第二旋转框在重力作用下移动到溶液内偏下方的位置,并且配合中间的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及第三搅拌杆的设置可以对溶液进行全面的搅拌混合,并且可以适应不同深度的溶液搅拌的需求,且可
以对不同深度溶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扩大其使用范围;并且第二搅拌结构的设置可以通过螺旋部的旋转实现溶液在轴向上的流动,进一步促进对溶液的充分混合,并且升降杆可以带动螺旋部向下移动,便于移动到溶液内偏下方的位置,从而可以使用不同深度的溶液的搅拌需求,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的沿A

A

方向的剖面图;
[0019]图3为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的沿B

B

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下壳及设置于所述下壳上的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上的第一旋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上的第二旋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上的第一搅拌结构及第二搅拌结构,所述第一旋转结构包括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下端的第一传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框下方的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搅拌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杆上,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包括定位框、设置于所述定位框内的第三限定绳、设置于所述第三限定绳下方的升降杆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上的螺旋部,所述定位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定绳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定绳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螺旋部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连接框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呈长方体,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杆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结构包括驱动框、设置于所述驱动框上端的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框下端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第二连接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框下方的第三连接框、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框下方的第二齿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驱动框贯穿所述上壳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驱动框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驱动框贯穿所述第一齿轮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框贯穿所述连接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框呈长方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连军赵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崔连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